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14.2《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理清作者的游踪与情感变化,品味文章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2.细读分析,分析作者如何写景,体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巧妙。
3.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怀,感受写景蕴含的独处之美。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书写江南采莲旧事和《西洲曲》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涵咏咀嚼,推敲字词,品味语句。
2.点拨引导法: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在学生遇到阻碍时适时点拨重点。
3.情境创设法:创设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有《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号秋实(春华秋实:指春天开花,秋天结实。比喻①有付出才有收获;②时间流逝,岁月变迁。年轻人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这就是春华秋实的含义。——学者 余世存),字佩弦(《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从容;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所称的荷塘并非水木清华的荷塘,而是清华园中另一景近春园的荷花池。1978年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30周年,把近春园荷花池边的古亭改名为“自清亭”,并于水木清华荷塘北侧树立朱自清教授的塑像。下面,我们从朱自清笔中去感受荷塘月色的美。
二、课文欣赏
(一)
散文的特点之一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写人散文一般以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状物散文一般以“物”或情感为线索,抒情议论散文一般以情感变化或对某事物的认识为线索。
《荷塘月色》也有贯穿全文的线索,你认为是什么?
1、以游踪为线索:想荷塘——去荷塘——观荷塘——离荷塘
想荷塘: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观荷塘: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以情感为线索:不宁静(1)——宁静(2-5)——不宁静(6-10)
《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1)不宁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这句话是文眼,放在开篇第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2)宁静:“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第3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借景抒情,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带上门出去”,离开妻儿,意味着退出家庭角色,离开住地,意味着退出社会角色。退出一切角色,在独处中邂逅自己的灵魂,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百年孤独》中说: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
②“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一个人最好的修行,是独处,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真实的自己。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周国平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周国平
③最后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有什么作用?
这是过渡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这一句说明作者在感情上起了变化,“受用”一词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3)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①第6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热闹是别人的狂欢,孤独是自己的自由。
②第7段,作者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由莲花想到采莲;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独。
③“颇不宁静”的原因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朱自清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这里,朱自清连续引用两首关于江南采莲的诗词。
《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摇着小船互相默默地传情。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双方传递着酒杯。桨要划动,却被水草挂着;船要移动,就把浮萍分开了。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她们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泛着柏木舟多么悠闲自在,水洲边放开歌喉唱一曲《采莲》。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译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西洲到底在哪里 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海水般荡漾着空泛的深绿。如海水像梦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南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把我的梦吹到西洲(与他相聚)。
朱自清连续引用两首关于江南采莲的诗词,不仅是为了说明采莲的热闹,更是为了抒发思乡情感——“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由莲花引起思乡情感,古来有之,宋代词人周邦彦在《苏幕遮》中也是这样的联想: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A.对家乡的思念
“惦着江南”,说明这是他“颇不宁静”的原因之一。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朱自清到北京前的经历。
从1920年起,朱自清在浙江多所中学辗转,在当时正值国内军阀战乱,经常因战争暂时停课,甚至面临失业的威胁。1925年,朱自清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颇想脱离教育界,在商务觅事,不知如何?也想到北京去,如有相当机会,当乞为我留意。”此时,清华大学正托胡适物色教授,胡适找到了俞平伯,但是俞平伯没有去,他推荐了朱自清,得到了胡适的应允。在迷惘中彷徨的中学教师朱自清华丽转身,成了清华大学的教授。1925年8月暑期过后,朱自清一个人匆匆赶往北京,结束了长达五年的辗转。
按理说,在江南这几年的颠沛流离,应当是痛苦的记忆,然而朱自清在《一封信》中说:“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
“颇不宁静”的原因还有哪些
B.对工作的压力
1931年到1936年的日记里,有三则都是写他夜里做梦的,奇怪的是,这三则日记所记的三个梦竟然是同一个内容:
1931年12月5日:“……梦里,我被清华大学解聘,并取消了教授资格,因为我的学识不足……”
1932年1月11日:“梦见我因研究精神不够而被解聘……”
1936年3月19日:“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三则日记分别写于不同年份,前两则是在英国游学时所写,后一则写于清华大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竟做着同一个内容的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梦说明他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到清华大学后,心理压力很大。①他是学哲学的,但教的却是国学。②他只是个本科生,而清华大学却是大师云集之地。所以,他对要求很高,日记也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C.对时代的关注
百度“1927年”,你会看见当年7月的大事记:
13日中共决定从国民政府中撤出。14日宋庆龄声明脱离武汉政府。
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共政变。朱自清在北京清华园写下著名散文《荷塘月色》。
25日日本首相上奏日皇“田中奏折”,企图征服满蒙、中国和世界。
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竟然是一个与国际国内大事平起平坐的历史事件。
没有人能逃离时代的漩涡,这是一定的,尤其是当时就生活在北平这一漩涡中心的人。于是乎,朱自清的“颇不宁静”,“时代”就成了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注脚。
④第10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文章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使文章结构完整,成为一体。
内容上,以静写动。以妻儿熟睡的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不宁静。“门”这个意象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隔。“带上门出去”是想“走出现实”,寻求宁静;“推门进去”是又“回归现实”,现实的问题还是需要回到现实来解决。
【扩展】《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hú:绉纱类丝织品。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二)
散文的特点之二是“语言优美凝练”:优美,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凝练,指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赏析——写景之美
1、
(1)散文家都是工于绘画的高手。本文2—6段主要描绘了四幅画面,这些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别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6分)
画面 画面意象 画面特征
①月下小径 小煤屑路,许多树 幽僻、寂寞
②月下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幽静、淡雅
③荷塘月色 月光、青雾、树影 朦胧、缥缈
④荷塘四面 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 阴沉、模糊
(2)作者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但重点突出。作者将笔墨重点放在了哪里?
荷塘与月色。
2、阅读第4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美景的?
(1)观察角度: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
(2)动静(视听)结合: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花像“明珠”“星星”,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
3、阅读第5段,思考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①直接描写月的恰到好处:“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与小睡,是类比的手法,意思是,月光朗照如同酣眠,固不可少;淡云轻笼的朦胧月光如同小睡,也别有风味。郁达夫不喜欢的“半开、半醉”的状态,正是朱自清欣赏的情调。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花半开,月半圆。
②侧面描写月的艺术美感:“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就像一位画师,画峭楞楞的“鬼”,也画婀娜的柳的“倩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妙用通感,让月更具艺术的美感,如画,如诗,如曲。而“苍茫的月”,又让朱自清的心有一种水融于水的归属与契合。
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这两段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文章第5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月色?试作分析。
多角度多层次描绘荷塘上的月色。①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②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状。③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④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⑤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赏析——语言之美
(一)修辞美
1、比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把叶子比喻成了婷婷的舞女的裙,把叶子写得更加的具体、形象生动。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拟人)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①本段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表达不论荷花开放或含苞待放在作者眼中都是美丽的。“明珠”体现出荷花的光泽感,“星星”给人一种一闪一闪的动态感,“刚出浴的美人”体现出荷花的纤尘不染。
②“点缀”有“加以衬托或装饰”的意思,使用“点缀”一词,使整个画面富有情趣。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将月光的叶子和花比成了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和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下的样子,更突出了月光的皎洁。
(4)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拟人),是渴睡人的眼。
①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表现出月色的朦胧迷人。
②动词“漏”本是指“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字写出了周围树木的茂密,照应了前面的“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所以“月光不能朗照”。
2、通感
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再如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笑容很甜。
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①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在时断时续、轻淡缥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②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①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音符,以动写静。②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两相烘托,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二)用词美
1、动词
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形象生动。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浮”生动地写出了薄雾缥缈轻柔的状态,让人如同亲眼见到了雾气升腾、扩散、弥漫的情状。“洗”字写出了荷叶与荷花的纯净美;“笼”字写出了水雾迷蒙的样子,也写出了月色的淡雅、柔和。
(4)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拍”“哼”两个看似寻常的动词,却很好地展现了妻子哄小孩睡觉的生活细节,充满了温情。“披”上衣服,“带”上门,近乎口语化、拉家常的语言,仿佛是作者在与我们闲谈,烟火气十足。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一个动词“挨”,将普普通通的荷叶写活了。在作者的笔下,这些荷叶犹如一群活泼可爱、明艳动人的少女。
2、叠词
《荷塘月色》有二十多个叠词,或用于写景,或用于写人。
①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蓊蓊郁郁”“阴森森”不仅写出树木多而密,表现了荷塘的幽僻,而且还显出了夜色的浓重,表现出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淡淡”写出了月光特点,强调程度,很淡,体现了荷塘景象的恬淡朦胧。
②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曲曲折折”写出了荷塘的广度、曲度。“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写出了荷叶的茂密,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③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亭亭”借舞女写出了荷叶的高而直,表现出荷的风采与韵味。“层层”表明叶的深度。“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星星”写出了朦胧月光照射之下白色荷闪烁的光色形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缕缕”写出的荷香的细与连续不断。
⑤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密密”写出了荷叶相连的密度。“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静静”“薄薄”相当于“很静”“很薄”,写出了月色的清幽,雾的轻与透。
⑦虽然是满月,天下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淡淡”相于于“很淡”,写出了在满月之下,云变得稀淡。
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峭楞楞”“弯弯的”写出了树影寂然无声地直立貌和杨柳的弯曲度。
这些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而且使行文舒缓,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三)句式美——分号的使用:体现层次又保持整体
1、①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外—内)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②这是一条幽僻的路;(总—分)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点—面)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并列)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②我爱热闹,也爱冷静;(并列)爱群居,也爱独处。
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并列)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
①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承接)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②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承接)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4、
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转折)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转折)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③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转折)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④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转折)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转折)但杨柳的丰姿⑽,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转折)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三、课文结束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这种诗意是清华园荷塘上淡淡的月色,这种诗意是那肥胖的、努力攀爬的背影,这种诗意是那蓬蓬勃勃的春天,这种诗意是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但他不仅是作家、学者,他还是一名战士。闻一多遇害,他霍然拍案而起,不惧危险,积极参加悼念活动;支持爱国运动,他拒绝领受美国救济粮,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毛泽东说:“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