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2课时
素养目标
1.了解等温线的特点,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从而掌握等温线图的读图要领。
3.通过地理实验,理解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感受不同物质温度的变化差异,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重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
难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世界气温的分布
1.________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
2.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________中心;反之就是________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区域,气温差别________;等温线稀疏的区域,气温差别________。
3.等温线大致沿着纬线方向延伸,世界气温由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降低。
4.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且密集,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差异明显,夏季陆地气温较________,海洋气温较________;冬季则相反。
参考答案
知识点
1.等温线
2.低温 高温 大 小
3.低纬 高纬
4.曲折 平直
5.高 低
【合作探究】
1.【对比迁移】阅读教材图4.27,对照等高线知识,完成下方表格。
等高线 等温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等高线密集,海拔相差大,坡陡
等高线稀疏,海拔相差小,坡缓
山峰海拔高,四周海拔低
洼地(盆地)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2.读教材图4.28,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 与纬线有什么关联
(2)找出20 ℃、10 ℃、0 ℃、-10 ℃等温线,观察这几条等温线的数值分别在南、北半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试归纳一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3.读教材图4.29和图4.30,完成下列问题。
(1)从等温线疏密状况角度,说出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有何差异。
(2)观察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北半球的20 ℃等温线,其经过陆地和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
(3)以北半球为例,1月,同纬度地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里气温低 7月,同纬度地带,陆地与海洋比较,哪里气温低
参考答案
1.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高温中心气温高,周围气温低 低温中心气温低,周围气温高
2.(1)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与纬线平行。
(2)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3)世界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3.(1)1月北半球是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南半球是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分布稀疏。
7月北半球是夏季,南北温差小,等温线分布稀疏;南半球是冬季,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分布密集。
(2)不是。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发生了弯曲。
(3)陆地。海洋4.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气温的概念,学会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
2.通过气温数据或实例,感知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知道一天中或一年中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分布规律。
3.运用气温资料,学会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从而培养读图、绘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重点
气温的描述方式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判读。
难点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与判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气温及其测量
1.人们通常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为________,一般用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
2.地面温度传感器一般放置在________内,避免强风、雨、雪对仪器的干扰,同时其感应部分距离地面________米,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知识点二:气温的时间变化
1.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
2.一天之中,一个地方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________。
3.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半球 气温最高值 气温最低值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北半球
南半球
4.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气温 ℃ 摄氏度
2.百叶箱 1.5
知识点二
1.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2.14:00 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
3.7月 8月 1月 2月 1月 2月 7月 8月
4.气温年较差
【合作探究】
1.【走进气象站】为提高同学们的地理观测和动手实践能力,南昌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参观气象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将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放置在距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图1),选择某日的2时、8时、14时、20时进行观测(图2),并记录观测的结果。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当日的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并结合生活体验,说出南昌市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
2.【了解气温变化】读教材图4.24和图4.25,按下列步骤进行探究分析。
(1)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我们所在地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什么时间最冷;一年中什么时段最热,什么时段最冷。
(2)该地一天中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最低值、最高值分别是多少
(3)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最低值、最高值分别是多少
3.【绘制和分析气温曲线图】下面是M市多年各月平均气温数据。
(1)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制M市气温曲线图。
(2)比较M市与悉尼的气温曲线图,完成下表。
城市 最热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 气温 年较差
月份 气温/℃ 月份 气温/℃
M市
悉尼
(3)M市、悉尼两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不同,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日平均气温:(4+6+15+11)/4=9 ℃。
2.(1)略。(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就在身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2)略。
(3)略。
3.(1)略。
(2)7 23.3 1 -20.1 43.1
1 21 7 10 11
(3)M市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两个城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