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学情评估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水捏成团即可食用。与我国北方的炒面相似,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青藏地区的青稞单产较高,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光照强,气温高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弱,降水多 D.生长周期较短
2.糌粑携带方便,非常适宜藏族牧民的( )
A.待客之道 B.抗寒体质 C.游牧生活 D.宗教信仰
天文观测站主要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选址要求高,多建在水汽含量少、晴朗夜晚多、观测条件好的地区。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区域内的阿里天文观测站(如图)位于狮泉河镇以南的山脊上,是北半球首个海拔超5 000米的天文观测站。据此完成3~5题。
3.阿里天文观测站选址在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星空近,便于观测 B.空气稀薄,能见度好
C.地广人稀,建设成本低 D.植被稀少,施工难度低
4.阿里天文观测站建在山脊上的主要原因是( )
A.视野开阔 B.交通便利 C.安全稳固 D.通风防潮
5.天文观测站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蚊虫叮咬 B.物资匮乏 C.潮湿炎热 D.高寒缺氧
藏族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原料来自喜马拉雅山脉6 500米以上生长的一种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树皮,非常难得。藏纸的传统制作工艺较繁杂,有11道工序。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下,藏纸制作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据此完成6~7题。
6.藏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 )
A.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B.质量好,竞争力强
C.成本较低,价格低廉 D.制作过程复杂,难以传承
7.藏纸产量极低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小 B.原料供应不足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短缺
芒康县已有20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该地河谷分布着大片优质葡萄园。近年,该县通过“政府扶持+种植户种植+企业收购”的运营模式,葡萄酒产业成为当地致富的“紫色名片”。下面为芒康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芒康县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9.芒康县成为优质葡萄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光照好,空气洁净 ④灌溉用水品质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为提高芒康县葡萄酒市场竞争力,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推广农药化肥,提高葡萄产量 B.专注线下营销,降低销售成本
C.保护高原生态,缩小生产规模 D.改进种植技术,规范酿造程序
神奇的雪域高原,令人神往。下面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在西藏可以品尝到的当地特产有( )
A.牦牛肉、糌粑 B.杧果干、枸杞子
C.山楂糕、酥油茶 D.哈密瓜、葡萄干
12.西藏面积广大,而主要的粮食作物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根本原因是河谷地带( )
A.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剪纸艺术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的剪纸作品注重造型,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读“高原之舟——牦牛” 剪纸图,完成13~14题。
13.剪纸中牦牛毛厚且长,体矮身健,突显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湿热 B.冷湿 C.高寒 D.干旱
14.从剪纸中人物的民族服饰可以推测当地( )
A.空气稀薄 B.昼夜温差大
C.太阳辐射强 D.高寒缺氧
读三江源地区的水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三江”的源头在(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意义是( )
A.发展旅游 B.增加财政收入
C.解决就业 D.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7.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
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④区域发展不均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有大国担当的表现的是( )
A.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B.积极参与国际救援
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加入世贸组织
二、综合题(共46分)
19.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下面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碧波荡漾——青海湖】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________(大/小)。
【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
(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右图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
(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哪些影响。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20.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及藏羚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______________、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________塔”。
(2)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________省南部,该省省会西宁位于________________山以南。
(3)藏羚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据此完成下表。
自然环境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缺氧 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高 提升血液输氧的效率
①________ 绒毛细密厚实 保暖
②________ 绒毛结构中空 白天温度高时助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御寒
(4)保护藏羚羊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青电入豫”工程一头牵着清洁能源丰富的青海省,一头连着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誉为输送清洁能源的“高速公路”。下面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绿电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但清洁能源发电量不稳定,存在“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现象,给电力输送带来一定隐患。
(1)列举青海省可着重发展的清洁能源类型。
(2)分析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夏丰冬枯、日盈夜亏”的原因。
【入豫惠民生】
2024 年4 月,“青电入豫”工程骨干电源点玛尔挡水电站开始发电,该水电站及配套项目可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玛尔挡水电站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图)。
(3)简述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作用。
(4)说出“青电入豫”工程对河南省发展的意义。
答案
一、1.B 2.C 3.B 4.A 5.D 6.A
7.B 点拨:西藏境内的藏纸产量极低,主要是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藏纸非常珍贵。
8.B 9.C 10.D 11.A 12.C 13.C 14.B 15.C
16.D 点拨: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故选D。
17.D 18.D
二、19.(1)夏季;小
(2)发展旅游业,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业原料等。
(3)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保护湿地生态,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等。
(4)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等。
(5)青稞;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20.(1)黄河;水
(2)青海;祁连
(3)①高寒(气温低);②昼夜温差大
(4)禁猎、立法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高山草甸、增强保护意识(言之有理即可)
21.(1)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2)夏季光照时间长,太阳能发电量大;夏季河流水量大,水能发电量大;白天的太阳能发电量高于夜晚。
(3)可以减少水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保护湿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等。
(4)减少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