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验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三字经》中这样描述: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读《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A.①②④ B.④⑥⑦ C.③⑤⑥ D.①②③
2.历史教科书上的时间主要采用公元纪年。按时间划分,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这段时间还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4世纪早期至公元前2世纪晚期
B.公元前4世纪晚期至公元前2世纪早期
C.公元前5世纪早期至公元前3世纪晚期
D.公元前5世纪晚期至公元前3世纪早期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都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并四处游说,希望能为各国国君所用,但最终被采用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4.历史阶段特征,主要指历史纵向发展的长河中,区别与其他阶段的、贯穿于整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共有的特点。据此,下图中2所示时代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国家产生与奴隶社会形成至发展时期
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时期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
D.政权分立国家分裂与民族交融的时期
5.“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巨鹿之战—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的战争
B.由分封制引发的争霸战争—导致秦朝的灭亡
C.文景之治的出现—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D.休养生息政策—促进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7.下图是战国时期形势图,其中②和④分别是哪两个诸侯国( )
A.晋国、韩国 B.燕国、赵国
C.齐国、楚国 D.宋国、楚国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9.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从左至右依次应填入( )
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汉 D.西汉、东汉
1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战争规模加大 B.战争逐渐减少
C.逐步走向统一 D.分封制被废除
11.在下图《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部分)中“东周分两段”,“两段”指的是( )
A.南周、北周 B.西周、东周 C.春秋、战国 D.夏、商
12.下图为战国铜壶及其刻有水陆攻战场景的图案。该铜壶图案描绘的内容可印证战国时期( )
A.社会正礼崩乐坏 B.兼并战争规模宏大
C.铁器牛耕的进步 D.秦王嬴政一统天下
二、综合题 (共36分)
13.历史分期是历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旨在揭示历史过程中不同时期或阶段之间质的差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人类的早期文明,在这一阶段,神明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均受到神意的桎梏并以神为中心来看待世界,而没有超出这一局限。所谓人类的轴心文明,指在思想和观念上超越了神明的束缚、建立起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世界观的文明。这类文明所建立的原创性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历史与文化形态。在轴心文明之后,鲜有原创性的文化体系出现,大一统的帝国此时开始形成,大体上可以说是古代帝国兴盛的阶段。
——摘编自黄洋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世界各个区域的文明经过早期发展之后,形成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中国、印度、希腊,人类文明进入“轴心时代”。
——(德国)卡尔·雅斯贝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根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分期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4分)
任选材料二的一个文明中心,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被列为“轴心时代”文明中心的依据。(4分)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一种历史分期的标准。(4分)
14.(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上,中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是从秦朝开始的。秦朝开创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挥军一统】
材料一 从公元前230年前,秦国只用了约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一个统一的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
【定国建制】
材料二
材料三
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是谁完成了统一伟业?“统一的帝国”是哪一帝国?(4分)
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方便掌握知识而制作的一张示意图。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4分)
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两项措施?分别说说其意义。秦王朝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三 图四
材料二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他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指出图三A处和图四B处分别发生的重大改革,概括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4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归纳其效果。(4分)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启示。 (4分)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A
6.D
7.C
8.B
9.B
10.C
11.C
12.B
13.(1)主要特征:早期文明:神权统治时期;轴心文明:以人为中心;帝国时代:大一统。
(2)阐述:希腊:民主政治盛行;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追求人性;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印度: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兴起;后来向外传播,深刻影响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中国:社会转型;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灿烂;是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3)标准:文明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任写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14.(1)公元前221年。嬴政(秦始皇)。秦朝。
(2)①御史大夫;②郡(守)。
(3)左图反映了统一货币。意义: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便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右图反映了统一文字。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还下令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答出两点即可)
15.(1)改革:图三A处为管仲改革;图四B处为商鞅变法。共同作用:都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实力;推动了社会变革;使国家走向富强。
(2)有利条件:借鉴东方各国已有的改革经验。效果:秦国富强起来;创建新制度成效显著,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3)认识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经验;改革需有坚定决心和策略,克服阻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