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阅读理解、赏析 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题;共2分)
(2024·揭阳真题)前段时间,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各大平台火爆出圈,引发热议:
新闻评论一:《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手法,讲述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偶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短剧虽短,却暗藏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的主脉络,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更让文化保护传承与追索烙印在心坎里;每一帧镜头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展示,无不凝聚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 情怀。
(摘编自大江网)
新闻评论二:这群年轻人投入半年时间,只为拍摄一部可以免费观看的小短剧,在流量总为利益谋的当下,如此热忱显得格外动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知音无限、共鸣无限,其实也证明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流淌着的是最深沉的文化自觉的基因、家国情怀的血脉。
(摘编自《文汇报》)
1.(1分)下面拟写的标题中,最能统领两则新闻评论的一项是( )
A.《逃出大英博物馆》:激荡深沉的爱国情怀
B.《逃出大英博物馆》:流失文物为何归家路漫漫
C.《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D.《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流量之花开在文化价值深处
2.(1分)《逃出大英博物馆》给予文物生命,让流落在外的文物得以发出归家的呼唤。请你仿照划线句子,从下列表达漂泊之感或思乡之情的意象中,任选一个进行仿写,帮助这些漂泊在外的文物表达心声。
备选意象:蓬草、雁、夕阳、杨柳、笛声
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流离在外的文物啊, 就像漂泊无依的小舟,他们渴望在故乡的港湾中停靠,吹一吹那温柔的晚风。流离在外的文物啊, 。
二、名著导读(共1题;共4分)
3.(4分)(2024·广州模拟)【名著阅读】
(1)(2分)阅读归纳。请根据阅读积累,把表格补充完整。
《艾青诗选》研学任务表
创作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 1978 年以后
代表作品 《我爱这土地》 ①______________
名句摘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
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把握意象 ②______________ 鱼化石
分析特色 采用自由、近乎散文化的诗行 结构整齐,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诵读诗歌
体会情感 读这名句,应该用③____________
的语调,因为我能体会到诗人对祖
国深深的热爱。 读这名句,应该用激昂的语调,我
能体会到诗人④______
(2)(2分)阅读鉴赏。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即便是次要人物的设置,都奥妙无穷。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主题,具体说说你对此的思考与理解。
A《儒林外史》中“马二”马秀才的设置之妙
B《骆驼祥子》中老马这个人物的设置之妙
C《简·爱》中舅妈里德太太的设置之妙
三、语段阅读(共1题;共9分)
4.(2024·深圳真题)(9分)
通 知各位同学:为了感受春满人间的自然之美,博学班计划于4月7日在仙湖植物园开展“寻深圳之春——仙湖植物园春日游”活动。请准时参加。博学班班委会4月5日
【活动一:唱春歌】
上春山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
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
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
一江春水绿如蓝
春色闹人不得眠
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
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
春风得意正少年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
我①zǎn了一年万千思念
……
山上儿童放纸鸢
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
东风②fú人面落花作簪曲
踏遍春山不思还
………
(有删改)
(1)(6分)请根据语境写出汉字。
①zǎn ②fú ;
(2)(3分)以下是同学们对这首歌词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歌词感情基调欢快明朗,渲染了欢乐活泼的氛围,表达了对春日的喜爱和赞美。
B.歌词具有音乐美,押“an”韵,朗朗上口. 传达了愉悦的情绪。
C.歌词中“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春日图景。
D.歌词包含了民俗元素,如三月三踏春,并化用了许多诗词,有古典韵味。
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5分)
(2024·广州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甲】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十七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此并早迷而晚将也。世人婚冠末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①,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有删改)
[注]①因循面墙:沿袭保守,疲沓不振作,不学习。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非学无以广才/卿今者才略
B.及鲁肃过寻阳/可以无大过矣
C.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
D.世人婚冠未学/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4分)下列对【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B.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C.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D.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7.(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8.(4分)三个文段都写了劝学,其中所体现的对学习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请结合三个文段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2题;共8分)
(2024·广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4分)歌行和律诗是两种不同的诗歌体裁,这首诗的体裁是哪一种
10.(4分)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六、现代文阅读(共8题;共32分)
(2024·广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
沙粒给云雀的信:
亲爱的云雀,我在给你写信。你收到的信多吗 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信。因为我是沙粒,是万度苏沙漠成千上万石英质小颗粒中的一粒,如果有人给我写信,他不知道写给谁,沙粒太多了。
自从我打算给别人写信,我想过许多收信人,比如茴香、小红马,想来想去,我想还是给你写封信,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对吗
亲爱的云雀,我听说你还有一个名字叫蒙古百灵,你为什么有两个名字 我就叫沙粒。成千上万的沙粒都叫沙粒。说到这里我有一些苦恼,因为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我拿不准你想不想认识一颗沙粒,但我还是想介绍一下自己。如果你用一只蚂蚁的眼睛来看我,就像看到一个淡黄色的冰块。透明,有香味。那是沙粒才能闻到的香味。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浆果里,蔓越橘比醋栗要甜。这方面你可能比我知道的多。我告诉你这些,是想和你成为朋友。如果想和别人成为朋友,需要送什么礼物呢 你知道,我是一颗沙粒,什么都没有。不结果实,也不会像柳叶那样在风中摇摆。我想开粉色的花朵,这朵花有三个花瓣我就知足了。
我的伙伴说,如果想成为别人的朋友,要懂得好多事。可是我一直待在沙漠里,什么都不知道。有一天,一只比蚂蚁还要小的昆虫,费了很大力气爬上我的头顶,它说,哇,我登上了山顶。这很可笑,但我也感到骄傲,终于有人认为我是一座山了。
我和我的伙伴们白天夜晚都躺在旷野里。当然我们会感觉有些硌,这么多坚硬的沙粒堆在一起肯定硌得慌,但我们不会彼此埋怨。我喜欢观察伙伴,透过它玻璃似的身体看到它身边还有无尽的沙粒,仿佛置身迷宫里面。下雨的时候,雨洒在沙粒上声音清脆,我们被雨水洗干净,像一粒粒宝石。
云雀,你在听我说吗 我希望你对我说的有兴趣。我猜想你从来没有听过沙粒对你说话。你会飞,有机会和花朵交朋友。毕竟能见到花朵,谁在意沙粒呢 说到这里,我有一点伤心,但我们沙粒没有眼泪。
我期待你的回信,可是你回信要写谁收呢 或许你可以这样写:万度苏沙漠给我写信的那粒沙子收。希望我能收到。
亲爱的云雀,我身边的伙伴提醒我,想和别人交朋友,先要赞美。你想得到什么样的赞美 请来信告诉我。你从天空飞过去的时候,我听到了你的歌唱,虽然只听到一个音,但这已经足够。你喉咙里像流淌着泉水,像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你唱着歌飞走了,你把一句歌词留在一公里的路上,真了不起,可惜我只听到一个音节。
亲爱的云雀,当一颗沙粒就要永久沉默,如果沙粒会说话,会歌唱,沙漠就太喧嚣了。所以上天让歌唱者飞翔,让固守者沉默。但愿你能读完我的信。在全世界的沙粒里,可能我是第一个给你写信的。想到这一点,我高兴得想蹦起来。
亲爱的云雀,祝你快乐地飞翔,快乐地歌唱,祝你两只爪子干干净净。我不知道给朋友写信用哪些词会让对方高兴,你来信多告诉我一些美妙的词汇吧。
给你写信的那颗沙粒。
云雀给沙粒的复信:
亲爱的沙粒,我收到了你的来信。别担心我认不出你。七月份,我从小兴安岭飞往狼居胥山脉,路过了你们那个地方。当时我心里想,这里多么庄严,金色的沙漠有柔美的曲线,这里没有其他东西,全都是洁净的沙子。你想想看,如果你的身旁长着灌木,树下一定会有松鼠、花栗鼠甚至黑熊,臭气熏天。从天空上瞭望,树木遮蔽了地表,看不清蚂蚁、野蜜蜂,更看不清沙粒。
亲爱的沙粒,在我写下上面这些字的时候,我正飞向葱岭。我去做什么 不做什么,所有的地方只是经过之地。我们鸟类并没有目的地,我们飞翔就像你们静静待在沙漠里。飞翔的时候,如果你盯着天上的星星看,如同静静地躺在夜空里,感觉不到自己飞翔。
下面我解答你的疑惑。我是云雀,又叫蒙古百灵,还叫沙百灵。叫什么都无所谓,再送我一百个名字我还是我。我头顶的羽毛栗红色,两只眼睛有棕白色的眉纹,喙土黄色,爪子肉色。这就是我。对你来说,我长得可能太复杂了。没办法,美总是很复杂的。
亲爱的沙粒,你提到了赞美,这里面充满奥妙。如果你想让对方高兴又不违背真实,要学会写诗。比如你说“蒙古百灵是会唱歌的风”,我听了会高兴,这就是赞美。我收到的赞美太少了,远远不够,万物不具备赞美我的才华,我只好自己赞美自己:“云雀,星星融化,也没有你的歌声清脆。”听到这个,我眼睛有一点点湿润。
实际生活中,我经常受冻挨饿,还要忍受干渴。我要去葱岭,但不知道去那里做什么。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可能没什么条理。因为我一边写信,一边飞行,还要提防头顶出现天敌。好了,不说了,我要飞进一片湿润的树林里,去那里捉肥而白的昆虫,捉不到昆虫就吃浆果,然后歌唱。
爱你的云雀,于高加索的黑松林上空。
(节选自鲍尔吉·原野《万物亲近》,有删改)
11.(4分)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由沙粒的去信和云雀的回信两部分构成,情感表达真切自然。
B.本文分别从沙粒和云雀的视角表达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感受。
C.本文中沙粒和云雀对待名字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者的性格差异。
D.本文以书面语为主,语言典雅严谨,含蓄深沉,令读者回味无穷。
12.(4分)你会选沙粒和云雀中哪一个交朋友 请结合它的形象特点说说理由。
13.(4分)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你喉咙里像流淌着泉水,像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当时我心里想,这里多么庄严,金色的沙漠有柔美的曲线,这里没有其他东西,全都是洁净的沙子。(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14.(4分)请从以下两个标题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①《让我们成为朋友》 ②《飞翔的歌唱者和沉默的固守者》
(2024·从化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山中避雨
丰子恺
①前天同两个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向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阶摸得不大准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有改动)
15.(4分)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山中遇雨、避雨借琴、拉琴和唱、惜别青年,卒章显志。
B.第④段中阿庆和大汉教“我”拉奏胡琴的事是倒叙,解释了“我”会拉胡琴的原因。
C.本文将胡琴和钢琴、小提琴进行比较,意在突出胡琴制造简易、价格低廉的优势。
D.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女孩唱歌“我”拉琴、三家村青年齐唱的场景美如一幅画。
16.(4分)避雨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4分)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加点词和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①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从修辞的角度)
18.(4分)有人评价丰子恺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叙写了哪些情味。
七、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9.(2024·从化真题)(50分)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真幸运,能成为你(您)的 ”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你”和“您”任选其一,然后在题目横线处处填上的词语,补充题目。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④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
【答案】1.D
2.就像空中飘飞的蓬草,他们期待能闻一闻故乡的花香,哪怕轻轻地感受故乡的晚风一阵一阵吹拂过来也好
【解析】(1)本题考查拟定新闻评论标题。新闻评论标题是能够概括内容的简短文字,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标题的拟写要善于抓住导语部分的表述,并进行概括这句话。
(2)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
1.新闻评论一强调《逃出大英博物馆》每一帧镜头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展示,无不凝聚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新闻评论二强调《逃出大英博物馆》证明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流淌着的是最深沉的文化自觉的基因、家国情怀的血脉。
都是强调文化的意义,选D
故答案为:D
2.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如字数、句式、修辞手法、主题等。语言合理即可。格式是:就像......,他们......,哪怕......。注意句中有修辞手法。如:就像树上飘荡的柳枝,他们渴望能摸一摸故乡的泥土,哪怕是细细地聆听故乡的蝉鸣一声一声回荡过来也好。或者:就像空中飘飞的蓬草,他们期待能闻一闻故乡的花香,哪怕轻轻地感受故乡的晚风一阵一阵吹拂过来也好。
故答案为:就像空中飘飞的蓬草,他们期待能闻一闻故乡的花香,哪怕轻轻地感受故乡的晚风一阵一阵吹拂过来也好
3.【答案】(1)《鱼化石》;土地;低沉/低沉/忧郁;示例 1:对革命的崇高热情。 示例 2:愿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2)答案示例 1: 《儒林外史》中的马二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治学认真,为人古道热肠。他资助匡超人,对其所作的“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的举业宣传,深深影响了匡超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与追求名利成为弄虚作假的科场骗子、装腔作势没有足够儒学涵养的匡超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批判科举制度的主题。 示例 2: 《骆驼祥子》中的老马一辈子勤劳要强,最后却无法拯救自己和小孙子。他的悲剧命运仿佛就是样子命运的预演或映照,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主题。在样子四处找小福子时,老马提示小福子可能的去向,老马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示例 3: 《简·爱》中的舅妈,自私刻薄,总是偏袒自己儿子。因为憎恶舅妈的恶行,简·爱勤奋学习并寻求机会逃离,简·爱的反抗精神因此萌芽。舅妈这一角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有助于主要人物的塑造。舅妈临终前终于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人在世的真相,也再次使故事情节有了转折。
【解析】(1)①《鱼化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78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
②作者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构成了作者诗歌的中心意象。这里的“土地”,不再单纯是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象”。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挟着这份感情,用忧郁的目光扫视周围时,寂寞、贫困的旷野的载体——土地便进如作者的脑海。
③ 《我爱这土地》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全诗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感情特色,这种“忧郁”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爱得深沉的内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难,因而格外动人。
④《鱼化石》最后两节诗人认为要想不成为化石就要运动,即“活着就要斗争”,可以看出对革命的热情。
(2)结合人物具体情节分析即可。
A 马二先生是八股科举考试的虔诚信徒,他对匡超人说:“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事进了学,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自身也不得受苦。古语道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别人做举业,也许并不纯正。或者是拿这个来做敲门砖,或者是用它来做幌子,全不把它当回事。而马二先生却干得极其认真,一点也不马虎。他在文翰楼做选家,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遍,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才为有益。马二先生是八股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这还不够,最可悲的是,他是那么真诚执著地引导别人走自己已经实践证明走不通的老路。这是对他尖锐的讽刺。
B 老马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他的悲惨遭遇正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祥子第一次遇见他是在一个雪夜,五十五岁的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儿一起拉车,他们又饿又冷,进了茶馆后老马立即晕倒在地。很多人见状都出手相救,祥子也是其中之一。只有祥子对老马最好,平时自己都不忍心花钱,这次却买了包子给老马吃,老马很感激他。祥子看到老马,心中也不禁感叹:“”我还年轻,只会拼命拉车,等我老了,也许也会像这样了罢!”这是老马第一次出场。
老马第二次出场,那次祥子与老马在路上偶遇,说起来他们都记得对方,只是样貌都变了许多。老马变得更老、更瘦削了。老马和祥子叙述着这半年来发生的变故——老马的孙子小马儿已经因病逝世了,没有小马儿的帮助,老马也拉不动车了,所以他只能摆个摊卖茶和烧饼了。
C 里德太太是简·爱的舅妈和养母。她蛮横、无理,且歧视、憎恶简·爱,偏袒自己的孩子约翰·里德、伊莉莎·里德和乔治安娜·里德。简·爱也憎恶里德太太,萌生了反抗意识。里德太太在被简·爱顶撞之后将简·爱送到了寄宿制的洛伍德学校。里德太太在唯一的儿子约翰·里德死后受到重大打击,在召回了早已有工作的简·爱,告诉了简·爱其实她有个想要收养她的有钱舅舅约翰·爱,推动了情节发展。
故答案为:(1)①《鱼化石》;
②土地;
③低沉/低沉/忧郁;
④示例 1:对革命的崇高热情。 示例 2:愿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2)示例 1: 《儒林外史》中的马二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治学认真,为人古道热肠。他资助匡超人,对其所作的“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的举业宣传,深深影响了匡超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与追求名利成为弄虚作假的科场骗子、装腔作势没有足够儒学涵养的匡超人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批判科举制度的主题。
示例 2: 《骆驼祥子》中的老马一辈子勤劳要强,最后却无法拯救自己和小孙子。他的悲剧命运仿佛就是样子命运的预演或映照,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主题。在样子四处找小福子时,老马提示小福子可能的去向,老马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示例 3: 《简·爱》中的舅妈,自私刻薄,总是偏袒自己儿子。因为憎恶舅妈的恶行,简·爱勤奋学习并寻求机会逃离,简·爱的反抗精神因此萌芽。舅妈这一角色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有助于主要人物的塑造。舅妈临终前终于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人在世的真相,也再次使故事情节有了转折。
(1)本题考查现代诗歌内容理解。读懂现代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在诗歌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意象的特征及表现出的情感等,理解作者朗读基调,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次要人物作用。读懂名著内容,掌握名著大意。掌握人物具体形象特点及情节。分析人物作用即可。次要人物作用是见证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主人公形象特点、突显主题等。
4.【答案】(1)攒;拂
(2)C
【解析】(1)攒( zǎn ):积累;积蓄。拂( fú ):轻轻掠过。
(2)ABD.正确。
C.“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一句用一个“唤”字赋予"春雨”以人的动作,所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春日图景。选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的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1 ) 攒 ; 拂 (2)C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2)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与诗人的经历,从诗歌主旨的角度把握。
【答案】5.A
6.C
7.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②这都是从小学习到手仍不厌倦。
8.三个文段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倡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体现了学习的终身性。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丙】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确实需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不会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然而,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仍然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曹操、袁遗,到老年时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都是年轻时勤奋学习直到老年也不厌倦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却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糊涂而晚年觉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于是一天天混日子,就像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这也太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要好。
5.A.句意: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才:才干/才干。
B.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过:经过/过错。
C.句意: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更:重新/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D.句意: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冠:成年/帽子。
故答案为:A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为: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二十以外”表示时间,后面断开,“所诵经书”是主语,“一月”是时间状语,后面断开,“便至荒芜矣”是结果。
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①重点词语有:辞,推辞;以,用。②重点词语有:皆,都;少,从小;至,到;倦,厌倦。
故答案为: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②这都是从小学习到手仍不厌倦。
8.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三个文段都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甲】文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强调了学习对于增长才干和成就学业的必要性。同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则警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强调要抓紧时间学习。【乙】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也是基于他当权掌事的身份和需要,说明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丙】文则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人通过学习取得成就的例子,说明学习不分早晚,但都应尽早开始,并持续努力。三者都提倡积极的学习态度。如【甲】文中的“静”与“志”,即要求学习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的志向;【乙】文中孙权鼓励吕蒙广泛涉猎,增长见识;【丙】文则强调早教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无论早晚都应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甲】文虽未直接说明,但隐含了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升自己;【乙】文提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即广泛阅读以增长见识;【丙】文则通过具体的学习经历来展示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三个文段都体现了学习的终身性。如【甲】文中的“非志无以成学”强调了坚定志向对于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乙】文中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并在后续取得显著进步,说明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丙】文则通过列举不同年龄段的人通过学习取得成就的例子,以及“老而弥笃”的表述,强调了学习不分年龄、应终身进行的观点。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三个文段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倡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并体现了学习的终身性。
【答案】9.这首诗的体裁是歌行。歌行的特点是句式灵活,篇幅可长可短,且一般押韵较为自由;律诗在格律、对仗、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而此诗不符合律诗的特征。
1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诗运用了细节描写。“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一处精妙的细节,在纷纷暮雪的大背景下,狂风劲吹,而红旗却被冻住不能飘扬。“冻不翻”这个细节生动地描绘出了天气的奇寒,红旗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仿佛被冻住,一动也不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侧面烘托出边地的寒冷气候,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塞外环境的恶劣。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9.本题考查诗歌体裁。这首诗的体裁是歌行体。歌行体的主要特点有:篇幅可长可短,句式灵活,多以七言为主,也有杂言;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通常以叙事为主,同时也会有写景、抒情等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篇幅较长,句式较为灵活,以七言为主,也有三言、五言等杂言句式;用韵也比较自由,多次换韵;诗歌以送别为主题,既有对雪景的描写,又有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而律诗在篇幅、句式、用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律诗每首限定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句式要求严格,通常每句的字数、平仄、对仗等都有明确规定;用韵也较为严格,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一韵到底。
故答案为:这首诗的体裁是歌行。歌行的特点是句式灵活,篇幅可长可短,且一般押韵较为自由;律诗在格律、对仗、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而此诗不符合律诗的特征。
10.本题考查诗句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诗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看,极具表现力。首先,“纷纷暮雪”描绘了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纷纷”二字生动地表现出雪下得又密又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苍茫、寒冷的氛围。同时,“暮”字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其次,“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一细节更是精妙。“风掣”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强劲有力,仿佛风在用力拉扯着红旗。而“冻不翻”则描绘出红旗被冻住,无法飘动的状态。一方面,通过红旗被冻住这一细节,侧面烘托出天气的严寒,寒冷到连红旗都被冻得无法飘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边塞的极度寒冷。另一方面,在一片白雪茫茫之中,静止不动的红旗格外醒目,它成为了画面中的一个焦点,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又象征着将士们的坚守和不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这句诗通过对暮雪和红旗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寒冷与艰苦,以及将士们的顽强精神。
故答案为:“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诗运用了细节描写。“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一处精妙的细节,在纷纷暮雪的大背景下,狂风劲吹,而红旗却被冻住不能飘扬。“冻不翻”这个细节生动地描绘出了天气的奇寒,红旗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仿佛被冻住,一动也不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侧面烘托出边地的寒冷气候,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塞外环境的恶劣。
【答案】11.D
12.示例一:我会选沙粒交朋友。沙粒虽然只是万度苏沙漠中普通的一粒,但它真诚善良,渴望友谊,主动给云雀写信表达交友愿望;它有好奇心,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如想知道蔓越橘和醋栗哪个更甜等;它懂得自我反思,为没有自己的名字而苦恼,为不知送什么礼物给朋友而思考;它容易满足,想开一朵有三个花瓣的粉色花朵就知足了;它乐观,即使被人忽视也不抱怨,如认为被小昆虫当作山很骄傲。
示例二:我会选云雀交朋友。云雀勇敢自由,没有目的地却一直在飞翔,享受自由的状态;它真实坦诚,在回信中分享自己受冻挨饿、干渴以及不知道去葱岭做什么的生活状态;它有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如认为自己美且复杂;它懂得赞美,能给沙粒关于赞美的建议。
13.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雀的歌声比作流淌的泉水和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歌声的清脆悦耳,表达了沙粒对云雀歌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云雀的心理活动,描写了它眼中金色沙漠的庄严和柔美曲线以及沙漠的洁净,表现了云雀对沙漠的独特感受,从侧面反映出云雀善于发现美的特点。
14.示例一:选择《让我们成为朋友》。理由: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沙粒给云雀写信的目的,即渴望与云雀成为朋友,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对友谊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标题简洁明了,富有亲和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示例二:选择《飞翔的歌唱者和沉默的固守者》。理由:这个标题概括了云雀和沙粒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特点,云雀会飞翔会歌唱,而沙粒固守在沙漠中沉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引发读者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思考;标题富有诗意和哲理性,使文章更具深度。
【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1.ABC.正确。
D.不正确。本文语言并非典雅严谨、含蓄深沉,而是比较质朴自然,充满童趣。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真诚质朴:沙粒真诚地渴望与云雀成为朋友,它在信中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从自己没有独特的名字的苦恼,到像淡黄色冰块一样的外形,再到自己对蔓越橘和醋栗的认知,甚至包括被小昆虫当作山顶的趣事。这种真诚让人感到温暖,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它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坦然地面对自己只是众多沙粒中普通一员的事实。善于发现美好:沙粒虽然身处沙漠,看似单调乏味的环境中,但它依然能发现身边的美好。它能闻到只有沙粒才能闻到的香味,能感受到雨洒在沙粒上清脆的声音,被雨水洗干净后像一粒粒宝石。它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找到闪光点,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感染身边的人,让人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美好。谦逊好学:沙粒知道自己懂得很少,一直待在沙漠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但它并不因此而自卑,反而渴望学习,希望通过了解更多的事情来成为别人的朋友。它向云雀请教送什么礼物给朋友,还希望云雀能告诉它一些美妙的词汇,这种谦逊好学的态度让人敬佩。与这样的朋友相处,可以不断激励自己进步,共同成长。坚守自我:沙粒和众多伙伴一起躺在旷野里,虽然会感觉有些硌,但它们不会彼此埋怨。沙粒不会羡慕其他生物的生活,即使知道自己不能结果实,也不会像柳叶那样在风中摇摆,但它依然坚守自己作为沙粒的本分。这种坚守自我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尤为可贵,它能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会选沙粒交朋友。沙粒虽然只是万度苏沙漠中普通的一粒,但它真诚善良,渴望友谊,主动给云雀写信表达交友愿望;它有好奇心,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如想知道蔓越橘和醋栗哪个更甜等;它懂得自我反思,为没有自己的名字而苦恼,为不知送什么礼物给朋友而思考;它容易满足,想开一朵有三个花瓣的粉色花朵就知足了;它乐观,即使被人忽视也不抱怨,如认为被小昆虫当作山很骄傲。
示例二:我会选云雀交朋友。云雀勇敢自由,没有目的地却一直在飞翔,享受自由的状态;它真实坦诚,在回信中分享自己受冻挨饿、干渴以及不知道去葱岭做什么的生活状态;它有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如认为自己美且复杂;它懂得赞美,能给沙粒关于赞美的建议。
1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雀的喉咙比作流淌着泉水和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歌声的清澈、灵动和美妙,表达了沙粒对云雀歌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②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通过对沙漠的庄严、金色以及柔美的曲线和洁净的沙子的描写,展现出沙漠独特的美丽和纯净。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云雀对这片沙漠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云雀在飞翔过程中对不同景色的观察和感悟。这种描写为后文云雀与沙粒的交流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故答案为: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雀的歌声比作流淌的泉水和月光敲打冰湖的窗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歌声的清脆悦耳,表达了沙粒对云雀歌声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通过云雀的心理活动,描写了它眼中金色沙漠的庄严和柔美曲线以及沙漠的洁净,表现了云雀对沙漠的独特感受,从侧面反映出云雀善于发现美的特点。
14.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选择标题《让我们成为朋友》理由:内容贴合度高:文章主要围绕沙粒给云雀写信以及云雀的回信展开,整个过程都在表达沙粒渴望与云雀成为朋友的愿望,从沙粒一开始思考给云雀写信到介绍自己、分享秘密、期待赞美等,都是为了与云雀建立友谊,这个标题能很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明确:突出了文章温暖的情感基调,展现了沙粒积极主动寻求友谊的真诚,以及对友谊的向往和期待,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具有吸引力:“让我们成为朋友”这个标题简洁明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号召力,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想要了解沙粒和云雀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选择标题《飞翔的歌唱者和沉默的固守者》理由:紧扣文章主题:文中提到“上天让歌唱者飞翔,让固守者沉默”,沙粒作为沉默的固守者,一直待在沙漠里;云雀作为飞翔的歌唱者,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并歌唱。这个标题准确地抓住了沙粒和云雀的不同特点,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富有深意:标题富有哲理性,引发读者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思考。飞翔的歌唱者代表着自由、灵动和活力,沉默的固守者代表着坚守、沉稳和内敛,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语言凝练:这个标题语言简洁凝练,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艺术性,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答案为:示例一:选择《让我们成为朋友》。理由:这个标题直接点明了沙粒给云雀写信的目的,即渴望与云雀成为朋友,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对友谊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标题简洁明了,富有亲和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示例二:选择《飞翔的歌唱者和沉默的固守者》。理由:这个标题概括了云雀和沙粒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特点,云雀会飞翔会歌唱,而沙粒固守在沙漠中沉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能引发读者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思考;标题富有诗意和哲理性,使文章更具深度。
【答案】15.B
16.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②因阻雨而感受到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③借来胡琴,大家齐声合唱,尝到有生以来未曾尝到过的音乐的趣味;④因为“乐以教和”,“我”对三家村的青年产生了惜别之情。
17.①“闹”是“热闹”“喧嚣”(不安静)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②采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罗列了“剃头店”“裁缝店”“江北船上”“三家村”等日常生活场地,强调了胡琴处处可见,表明了作者希望音乐走向大众化。
18.①自然之趣:游山遇雨,体会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
②音乐之趣:“我”、女孩和三家村的青年们在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唱歌都是发自内心,是纯粹的音乐享受。
③人情之美:我们和三家村的青年们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齐声歌唱,配合默契,氛围和谐美好;雨后离开时,三家村青年送我们上车,表示惜别,“我”也有些依依,感情真挚。
④哲思之美:实证了“乐以教和”的古语,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产生了欣喜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概括情节,或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根据理解概括人物情感或是从中提取词语作答。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能力。文章的主题往往是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的折射,要有通篇考虑,从重点语段、语句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5.ACD.正确;
B.有误,阿庆和大汉教“我”《梅花三弄》是插叙。
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人物情感分析。结合“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分析,游山遇雨觉得扫兴;结合“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分析,因阻雨而感受到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结合“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分析,借来胡琴,大家齐声合唱,尝到有生以来未曾尝到过的音乐的趣味;结合“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 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分析,因为“乐以教和”,“我”对三家村的青年产生了惜别之情。
故答案为: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②因阻雨而感受到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③借来胡琴,大家齐声合唱,尝到有生以来未曾尝到过的音乐的趣味;④因为“乐以教和”,“我”对三家村的青年产生了惜别之情。
1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①“闹”是“热闹”“喧嚣”,不安静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那种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②“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采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罗列了“剃头店“裁缝店”“江北船上”“三家村”,强调突出了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
故答案为:①“闹”是“热闹”“喧嚣”(不安静)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②采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罗列了“剃头店”“裁缝店”“江北船上”“三家村”等日常生活场地,强调了胡琴处处可见,表明了作者希望音乐走向大众化。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分析,自然之趣:游山遇雨,体会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结合“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分析,音乐之趣:“我”、女孩和三家村的青年们在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唱歌都是发自内心,是纯粹的音乐享受。结合“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分析,人情之美:“我们”和三家村的青年们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齐声歌唱,配合默契,氛围和谐美好;雨后离开时。三家村青年送“我们”上车,表示惜别,“我”也有些依依,感情真挚。结合“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 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分析,哲思之美:实证了“乐以教和”的古语,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产生了欣喜之情。
故答案为:①自然之趣:游山遇雨,体会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②音乐之趣:“我”、女孩和三家村的青年们在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唱歌都是发自内心,是纯粹的音乐享受。③人情之美:我们和三家村的青年们素不相识,却不约而同齐声歌唱,配合默契,氛围和谐美好;雨后离开时,三家村青年送我们上车,表示惜别,“我”也有些依依,感情真挚。④哲思之美:实证了“乐以教和”的古语,让“我”感受到音乐的教化作用,产生了欣喜之情。
19.【答案】例文
我真幸运,能成为你的影子
走近你,融入你,成为你的影子,我真幸运。
爱如美酒,原以为可借此销愁,谁知却愁上加愁;你如美酒,任凭他人品评艳羡,却始终保持着浓郁的醇香!——题记
初次走近你,是在课文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绵绵的愁绪,可当时我想,借词抒愁的人不在少数,便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是在电视剧中,才知道你满怀深情与忧愁地说,倘若亡妻还在,定当寻一桃花源源隐居,刹那间被你的愁情感染,被你的深情打动。
你出生于烜赫一时的满清贵族家庭,出身显赫,跃然王公之列;享尽荣宠,更是万人莫及。身为明珠嫡传长子,被视为明珠之掌上明珠。可显赫的出身并没有使你骄横纵容,没有使你被尘世的纷繁迷乱双眼,却使你横溢的才华得以尽情展示。你天资聪颖,少年英才,博通经史,工书擅画,二十二岁即考中进士,后为御前侍卫,前程似锦,令人艳羡。
只是这些,都消释不了你心中的忧愁。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在你现存的三百多首词中,“愁”用了九十次,“泪”用了六十三次,“恨”用了三十九次,其它如“断肠”、“伤心”、“惆怅”、“凄凉”等字句,更是比比皆是。
读你的词作多了,越发对你有更深的了解,可也越发感觉似乎有一种忧愁融入我的内心。这有限的字词怎能道尽你心中无限的哀愁?是什么让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如此愁闷?或许有三愁,让你沉溺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第一愁,莫过于与表妹雪梅的分离。雪梅冰清玉洁,才智过人,你们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私定终身,本是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怎奈封建的樊篱却偏偏容不下美丽的爱情之花。雪梅被送入皇宫,后吞金自杀,自此天人永隔,你痛不欲生!
第二愁,则是妻子的去世。你十九岁与卢氏成婚,性格相合,情感其笃,新婚美满,志趣相投,诗词唱和,琴棋互慰。原以为上天要抚平雪梅的伤痛,怎知给了你沉重的打击。随帝出巡,夫妻离别,虽依依难舍,日夜思念,但终有团圆之日。怎奈三年后卢氏病逝,夫妻永诀,阴阳相隔。你悲痛欲绝!
第三愁,是你身在宦海心却游离于世俗纷繁的矛盾。在世人眼中,你前程似锦,好不风光,但谁又知你心中的向往。字里行间,随处可见愁的身影,这是你真实的精神世界;绿水亭里,与贫寒知己把酒言欢,这是你的真情流露;桃花源中,与爱人长相厮守,这是你的真正梦想。而你的梦,终难圆。
读你的词,我融入了你似海的深愁,也难以自拔。
成为你,只能是一种奢望。我没有你的天才禀赋,没有的风流倜傥,没有你的才华横溢,没有你的勃郁诗情,没有你的多愁善感。没有你的风华绝代,我只能在此,对你抱以深深的景仰。
我也不想像你那样历尽沧桑与坎坷,遍经人间惆怅事,让人感慨与唏嘘。 我想成为你心中的那个“你”,不受世俗纷繁,尘世喧嚣的纷扰,与知己把酒言欢,与红颜常伴左右,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活出精彩人生。
“胸纳幽兰,神容略若”。纳兰容若,我愿在你这杯醇香的美酒中,一醉不复醒,沉静为你一片清影。
【解析】根据文意来理解,此文是要求写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甘为他人付出”或表达两人关系的亲密,赞美一种情感如“亲情”或“友情”这点上来立意,更可以从对某一事物的酷 爱表现自己的精神与灵魂溶化其中这一点来表现主旨。文题可填的词语很多,简单一点的如“儿子”“女儿”“朋友”“件侣”,含蓄有韵昧一点的有“绿叶”翎良睛”“影子,’.比如写“我真幸运,我能成为你的 影子气可以从“我”如何走“你”,融入“你”,成为“你”的影子这一方面来写,根据个人的经历和阅读积累,走近你,融入你,成为你”中的“你”具体起来。“你”,可以是一个现实中的人物,可以 是一个文学形象,可以是一处自然景物或景观,也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然后写出“走进你”、“融入你,’. “成为你的一部分即影子”的含义、原因和具体做法(即怎样“走进、融入、成为”“你,’)。“走进”, 是认识或了解之初,是“融入”的前提。“融入代是认识或了解的深入,也可以是“我”与“你”的心灵交流或对话,是“成为”的理由,也是“成为”的前奏。“成为”,可以是“已经成为”,也可以是“正在成为”,也可以是“要成为”或“希望成为”。总之,是“走进,融入”的结果。“走进你”“融入你” 是文章主体内容的基础,“成为你”是文章主体内容的升华。“走近你”“融入你”“成为你”这三点 应都写到,且体现出层次性。写好这篇作文,一方面要理解好题目,立意要尽可能深刻、高远,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格调;另一方面,要自信,充分调动素材积累和各种表现手段,凝神聚气,一气呵成。
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对特征的介绍或 说明,一般不要求我们去作形象的描绘,或者发表什么看法。无论是事物性的说明文还是事理性的说明文,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总是说明的核心,只有把握了说明对象 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事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