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18:0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
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了解一位非凡的人物。他的生活充满了“矛盾”。这位人物在世时享有极高的荣誉、地位和财富,但最终却孤独地在一个小火车站离世;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巨匠,而他的安息之地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堆;他出身贵族,却放弃了贵族身份,选择成为一个平凡的农民。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深入了解他的真实面貌。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分析作者如何描述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独特之处。(重点)
2、梳理作者的写作逻辑,感受其运用先抑后扬的技巧;深入分析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难点)
3、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欣赏修辞技巧的运用效果,体验课文中那种既优雅又流畅的语言魅力。(重点)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的作品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尤其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细腻的心理分析。
茨威格的写作风格逸丽奔洒、富有激情,既在虚构作品中以冰冷的诗意书写隐秘的激情,也在个人命运的讲述中道出了一整代人的命途。他的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被誉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同时也是“奥地利的良心”。他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
不幸的是,由于对“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感到绝望,茨威格在1942年与妻子在巴西自杀。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他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非暴力抵抗和爱的原则的坚持,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托尔斯泰的作品因其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无情揭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百科全书”,是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
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地
堪称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写作背景
1928年夏季,苏联举行了纪念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隆重庆典,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应邀前往苏联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在这次访问中,茨威格深受感动的是参观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回国后,他将这份情感融入了他的作品《三作家·托尔斯泰传》之中。
这篇课文通过茨威格的视角,描绘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和深邃的精神世界,旨在向学生展示这位俄国文学巨匠的非凡形象和深远影响。
文体知识
本文是茨威格所写的传记作品。
人物传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旨在通过详细记述某个人物的生平、成就和影响,来展现其个性和生活经历。它通常基于事实,但也可能包含作者的解释和评价,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人物形象。人物传记可以是自传,即由本人撰写,也可以是他人撰写的他传。这种文体不仅记录历史,还能反映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是了解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重要途径。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与详尽性。基于确凿的历史资料,全面记录人物的生活和成就,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传主的生平。
2、故事性与文学性。通过叙事手法和文学技巧,将人物的生平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强文本的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
3、启发性与教育性。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成就,传递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对读者产生启发和教育作用。
生字学习
胡髭(zī) 黝黑(yǒu) 一绺(liǔ) 藏污纳垢(gòu)
粗糙(cāo) 禁锢(gù) 酒肆(sì) 颔首低眉(hàn)
尴尬(gān gà) 犀利(xī) 锃亮(zèng) 侏儒(zhū rú)
平庸(yōnɡ) 滞留(zhì) 愚钝(dùn) 器宇(yǔ)
面目可憎(zēng) 屏住(bǐng) 刀鞘(qiào) 甲胄(zhòu)
词语解释
【胡髭】:嘴边的胡须。
【长髯】:长的胡须。
【两颊】:脸的两侧。
【黝黑】:形容皮肤等颜色深黑。
【脸膛】:脸的中央部分。
【一绺】:一缕头发。
【鬈发】:卷曲的头发。
【禁锢】:束缚,限制。
【蒙昧】:愚昧无知。
【可憎】:令人厌恶。
【貂皮】:貂的皮毛,珍贵且保暖。
【酒肆】:酒馆。
【缰绳】:牵制牲口的绳索。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锃亮】:形容反光发亮。
词语解释
【崎岖】:道路不平,比喻处境艰难或心情不顺利。
【禁锢】:束缚,限制。
【甲胄】:古代战士穿的护身衣,用金属或皮革制成。
【粲然】:形容鲜明发光。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思考:全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至5段):描述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
第二部分(6至9段):深入描绘托尔斯泰独特的眼睛,展现其深邃的精神层面。
精读课文
请自由阅读课文的1-5段,结合课文原句分析一下茨威格是如何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的,并谈谈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精读课文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把脸庞比作土地,毛发比作植被,“植被多于空地” 生动展现脸部毛发繁茂,浓密胡髭似屏障,凸显神秘之感。
精读课文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这里再次运用比喻,将脸膛比成树皮,长髯如帘幕,既显脸膛粗糙沧桑,又借长髯飘动展现长者沉稳庄重。
精读课文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把眉毛比喻成纠缠不清的树根,生动地描绘出眉毛的浓密、杂乱形态,“朝上倒竖” 又增添了几分刚硬、倔强之感,恰似盘根错节的树根顽强地向着天空伸展,使他的面部表情带上一种不驯的张力。
精读课文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以泡沫比喻鬈发,“堆” 字突出了鬈发的浓密与杂乱无序,泡沫般轻盈、蓬松的质感,使鬈发看起来既柔软又肆意地堆叠在额头,为他沧桑的面容增添了些许俏皮与不羁,也暗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与整体外貌描绘相融合,完善了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
精读课文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先把须发比热带森林现繁茂,再以 “滔滔白浪” 状大胡子,借摩西类比,显威严庄重。
精读课文
“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以乡野村夫脸孔、简陋居所比外貌与身躯,反差衬出内在灵魂高贵超凡。
精读课文
“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 ——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
把额头比作用刀胡乱劈成的木柴,形象地展现额头的不规则、粗糙,毫无美感可言,与古希腊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外貌的粗陋。以农村木匠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身体,暗示这具平凡身躯承载伟大灵魂的奇妙组合,在贬低外貌的同时,不动声色地为后文突显内在精神做铺垫。
精读课文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运用比喻,把皮肤比作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精准地传达出皮肤的粗糙、黯淡无光,满是岁月与生活磨砺的痕迹。将狮子鼻描述为 “两孔朝天”“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生动且夸张地勾勒出鼻子的难看、扁平,使整个面部形象更显粗俗,让人物外貌的平凡丑陋愈发深入人心,与人们想象中的文豪形象大相径庭。
精读课文
“乱蓬蓬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两只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乱蓬蓬” 一词直接描绘头发的杂乱状态,无法掩盖招风耳,更凸显耳朵的突兀、难看。凹陷的脸颊与厚厚的嘴唇,从侧面进一步强化外貌的不协调、平庸。
精读课文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人长着这么一张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脸,既有可能在台上主持大臣会议,也有可能在酒肆同一帮酒徒鬼混,还有可能在市场上卖面包。”
反复强调长相平平无辨识度,列举不同场景说明外貌的普适性,深刻地展现出他与俄罗斯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
精读课文
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
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体,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托尔斯泰外貌的特点,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对其外貌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精读课文
托尔斯泰外貌特征
毛发浓密
面容粗糙
形象普通
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目光的犀利
眼神的蕴含丰富
目光的感彩多样
眼睛具有威慑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精读课文
通过托尔斯泰的眼神,我们能够窥见他内心世界的哪些层面?请依据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分析。
精读课文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托尔斯泰的目光分别比作 “枪弹” 与 “金刚刀”,形象且极具冲击力地展现出他目光的犀利程度,仿佛任何掩饰在其目光审视下都无所遁形,能直抵事物最核心、最真实的部分,凸显其敏锐的洞察力。
精读课文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把眼睛比作 “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生动地体现出托尔斯泰眼睛的神奇魅力,它们如同具有强大引力的珍宝,能吸纳世间万象,再精准地释放出反映时代特征与人性百态的 “频波”,意味着他的眼睛蕴含对世界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深刻的理解,折射出其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精读课文
“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地追寻起猎物来。”
这里运用比喻与对比的手法,把眼睛比作随时准备捕猎的猎手,“白日梦” 状态与 “追寻猎物” 状态对比,形象地呈现出托尔斯泰眼睛所反映的内心情绪的多样性,既有悠然闲适、享受宁静的一面,又有瞬间切换至专注执着、充满斗志,紧盯目标不放松的一面,展现出他内心丰富的情感层次。
精读课文
“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运用比喻手法,将眼睛比作 “寒光四射的匕首”,极其生动地描绘出托尔斯泰自我审视目光的冷峻与犀利,就像锐利的匕首直刺内心要害,毫无保留,深刻地揭示出他敢于直面自身、深刻反思自我的内心特质,体现他追求灵魂净化与思想升华的勇气。
精读课文
“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此句从侧面入手,通过阐述托尔斯泰因有看透本质的眼光而 “缺少幸福”,反哺前文对其眼睛诸多特性的描写,暗示他眼中所见的世间苦难、人性丑恶让他内心痛苦,进一步烘托出他内心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社会现实的深度忧思,以及为追求真理与美好而甘愿承受痛苦的高尚灵魂。
精读课文
托尔斯泰眼睛特征
目光犀利
富有魔力与磁性
情感丰富多变
极具威慑力
蕴含智慧与悲悯
品读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作者重点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目光犀利能洞察本质、眼神蕴含丰富情感且极具威慑力,通过刻画眼睛可展现他深邃的精神世界、敏锐的洞察力和复杂的内心,与平庸外貌形成反差,凸显其伟大灵魂。
品读探究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显得自相矛盾?你如何看待这种表述?
这种表述并不矛盾。一方面,托尔斯泰能“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因其知识渊博、洞察深刻,创作时可随心调用素材,在精神探索与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他目光犀利,看到社会黑暗、人性丑恶与民众苦难,理想难实现,又深陷贵族与平民矛盾,内心痛苦,得不到个人幸福。整体上,这精准呈现出他的复杂与伟大,让读者全面认识他在文学、精神层面的高度与现实中的挣扎无奈,深入其内心世界。
品读探究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精妙的比喻和夸张
在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和眼睛时,作者运用了诸多精妙的比喻和夸张手法。描写外貌时,把他的须发比作 “热带森林”,眉毛比作 “纠缠不清的树根”,脸膛形容成 “皱似树皮” 等,通过这些比喻让读者能更直观、形象地想象出他外貌的具体模样和特点;在刻画眼睛时,将目光比作 “枪弹”“金刚刀”,眼睛比作 “有魔力、磁性的珠宝” 等,夸张地突出了目光的犀利、眼神蕴含的能量和魅力。这些手法增强了文字的生动性、趣味性以及表现力,使托尔斯泰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易于读者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读探究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欲扬先抑
文章开篇用了大量篇幅去细致且毫不避讳地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从他那多毛且粗糙的脸庞、像乡野村夫般的面容,到整体平凡无奇、毫无辨识度的长相,都进行了绘声绘色的刻画,给读者留下其外貌极为普通的初始印象。然而后续着重通过对其眼睛的描写,展现出他目光的犀利、眼神背后深邃的精神世界、丰富的情感以及伟大的灵魂,形成了鲜明的先抑后扬的效果。这种手法使得托尔斯泰内在精神的高贵和卓越更加突出,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反差冲击,也让读者对他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更能感受到其伟大之处。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与眼睛的细致描写,先是着力刻画他外貌的平庸、粗鄙,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之后着重描绘其眼睛所展现出的犀利目光、丰富情感以及深邃精神世界,形成鲜明反差。借此突出托尔斯泰虽有着平凡甚至丑陋的外在形象,但内在却有着超凡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高尚的灵魂以及对社会和人性深刻剖析的能力,进而赞颂他伟大的精神境界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表达出作者对这位文学巨匠深深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内在精神之美往往比外在容貌更具价值和影响力。
板书设计
让人失望(抑)
外貌
粗鄙丑陋
平凡普通
眼睛
目光犀利
蕴情丰富
有威力
非同寻常(扬)
崇敬、赞美
列夫·托尔斯泰
课程结束
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