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12月教学质量监测卷
初三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表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概况: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发源地
文字
建筑
北非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印度文字
那烂陀寺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长城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地区
腓尼基字母
帕特农神庙
A.濒临大河、农耕为主
B.宗教主导、相互交融
C.文字多样、交流频繁
D.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2.美国学者罗伯特在《西方文明史》中指出:“(庄园)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
他们要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
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该材料
实际上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
A.工商业发展繁荣
B.政治上分裂割据的局面
.C.反对以神为中心
D.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进步
3.何勤华在《外国法制史》中指出:12世纪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
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
马法复兴”。由此可知,这一热潮兴起的根源在于()
A.文艺复兴的发展
B.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C.完善法律的需求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钱乘旦教授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百余
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革命成果遭严重破坏
B.宪政体制有待完善
C.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
D.政治机构形同虚设
5.19世纪初,某法律文件肯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等原则,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该文件是()
A.《十二铜表法》
B.《独立宜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6.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小约瑟夫·奈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指出
“木头是深层原因,干柴和纸张是中层原因,划火柴是突发原因”。其中“木头”
指的是()
A.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建立
D,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7.孙中山说:“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大希望”是指
初三历史
共4页
第1页
十月革命(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宜告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8.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
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
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帝国主义时代',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
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这一观点()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
C.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D,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
9.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同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
的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
时()
A.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
B.
法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
D.
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
10.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1949年:中
190年·《中
953年:井始实行第
华人民共和
发好网显
19644:中
1972年:中美《联
个年计:和中
公抓》发表:中
助条约》荟订
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摄峰雀功
日正代定表
1949年:经五会
1967:
:北的成立
共网
年约成立
因荣被立
主义因第
成立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世界发展从分散到整体
C.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方向
·D.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
二、非选择题(11题11分,12题9分,13题10分,共30分)
11.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
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哥伦布远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欧洲,欧洲人从中看到了新商机和新的
希望。自哥伦布之后…东西半球联系到一起,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一一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哥伦布航海时的多桅帆船
材料二从1514年到1866年总计36106次航行中,大约有2133万名非洲奴隶
从非洲上,大约有1066.5万人活着抵达,将近1000万名奴隶在运输过程中死
亡。
—摘编自龚刃韧《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废除及其原因》
初三历史
共4页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