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下册《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积累文言知识。
3、把握主人公人物形象,认识其情感变化和婚姻悲剧的原因。
4、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5、体会特定时代背景下女主人公特有的思想光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主人公人物形象,认识其情感变化和婚姻悲剧的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进入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学习,学者朱东润曾说:“《诗经》是吾国文学之导源。”学习古典文学,不得不学习《诗经》。孔子曾经这样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内容包罗万象,思想纯正,情感流露自然,就是所谓的“诗言志”。《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有很多爱情的篇章至今仍广为流传,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凄美动人的爱情之作《诗经·卫风·氓》。
2.《诗经》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现存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作者不详,是由当时人民百姓集体创作而成,后经孔子编订(孔子删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种体制。“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有15国风,共160篇。我们今天要学的《氓》便选自《卫风》。“雅”是西周王幾之地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是统治阶级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共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一点,赋就是直陈铺叙,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例句: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兴起,引出男子变心的原因。桑叶枯黄陨落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淇水”起兴,写出婚后的不幸,并点出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和女子的清白。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结作用:“比”可以使诗歌更为生动、形象;“兴”可以引起联想,起到烘托的作用。
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诗文中“赋、比、兴”的分布情况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提问: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①结构上:A.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B.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A.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B.以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还暗示了她的勤劳。这首诗以“恋爱——婚变——决绝”为线索进行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温柔、勤劳、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明确:这篇课文以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离异的爱情故事
按照课文结构,1-2节写恋爱,3-5节写婚变,6节写离异。我们把每个章节加个两个字的小标题:许婚、迎娶、劝诫、控诉、反省、决绝
三、深入探究,品析人物
这首诗歌流传千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它的评价大相径庭。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此诗是“淫妇为人所弃,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他称《氓》女主人公为“淫妇”。当代学者鲍鹏山则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大多数同学会赞同鲍鹏山的观点。
点拨: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人物形象入手,细读课文,抓关键词,体会在不同人生阶段,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明确:赞同鲍鹏山的观点。理由如下:
第一,女子温柔体贴、热情善良、痴情纯真。
这从恋爱期女子的表现可以看出来。“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子在送氓回家途中对情郎依依不舍;“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不能定下婚期,本是氓的过错,她却照顾氓的情绪,去安慰他,并且私定婚期,可见她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对氓很钟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女子登上高墙去眺望情郎,希望情郎来迎娶自己,那种热切的思念让人感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即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子留下思念的眼泪,又破涕为笑,见到氓有讲不完的话、诉不完的相思,她痴情浪漫又纯真,该是一个多么值得被爱和拥有爱的女子呀!
这时候氓的表现如何?(忠厚老实、急切主动、郑重认真)
出场时,“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老实;求婚时,“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不是真得来换丝,来就和女子谈婚期,一个“即”字看出他那么急切主动;迎娶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忙着占卜又问卦,断无灾祸心意佳,可以看出他成婚时的兴奋激动,对待婚事的郑重认真。
●这个时期女子内心的情感应该是幸福甜蜜的,文中最能表现其情感的一个字是“笑”。
●试读出女子的幸福甜蜜。(诵读1-2节)
第二,女子任劳任怨、专情忠贞、忍辱坚强。
这从她婚后生活状况可以看出来。“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嫁到氓家中,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却没有半点怨言,对氓更是不离不弃,可见其专情忠贞。“三岁为父,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婚后家务劳动,没有什么是不干的,没有一天不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无疑是一个贤妻。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她能冷静反思,坚强面对,又是怎样的忍辱坚强啊!本是贤妻,却不被丈夫珍惜,该是一个多么值得同情的女子呀!
婚后的氓又对她如何呢?(用情不专、凶相毕露)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从女子控诉天下男子都没有德行,花心不忠,可见氓在婚姻中对爱情不忠,女子遭遇了丈夫的背叛;“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在生活中对待女子很凶暴,态度恶劣,凶相毕露。
婚后女子的处境如何?
第一,丈夫背叛并施暴;
第二,家人不解和嘲笑;
第三,自己年老色衰,进入中年危机。
文中用比兴手法表现女子由年轻貌美到年老色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嫩绿润泽比喻女子年轻时容颜润泽,同时也表现男女未成婚时的浓情蜜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枯黄零落比喻女子容颜衰老,同时也暗示他们情感的降温和消亡。
另有其它比兴的句子。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以“鸠食桑葚”比喻女子自陷情网。这几句都是女子以自然之景桑叶桑葚引发对自己情事的思索,这就是托物起兴。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以淇水浩荡,打湿车帷,暗示自己的婚姻正在发生变故。
“淇则有泮,隰则有泮”,以淇水有岸、洼地有边,比喻事物都有个限度,男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也应该放下执念,不再怨恨,为这段感情做个了结。
●这个时期女子的内心应充满了后悔、无奈和伤痛,文中最能表现她悔意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最能表现其心情的那个字是“悼”。
●试读出女主人公的悔恨沉痛。(诵读3-5节)
第三,女子清醒刚烈、果断决绝。
这从她对待不幸婚姻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当曾经的美好只剩下痛苦和折磨,她是如何选择的呢?“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她已经认清了氓的真面目,不再相信负心男人的那些花言巧语,她的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果断坚决的,性情是刚烈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你不悔悟,我亦决绝。她选择结束婚姻,勇敢面对当初许婚的后果。这样一个女子,敢爱敢恨,在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刻,是那样勇敢,那样自尊、独立与刚强,这让人动容。在那个的时代,她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多么有勇气、有担当、有主见啊!这又该是一个多么值得敬佩的女子呀!这就是她身上最闪耀、最亮眼的光辉,是她不同于其她女子,最完美的所在!
此时的氓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心汉!(负心绝情)
女子由最初沉溺爱情的纯真少女成长为一位理性独立的少妇,而氓则由忠厚老实的少年,变为喜新厌旧、用情不专的负心汉。在人物形象的变化上,就存在前后对比。
●在最后一节,最能表现女子情感的一个字是“怨”,怨恨、决绝。
●试读出这种怨恨决绝。(诵读第6节)
赞同朱熹的观点,理由如下:
朱熹为什么会称其为“淫妇”呢?这与女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有关。
第一,女子和氓的结合是自由恋爱的结果。古代的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女子在没有媒人、没有父母之命的情况下,私自许婚,这是有违礼俗的。
第二,在爱情中,女子太过主动不矜持。她的爱情溢于言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即见复关,载笑载言”,丝毫没有女孩子该有的含蓄矜持。她又太过于沉溺爱情,为爱付出太多,使婚姻的天平倾斜,这是她自食恶果。
第三,这与朱熹的思想主张有关。朱熹的程朱理学大力发展孔孟学说,为当时的封建社会订立了“礼教”的秩序。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女子更要“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要求女子对丈夫要绝对服从。同时,她也贬斥女子改嫁,认为女子应该从一而终。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家不听父母之命,出嫁后还敢反抗丈夫,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的觉醒,违背了封建礼教的准则,是他不能接受的。
女子的行为在古代不被接纳,但在现今社会,女子却成为敢于追求爱情,为爱大胆付出,勇敢走出婚姻牢笼,追求独立自主的妇女界的典范。但同时她对爱情过于主动的态度也是我们在爱情婚姻中应该吸取的教训。
四、思考品悟,升华情感
本是天赐良缘,却分道扬镳。你认为有哪些因素造成了女子的婚姻悲剧?
明确:第一,个人因素。氓不珍惜婚姻,对待女子前后态度不一,缺乏家庭责任感;女子太过于沉溺爱情,婚前决定轻率,婚后又为爱付出太多,婚姻本是双方的责任,却成为她一个人的负担。
第二,家庭因素。女子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第三,时代因素。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在家庭中处于依附地位。
有一个美丽的开始,最后却落得黯然收场。如果你是男女主人公的朋友,得知他们婚姻的破裂,你要发一条短信给他们其中一个人,你会写些什么?最后,将舒婷《致橡树》中的几句诗送给大家。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你有你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