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1《秋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1《秋游》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28 17: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结合课程理念阐述教学设计的依据和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结合情境引出问题,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自主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在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秋游》是北师大版二上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的内容,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且为下一节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同时,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和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以往学习的减法运算和今天所学的计算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本节课充分结合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情境中解释每一步计算的意义。此外,本节课由情境图来呈现数学信息,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有意识发展学生用语言完整表达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减计算方法的算理,明白连减与先求和再减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六、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有两队学生去秋游,需要乘船(出示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出示教科书中的情境图)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后提取出数学信息:一条大船可乘90人,一队学生有45人,另一队学生有25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总结提取信息的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聚焦本课核心任务: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有意识发展学生用语言表完整表述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
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选取学生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
2.交流汇报
思路1:用90人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在计算时会出现如下情况:
思路2:先求出两个队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0人减去两个队的人数和。
更多学生可能会用第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即用90人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但在计算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可视情况选择进行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受上节课影响,有学生会将三个数摞在一起减去,这种方法可以算出结果,但非常容易出错,教师可再举多个例子:计算90-45-28,计算时个位向十位借1,但借来的10却不够给个位减。所以要向学生说明不提倡这种方法,连减时我们一般是分开列竖式计算。
第二种思路在汇报时,要让学生说明白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或是求什么,让学生能够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3.对比分析
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第一种方法是用全部座位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第二种方法是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座位减去人数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算出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理解连减算式的算理,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4.练习提升
出示乘车返校图。
让学生说说图意,已知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5.聚焦三个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聚焦乘船的连减计算算式90-45-25和乘车的连减计算算式70-38-24,总结得出三个数连减的计算方法:三个数连减,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连减的计算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一)基础练习
【设计意图】第1题培养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能用连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2题巩固学生连减计算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二)变式练习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的知识,分析问题并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反思学情
通过探索“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的问题,你发现前面的学习与今天的学习有什么不同?你学会了哪些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和总结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解决策略。
作业设计:
基础题:列竖式计算
90-43-25 77-17-23 56-18-12 68-24-16
拓展题:练一练第4题
教学评价设计:
1、作业评价: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包括练题目和解决实际问题等。通过批改作业,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问题解决评价
(1)课堂互动:设计问题解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解题思路和合作能力。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际应用: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评价他们的运用能力。
3、研究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等。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性。
十、板书设计:
秋游
--连减运算
思路一:90-45-25=20(个)
思路二:两个队的总人数: 还剩多少个空座位:
45+25=70(人) 90-70=20(个)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