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随堂练习(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历史随堂练习(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1 23: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历史随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
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提示“尼罗河流域”“埃及符号”,符合提示的是金字塔,故选B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它也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美元 B.英镑
C.欧元 D.埃及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货币图案中的狮身人面像,判断是埃及货币,所以是埃及镑。
3.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大河文明,金字塔向世界展示了她曾经的辉煌。创造这一古老文明的国度是
A.埃及 B.印度 C.希腊 D.土耳其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出现“尼罗河”“金字塔”的信息,据此推断是埃及。故选A
4.神秘宏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发源于哪一大河流域?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亚马逊河流域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发源的河流流域的掌握情况。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故选A
5.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
A.印度河 B.黄河
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D.尼罗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黄河位于亚洲东部,尼罗河位于非洲。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位于亚洲西部。故孕育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选C
6.《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河流域判断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选B
7.观察下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千零一夜》的内容
C.《古兰经》的内容 D.《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汉谟拉比法典的图片推断出法典名称。
8.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A.《汉谟拉比法典》 B.《论法的精神》
C.《宅地法》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题干信息中提到人物的身份是古巴比伦王,也就是法典颁布者汉谟拉比,故文献为《汉谟拉比法典》。
9.《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可以认识到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的。故选C
10.既比较全面地反遇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又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大权宣言》 B.汉谟拉比法典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题干中提到法典的颁布国家是古巴比伦时以及法典的地位,判断此法典为《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
11.下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出现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对应的文明古国,是古印度。选C
1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商人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的四大阶级的所属人群,商人是第三等级,属吠舍。故选C
13.宁宁编写了一部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D.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考查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在种姓制度中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为平民类向国家纳税,有一点人身自由,第四等级没有权利。所以选项C首陀罗任官吏是错误的。
14.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阿拉伯数字 C.种姓制度 D.佛教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否定式选择。其中《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故选A
15.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示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故选A
16.大河流域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公元前3100年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巴比伦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古巴比伦出现在两河流域,古希腊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古印度出现在印度河流域,古埃及出现在尼罗河流域,根据古国出现的河流位置进行判断。故选D
17.下列光辉灿烂的上古文明,诞生在北非大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 B.佛教 C.阿拉伯数字 D.早期基督教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北非大河流域,此河流是尼罗河,以此推断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是金字塔。选A
18.尼罗河畔巍峨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这种建筑是用来作为
A.宗教寺庙 B.天文标记 C.法老陵墓 D.神坛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察金字塔的用途的,古代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法老的陵墓。故选C
19.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薄上写着:“不看_______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过中国。
A.金字塔 B.尼罗河 C.开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埃及的文明成就,选A
20.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出现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逆向思维的试题。在所示信息中找错误。本题涉及的内容是有关古代埃及文明的,在信息中人物伯利克里是雅典人物,故是错误的。选B
21.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古巴比伦的地理方位,故选B
22.公元前3500年后,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的居民是
A.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腓尼基人 D.印度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两河流域文明的是苏美尔人。选B
23.1901年,法国探险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迹中发现的黑色玄武岩圆柱上,刻着一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A.《渣士丁尼法典》 B.《民法典》
C.《摩奴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指出在两河流域发现的法律条文,应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故选D
24.“An eye for an 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可以判断给法典为《汉谟拉比法典》,进而考虑该法典诞生的地点是在古巴比伦。选B
25.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③《天方夜谭》 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包括法典和文字,此题有一点的综合性。
26.根据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最高一级的种姓是
A.刹帝利 B.吠舍 C.首陀罗 D.婆罗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的内容,第一等级为婆罗门。选D
27.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国王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是属于第二等级,为刹帝利。
28.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的相同点。古代中国文明产生于长江黄河流域、古代印度文明产生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文明都诞生于大河流域。故选D
29.下列标题,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河流域文明的掌握情况。属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的文明为ACD,B为雅典文明,是海洋文明。选B
二、判断题
30.判断题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此判断题是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地位的识记能力。此结论正确
三、填空题
31.填图:下图遗址的名称是___________。
【答案】金字塔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根据图片回答问题,此题要求学生对教材中重要的图片有记忆。此图为埃及金字塔。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
(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的是______________
(3)1953年周恩来出访印度时提出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种姓制度
(2)佛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小型的综合题,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有关印度的历史事件。考查学生对印度历史的宏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