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学课件(36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学课件(36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4-11 20:13:33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1998年洪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抗洪斗争中,几百万军民英勇奋战、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他们为此伤痕累累,不惜用生命做木桩、用人墙来堵漏,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洪水无情人有情,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伤痕累累堵漏人墙生命木桩98 抗洪反思1998年中国特大洪灾
思考:32字方针(P42“探索”)涉及哪些方面?如何反映全流域治理观点的?涉及方面:地形、植被、水文、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环境。反映全流域治理观点:如上游---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减弱洪灾出现造成的危害;中下游----通过采取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加固堤坝、通河道等措施,加强分洪、泄洪能力,大大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矿产的角度,分析田纳西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诺克斯维尔市(1)位置美国东南部,中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2)地形山地丘陵丘陵冲积平原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3)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充沛,降水集中冬季和早春。诺克斯维尔市(4)田纳西河水系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秋少,冬春多,12月——次年4月中旬是河流的汛期;水量大;含沙量少;水能资源丰富。(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总结:地理位置:美国东南部
地形条件:
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冲积平原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充沛,降水集中冬季和早春。河流特征: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12月—次年4月中旬是河流的主汛期。矿产资源:金属和非金属矿均丰富达成学习目标 1过度垦殖滥伐森林经常性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贫穷落后 历史上,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但是因为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1933年,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开始综合开发治理落后地区。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治理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1)有利的自然条件:洪水泛滥成灾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和主要限制因素。(2)主要限制因素资源丰富面积广阔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丰富的水源流域内降水丰富,地形起伏,落差大煤炭、磷、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达成学习目标 2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开发水电,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完成了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梯级开发工程。阿巴拉契亚山脉 田纳西河的落差给流域地区带来什么影响?(1)什么是河流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有什么重要意义? 根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逐级降低的特点,分级建筑大坝,实现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梯级开发: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
能最大限度的控制洪水田纳西河干流的梯级水运海拔815米海拔635米海拔418米海拔302米(2)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什么?地势起伏大,落差大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3)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结果:
——防洪、发电、灌溉、治理水土流失等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田纳西河流域如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坡地栽培果树、蔬菜平原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山地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畜牧业水库发展渔业3、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 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什么?该流域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当地电力充足、廉价,适宜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部门。依据:化工、冶金、建材主要工业部门:4、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水库的修建流域环境改善带动促进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教育中心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带动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治理、开发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
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重视环境保护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核心以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发展高耗能工                   业,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达成学习目标 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启示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生态环境改善与资源利用合理田纳西启示录 流域的开发应从宏观把握整个流域的自然条件,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把改善生态环境始终作为重点工作,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资源利用合理了,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最终摆脱贫困。
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注重环保应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达成学习目标 4流域开发和治理的一般思维方法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制定流域开发规划和具体措施组织实施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理论指导事实依据探究 根据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与过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宜昌探究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流域范围:探究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气候: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探究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青藏高原云 贵 高 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地形: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探究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水运资源
农业资源、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淡水鱼资源、
矿产资源(有色金属、铁矿等)、旅游资源 水土流失、洪涝频发、水污染、历史文化悠久,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 不利因素:人文地理条件:探究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1、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
2、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
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
3、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
4、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的治理)
5、发展特色旅游业治理措施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1)~(2)题。(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A.不能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DC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1)~(2)题。(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微电子工业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B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位置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防洪,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利用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发展旅游业气候地形水文特征矿产资源退 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综合训练
1.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图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
2.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完成有关的问题。
材料: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近30年的真实写照。
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简述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
(3)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
参考答案
1.(1)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地形有较大起伏;降水多,且集中(2)水能资源丰富(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减轻洪涝灾害;获得充足电力;改善航运条件;旅游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
2.(1)自然地理条件:深居我国内陆,位于新疆南部,介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水资源短缺,由此引发了河流断流、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3)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治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堤防,减少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