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kē巢 酝酿 应和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
(4) 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实在是一件很辛苦又很快乐的事。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凿壁借光,可见读书之辛苦。读书不能____①____(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读书更不能把知识____②____(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____③____,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就是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受益无穷,____④____,不断地完善自我,而我也在读书的历程中慢慢长大了。
(1).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①②处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③④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骛 心甘情愿 B.旁若无人 心甘情愿
C.心无旁骛 甘之如饴 D.旁若无人 甘之如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下列文段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我看着父亲两鬓霜花尽染,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虎虎生风,①不知道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力的老者,看得我心中生出痛楚。③“爸爸,您的箫呢?”我说:“真想听您再吹吹!”父亲笑了,把箫放在嘴边比画着,④一首“月光下的凤尾竹”仍能吹响,曲调却没有当初那么流畅了。
A.① B.② C.③ D.④
5. 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花香阵阵,清风朗朗;
,你尽可轻启朱唇,品鉴暗香盈口,余味环绕。①语文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语文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语文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D.《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7.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闻说友人王昌龄被贬,托明月传达自己牵挂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夜雨寄北》中,蕴含诗人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
有文学研究家以一个字分别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9.某中学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练习。
(1)【宣传读书活动】
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要写一则宣传语,宣传语的上句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句,使之与上句保持一致。
上句:亲近书籍开阔视野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述读书故事】
古代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韦编三绝——孔子
B.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C.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D. 凿壁借光——张衡
(3)【调查读书现状】
阅读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回答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学段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 由阅读的时 间 1.5 小时 1.2 小时 0.5 小时
经典著作所占阅读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0.“校园诗词大会”设计了“文字线索题”环节。下题设定的答案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A.他引领建安文坛开创“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B.他的诗作雄健深沉,慷慨悲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蒿里行》《短歌行》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品。
C.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作此诗。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及此事:“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D.
11.由于处境、心情、视角不同,诗人对于秋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此之谓“象同意异”。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秋”并与此诗“象同意异”的诗句,比如“ ① ”和“ ② ”。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14、【乙】第一章从 、 、 三方面来说。
15.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最黑的东西有多黑(赵尚泉)
①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黑?你或许会说,这个问题有些荒唐,因为黑的就是黑的,浅黑就是灰的,哪有什么最黑?其实你错了!因为在科学家眼里,黑与黑也有分别。如一般的黑炭,或者被人造黑漆涂抹的东西,其黑色只能吸收可见光,但不能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所以用红外望远镜就能看到它们。但有一种材料,红外望远镜也看不到它,因为它把红外线、紫外线统统都吸收了,压根就不反射任何频率的光,正因为如此,这种材料在人的肉眼,甚至灵敏的观测仪看来,都是黑色的东西,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黑的东西。
②当然,这种黑材料不是天然的,而是美国科学家研制出的一种特殊材料。实验证实,这种材料能99.5%地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虽然之前也有性能接近完美的吸收光的材料,但那些材料只在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波段有效,和这种新材料相比差‘了将近100倍。新材料虽然作用独特,但其构成并不十分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中空的纯碳元素构成的管状体,厚度是人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它们本身具有吸附性,可以垂直附着于不同的材料表面,就像地毯上的毛可以垂直附着于地毯上一样。如果把它们涂抹在硅、钛和不锈钢的表面,那么这些材料就变成了世界上最黑的东西了。
③你或许会感到奇怪,科学家为什么要挖空心思去制造最黑的东西呢?因为这种材料对发展太空事业实在是太重要了。它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抑制散光,因为附着在太空设备表面的这种材料,可以收集并阻滞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并阻止其从表面反射出去,这就有利于科学家们看清楚太空设备周围出现的新东西或新情况。就好比我们要观测一个浅色东西,如果放在白纸上看,就远不如放在黑纸上看得清楚,因为白纸能反射环境光,不利于看清楚物体。因此,这种材料一旦投入使用,它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对太空的观测水平。而研究地球大气和海洋的科学家们也将从中受益,因为对地观测设备接收到的光信号中有90%来自大气散射所产生的“杂光”,从而掩盖了人们对地面设备的观测。如果地面设备涂上这种黑色材料,真正“变黑”,那么就不会产生“杂光”,自然就容易被观测到。
④黑色材料在飞船设备方面还有一项重要应用,这对于飞船上的红外探测设备更加重要。如果材料越“黑”,它就越不能反光,因此把这种材料涂抹在结构复杂的红外探测设备上,就能确保设备的冷却,从而保证设备对暗弱深空天体信号的敏锐捕捉。此前,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黑色材料,尽管那种材料冷却设备的效果不错,但却会因为材料自身比较重而增加航天器的总重量。而这种新的黑材料不仅重量轻,而且性能也更优越,所以它必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材料。
16.请用一句简洁的话介绍下“世界上最黑的东西”。
17.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第③段中第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第③段“而研究地球大气和海洋的科学家们也将从中受益”一句中的“将”能否删去?为什么?
20.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新型黑材料“必将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材料”的原因。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红朵百合
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②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它赏看,都嫌它太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④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
⑤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
⑥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都觉得高了,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⑦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深夜,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那个最大的花苞( )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花的开放是没有理由的,它只为开放。
⑧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 )的夜里,花朵绽放得更肆意了,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一点,花瓣没先前那样黏得紧了,有一处已松开,看来,今晚,它是一定要开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⑨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和第一朵仿佛双胞胎一样,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再给那两个红朵来个特写,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⑩太阳光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 )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自《人民周刊》2020年第7期,有改动)
2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优雅 静谧 积蓄 B. 雅致 静谧 积攒
C. 雅致 安静 积蓄 D. 优雅 安静 积攒
22. 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完成下面的练习。
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圆茎开出美丽的百合时的惊喜与惊讶——夜间看到一朵百合绽放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在百合身旁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按照括号里面的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1)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4.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处引用诗文的作用。
25. 你对文末“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三、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我成功路上的堡垒,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是你让我变坚强,不怕受伤,因为有你在身旁。”学习生活中,家人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又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读过的某一本书,听过的一首歌,都可能会给我们无尽的鼓励、无穷的力量。
请以《________给我力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1、(1)窠 niàng hè;(2) 浑 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
2、(1) ①不求甚解 ②混为一谈 (2) C 3.B 4.B 5.B 6.D
7.(1)强欲登高去 (2)一夜征人尽望乡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非淡泊无以明志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7)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8、示例一:“诚”字。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始终不改初心,用诚心求取真经,最终功德圆满。
示例二:“恒”字。为了求取真经,唐僧师徒坚持不懈,以一颗恒心达成目标。
示例三:“勇”字。唐僧师徒敢为常人不敢为之事,勇敢面对妖魔鬼怪,具有大无畏精神。
9、(1)示例:阅读经典润泽心灵(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即可) (2)D
(3)示例: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著作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10.示例:这两句诗运用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志向。清沈德潜评价:“有吞吐宇宙气象。”
11.示例:①我言秋日胜春朝 ②秋雨梧桐叶落时
12.(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13.B
14.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交友乐趣) 为人态度(修养)
15. 选文甲中的“友人”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但是他也有知就改的优点我们应该学习“友人”知错能改的优点,要摒弃他那种对人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不讲信用的行为。
16.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是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中空的纯碳元素构成的不反射任何频率的光的管状体。
17.列数字、作比较。突出地说明新型材料对光线的吸收率很高,具体而有说服力。
18.设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科学家苦心制造最黑材料的原因。
19.不能删,意思是将要,这种黑型材料即将给地球大气和海洋研究带来益处,如果去掉就是已经发挥作用,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对发展太空事业很重要;对地球大气和海洋研究方面有益;飞船设备方面有重要应用;此外它自身重量轻,性能优越。
21. A
22. 兴奋和欣喜 平静和安静
23. (1)“竟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这里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表现出了“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不同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4. 画线处引用诗文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添诗情画意,写出花儿开放引发了诗人、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了“我”看到红朵百合花开时的愉悦之情。
25. 红朵百合积蓄力量,遵从规律,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合理安排人生,展现自己美丽的一生。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