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4.2 气温和降水 2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习任务单】4.2 气温和降水 2课时 2024-2025学年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28 14:11:25

文档简介

4.2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综合思维)
2.理解等温线的定义以及等温线图的特点。
3.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和 “中国7月平均气温”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4.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主要农作物和作物熟制。
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冬、夏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难点
掌握五个温度带及其主要农作物和作物熟制。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_______程度。
2.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叫气温____________。一般来说,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____________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____前后。
3.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叫气温____________。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月,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月。
知识点二:中国的气温
1.1月是我国的隆冬时节,人们习惯上用____________月的平均气温代表____________季气温。
2.从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1月0 ℃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_—秦岭—____________高原东南边缘分布。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____________,南北气温差别____________。
3.7月是我国的盛夏时节,人们习惯上以7月的平均气温代表____________季气温。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____________,南北温差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中国的温度带
根据各地____________ 的总体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温带,此外还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冷暖
2.日变化 2 日出
3.年变化 1 7
知识点二
1.1  冬
2.淮河 青藏 降低 很大
3.夏 高温 不大
知识点三
热量状况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合作探究】
1.算一算:探究气温的变化。
(1)如何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2)如何计算气温日较差 如何计算气温年较差
2.想一想:探究中国的气温的分布特点。
(1)结合教材图G“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①漠河、三沙的1月气温各约为多少 二者相差多少
  
②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哪些地方
  
③分析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并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2)结合教材图J“中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①哈尔滨市、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为多少 两地气温相差多少 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②找出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③找出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3.记一记 :掌握不同温度带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
(1)你所在的城市属于哪个温度带
  
(2)填一填不同温度带内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的差异。
温度带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参考答案
1.(1)日平均气温是将在8时、14时、20时、2时测得的气温之和除以4;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得到的数除以天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当中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
2.(1)①漠河约为-28.7 ℃,三沙约为23.6 ℃。相差约52.3 ℃。
②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③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纬度因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2)①略。(教师自主给出大概数值,引导学生计算气温差)
北方地区虽纬度较高,但夏季白昼时间长,故南北温差不大。
②新疆吐鲁番盆地。原因是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晴天多,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③青藏高原。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小结: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1)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2)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温带水果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甜菜、亚麻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4.2 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通过对降水量测定过程的学习,掌握降水量的测定方法,学会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地理实践力)
2.掌握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和空间分布特点。(综合思维)
3.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及其大致界线。
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和空间分布特点。
难点
通过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出我国降水分布规律。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中国降水的变化
1.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____________。
2.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 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期与____________期一致,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4.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少,由____________沿海向____________内陆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中国的干湿区
1.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该地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确定。
2.我国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别很大,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区: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区和干旱区。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降水
2.不均匀 夏季 高温 多雨 春旱 夏涝
3.秦岭 青藏 400
4.东部 西部 东南 西北
知识点二
1.降水量 蒸发量
2.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合作探究】
1.结合教材P91图 N“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探究我国降水时间分布。
(1)说出图N所示三地哪几个月降水最多,哪几个月降水最少。
(2)试着总结图N所示三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规律。
2.结合教材图O“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探究我国降水空间分布。
(1)说出我国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地的降水范围。
  
(2)画一根线段连接四地,比较四地降水的多少。根据你的发现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知识拓展·
我国年降水量之最及原因
①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 558毫米。火烧寮地处我国台湾省东北部,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温暖湿润气流的影响;加之该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故降水极为丰富。
②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因为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加之该地周围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故降水极为稀少。
3.结合教材图O“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图P“中国干湿区”,探究降水量与干湿区的关系。
(1)结合图O,在图P上画出200、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你有什么发现
  
(2)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区
参考答案
1.(1)5~7月降水最多,12月和1月降水最少。
(2)图中三地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季。
2.(1)广州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武汉降水量在800毫米到1 600毫米之间,兰州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乌鲁木齐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
(2)我国降水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1)200、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别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吻合。
(2)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