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海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9课《爸爸的花儿谢了》(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上海版(五四学制)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9课《爸爸的花儿谢了》(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08: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3张PPT。万紫千红导入新课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难点: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 题目介绍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作者简介《城南旧事》剧照 林海音生于日本大阪。出生不久即返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资料链接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插叙是叙述的方式之一。插叙是指在原来的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内容,或是过去的事,或是另外一件事,它对情节的发展、内容的补充、主题的表达,都有积极作用。 了解“插叙” 如课文中的插叙“不让我上学迟到”一事重在表现爸爸教孩子热爱学习,不要懒惰,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到银行汇款”一事重在表现爸爸教孩子要敢于闯练,要学会生存。这两件事侧重点不同,对表现主题都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伏笔是指文章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说明或暗示。巧妙运用伏笔和照应可以使文章脉络通畅、线索分明、结构紧凑。本文的伏笔铺设自然,使文章气脉通畅。 了解“伏笔”肿胀( ) 叮嘱( )
皱眉( ) 骊歌( )
雇佣( ) 花圃( )
玉簪花( ) 气咻咻( )
鸡毛掸子( )读准字音zhàng zhǔ zhòulígùpǔzānxiūdǎn 肿胀:
叮嘱:
???????
恐惧:
花圃:词语解释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郁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再三嘱咐。?害怕。种花草的园地。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1—12):写“我”由衣襟上的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和他对“我”的嘱托。
第二部分(13—30):回忆六年前的一个下雨天:爸爸逼“我”上学的往事,表现了父女情深。
第三部分(31—34):想到爸爸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又忆起他爱花养花的情形。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35—37):叙述毕业典礼上的情景。
第五部分(38—53):回忆爸爸要“我”到银行汇款的闯练经过。
第六部分(54—58),写毕业典礼后,“我”急忙赶回家,听到爸爸去世的噩耗,一下子成熟起来。衣襟上的夹竹桃医院探望眼前回忆探病时的话六年前赖床受罚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爸爸爱花的情景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爸爸要她闯练,叫她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课文讲解1、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自传体小说)。2、本文出现了哪两个主要人物?爸爸和“我”(英子)。 3、文中第一部分,哪几段是写眼前?哪几段是忆往事?从记叙的顺序说,忆往事部分属于哪一种顺序? 文章前两自然段是写眼前;
其余是回忆往事。
回忆往事部分属于插叙。 4、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这是一种暗示,想想暗示的是什么?暗示爸爸病重,
将不久于人世。 5、爸爸有一句话也暗示他将不久于人世,甚至可以看作是爸爸的“遗嘱”,是哪一句?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没有爸爸”——双关。 6、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这个句子采用“动作+神态+语言”的形式,具体真切,“哑着嗓子”还呼应前文的
—— 喉咙肿胀。 7、爸爸为什么“笑笑说” ?这是一种高兴的、愉快的笑吗? 绝不是高兴的、愉快的笑。
爸爸担心,英子知道了自己病危的实情,会影响他毕业典礼时的表现,因此忍着自己的病痛,故意装出笑模样。 8、妈妈今早的眼睛“红肿着”,暗示了什么?妈妈把眼睛都哭红肿了,为什么不向女儿诉说原因呢? 暗示爸爸病危。她不说,是怕耽误了女儿参加毕业典礼,耽误她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这是一种深深的爱。 9、爸爸逼“我”去上学,一部分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10、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爸爸是个“严”在其外,“爱”在其内的可亲可敬的人。他让孩子到银行汇款,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能闯过去。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他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11、找出文章中的两条线索。 ①写眼前——“我”参加毕业典礼。 ②忆往事——爸爸爱花。爸爸爱花更爱自己的儿女。爱花是爸爸的禀性,爱子女也是爸爸令我感动而久久不能忘怀的,他严而有度,爱得深沉、真挚。由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花回想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回忆六年前因赖床受惩罚的情形。爸爸送夹袄和钱。礼堂的钟声响起想到爸爸不会来,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不能料理花,回忆爸爸爱花的情形。由韩主任讲话和唱骊歌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回忆自己闯练汇款到日本的事。看到满院零散的花,听到老高的话毕业典礼之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之后(插叙)(插叙)(插叙) 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爸爸去世了)眼前事回忆往事1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小说以此为题,含而不露,哀而不伤。疑难解析 1、请筛选小说中“爸爸”的语言,试品析它们表明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深情。 爸爸的语言有以下几句,如:
①“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表明爸爸希望女儿勇敢,坚强,不被困难吓倒。
②“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表明爸爸希望女儿自强、自立,并且要自己长大成人。 ③“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表明爸爸鼓励女儿,希望女儿不断锻炼自己,早日承担起照料家庭的重任。
④“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表明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 2、文中爸爸爱花,花作为线索贯穿小说的始末,请筛选有关花的材料,说明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有关花的材料摘录如下: 小说开头写道: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小说中间写道:爸爸是多么喜欢花。……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花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 小说的末尾写道: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看着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作用:花儿是爸爸的象征,同时借花的柔性来调和爸爸性格中的刚性,使爸爸的严厉和慈爱和谐发展 。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 3、本文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了”,课文结尾重现了这句话。试结合全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已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从“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等句子可以看出:“我”已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英子在毕业时成为优秀学生,代表同学们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她确实已经长大了。 能力拓展 1、“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这几句话似乎作用不大,可以不写,是不是?这样写既具体又真切, 还有老北京的风情。 2、课文标志着又从“插叙”回到“顺叙”的转折点是哪几句话? 啊!这样的早晨,一年年都过去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
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
前半句承上,对插叙内容的总结;
后半句启下,接着写毕业典礼。 3、课文有这样两句: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 反衬手法:用弟弟妹妹的幼稚不懂事反衬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 4、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请找出这些伏笔。 ① “我”去医院看望爸爸,爸爸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②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 ③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④回到家,见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1、“英子” 为什么害怕变成大人?讨 论2、说一说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英子是一个有勇气、有智慧、有经验、懂事的好孩子。 “长大”之后,再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要担当起“大人”的责任和义务。做为一个12岁的小孩子,英子对此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文章通过写主人公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表达了一份爸爸和女儿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深爱的厚重情感。主题思想 1、课文题目,寓意丰富。
2、文章具有情感美:纯朴真挚的父爱。
3、细节典型,真挚动人。
4、现实与往事,时空交错,巧妙地运用了插叙和伏笔。写作特色 父亲是一本书,记载了对子女的付出、关爱和希望;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里容有对子女深深的爱;父亲是路,让子女踏着走向未来。让我们把发自内心的最美的歌,送给我们的父亲。我们要衷心地说一声:父亲,谢谢你!课堂小结 1、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少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拓展阅读静静的听(林海音)听林海钢琴独奏《城南旧事》 静静地听,静静地思: 回忆我的童年, 忽见柳儿摇曳,柳絮飞扬, 柳絮吹向我脸上,鼻孔里剌痒。 摸抚着鼻头,
泪珠儿沾湿了我七岁的小手。
你可知道妞儿在天桥唱戏?
你可知道我在胡同深处等待? 井窝子是我们见面的老地方。
我们同游成长。
我在学校里唱麻雀和小孩,
边唱边跳,
她在天桥戏棚里唱苏三起解,
边哭边唱,
我们一同成长。
我顾回到我的童年,
童年却已一去不还。我在这儿静静地听,
向我自己的心诉求:
给我以一盏七月的莲花灯,
提著它,我去踏冬月的雪,
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
春天过了,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请别向我送别,我已童年不再。
我可以在这儿静静地听,静静地听……
听到城南的的深夜,听到冬阳的早晨。 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父爱是一片辽阔的草原;父爱是燃烧的太阳;
父爱是奔涌的江河;
父爱是厚重的抚摸;
父爱是深情的凝望;
父爱是一本书;
父爱是一杯酒。父爱父爱如大海,让我领略了它的浩瀚与深邃。父爱如阳光,让我沐浴了它的温暖与恩泽。父爱如清风,让我享受了它的温柔与细腻。父爱如春雨,让我品味了它的甘甜与圣洁。课后作业 1、学习运用插叙或伏笔的手法写一段文字,眼前事、回忆事相交织,因事及人或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皆可。2、续写“我” 挨打以后……3、写一篇“世上只有爸爸好”的文章。 一、
1、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2、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她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
3、回家后看到垂落的夹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讯时,她虽然很悲伤,但是想到爸爸对她说的话,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于是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研讨与练习答案 二、
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是。“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