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8 13:51:37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土地资源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土地资源概况
1.利用类型:耕地、牧草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居民及工矿用地等。
2.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不利条件
(1)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
(2)比例构成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山区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类型分布
土地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和低缓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山地
草 地 非季风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戈壁、荒漠、石山
二、一寸土地一寸金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等问题,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名师点睛
(1)土地资源的范围:土地资源=可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
(2)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读图·析图】
1.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林地、牧草地、耕地。
2.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中前三位由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
【探究·思考】
3.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单一或多样),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读图·析图】
1.在上图中试着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西侧以草地为主,还有面积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答:结合教材上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画图略。
2.结合以前学过的干湿地区知识,在图中找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
【探究·思考】
3.结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如何解决
答: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水资源浪费,北方地多水少,农业会因缺水而减产。 北方发展节水农业,实行南水北调等。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更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的贫国。请观察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1、2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按比重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D)
A.水域、园地、耕地
B.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牧草地、耕地
C.耕地、林地、园地
D.林地、牧草地、耕地
2.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未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牧草地比重很大,耕地比重小,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D.林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读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B)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4.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我国的草地较多,耕地较少,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为破坏较多,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
D.我国西部沙漠较多,我们可以大力植树种草变沙漠为耕地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5、6题。
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B)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C)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二、综合题
7.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越来越多,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越来越少。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旱地,B水田,C草地,D林地。
(2)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2.6%,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非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
(3)随着人口的增长,①(填代号)将不断增加,人与④(填代号)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了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国家将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
(4)根据上图,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答:优:类型齐全。
劣:比例分配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诱思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行 政区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积 (万千米2) 耕地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
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
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
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
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
(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B)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D)
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
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C)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第二节 土地资源
基础梳理·自主预习
一、土地资源概况
1.利用类型: 、牧草地、 、交通运输用地和居民及工矿用地等。
2.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不利条件
(1)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 。
(2)比例构成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山区面积广大, 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 的矛盾尤为突出。
4.土地资源类型分布
土地资源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 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平原和低缓丘陵
季风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草 地 非季风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戈壁、荒漠、石山
二、一寸土地一寸金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 、 、 、 等问题,致使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
基本国策: 。
名师点睛
(1)土地资源的范围:土地资源=可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
(2)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读图·析图】
1.我国已利用土地类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 、 、 。
2.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中前三位由饼状图转化为柱状图。
【探究·思考】
3.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是土地利用类型 (单一或多样),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读图·析图】
1.在上图中试着画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 为主;西侧以 为主,还有面积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2.结合以前学过的干湿地区知识,在图中找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探究·思考】
3.结合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如何解决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更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的贫国。请观察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1、2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按比重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A.水域、园地、耕地
B.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牧草地、耕地
C.耕地、林地、园地
D.林地、牧草地、耕地
2.根据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未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C.牧草地比重很大,耕地比重小,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D.林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读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
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
C.南方的山地、丘陵
D.北方的高原、山地
4.根据中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B.我国的草地较多,耕地较少,可以大量开垦草地为耕地
C.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为破坏较多,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
D.我国西部沙漠较多,我们可以大力植树种草变沙漠为耕地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5、6题。
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二、综合题
7.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D 。
(2)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 所占比重最大,约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季风区、非季风区)。
(3)随着人口的增长, (填代号)将不断增加,人与 (填代号)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了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国家将每年的 定为“全国土地日”。
(4)根据上图,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诱思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下表为2023年黑龙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粮食自给率是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行 政区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万) 省区面积 (万千米2) 耕地面积 (万亩) 粮食自 给率(%)
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
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
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
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
(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别是 ( )
A.浙江、河南、黑龙江、云南
B.河南、浙江、云南、黑龙江
C.黑龙江、云南、河南、浙江
D.云南、黑龙江、浙江、河南
(2)与丁省相比,乙省粮食自给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经验欠缺
B.热量条件不足
C.机械化水平低
D.人均耕地较少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国家战略举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理解正确的是 ( )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