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养培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9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皱纹(wén) 草坪(píng) 拄拐(zhǔ) 千丝万缕(lǚ)
B.缝隙(féng) 铁锹(qiāo) 拊掌(fǔ) 汹涌澎湃(pài)
C.熄灭(xī) 处士(chù) 绝弦(xián) 襟飘带舞(jīn)
D.谚语(yàn) 肆虐(nuè) 踵道(táng) 婆娑起舞(suō)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模糊 伶利 谚语 技高一筹 B.屹立 悬崖 错踪 念念有词
C.斗蓬 检阅 千燥 自作自受 D.拥戴 丝弦 隆重 忘乎所以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破琴绝弦 千山鸟飞绝 B.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来就菊花
C.无穷无尽 欲穷千里目 D.好书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2分)
A.行头 亮相 压轴 行当 B.忐忑 忧虑 沮丧 惊慌
C.瓦蓝 黧黑 伽蓝 淡绿 D.天籁之音 黄钟大吕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秩序井然地冲出了教室。
B.爷爷虽然已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但他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C.你这个作文的结尾写得真好,可谓是“画龙点晴”啊!
D.爸爸非常喜爱书法,写起毛笔字来,笔走龙蛇,龙飞风舞,看到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B.“五音不全”中“五音”一般指宫、商、角、微、羽
C.读文章时,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D.“颜真卿”“诸葛亮”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可以这样拼写:YanZhenqing、Zhuge Liang。
7.古诗用词讲究对仗之美,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料。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好的故事》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七律·长征》和《菩萨蛮·大柏地》中的“七律”和“菩萨蛮”都是词牌名。
C.《童年》的作者还写过《在人间K爱的教育》。
D.“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9.下列关于《童年》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阿廖沙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的照顾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C.外祖父脾气暴躁,粗野自私,两个舅舅为了财产整日争吵、打架,“小茨冈”富有同情心,格里高利尖酸刻薄。
D.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二、看拼音,将词语依次写在田字格里。(5分)
红色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红色宣讲员的介绍,他们的耳边仿佛听见了战士们那háo mài( )的誓言,眼前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fèn zhàn( )的jǐng xiàng(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热血fèi téng( ).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要为国家的新征程作gòng xiàn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跟着课本去赏景。这里有令人回味的草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有气势磅礴的山河: 腾细浪, 走泥丸;九曲黄河万里沙, 。这里有宁静的月夜之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西瓜;
,清风半夜鸣蝉。
2.古往今来,有多少爱国志士。君可见曹植“ ,视死忽如归”。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四、按要求补充内容。(3分)
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是有些同学沉浸于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这一天,玉成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发起了一份倡议——“向沉迷网络游戏说‘不’”。请你帮少先队大队部完善这份倡议书,一起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向沉迷网络游戏说‘不'”你倡议书
同学们:
沉迷网络游戏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和危害,为此,我们倡议:
1.分清主次,以学业为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科学作息,不影响身体健康。
3.
一份倡议,一个承诺,一种责任。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认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文明上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31分)
(一)文言文阅读。(8分)
多言何益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擀(pǐ)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注释]①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 益,好处。②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③恒:常常。④排:困、疲劳。⑤以:按照。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标两处。(2分)
日 夜 恒 鸣 口 干 舌 擀 然 而 不 听
2.“之”在文言文中有多种意思。下列加点字与“唯其言之时也”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锺子期听之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处士笑而然之 D.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3联系注释中的“多言何益”,可以猜测“开卷有益”的大意是:
(2分)
4.墨子主要表明的观点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句写下来。(2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后,萱萱同学就对杭州产生了向往之情。下图是她在手机上用软件预订火车票的截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练习。
1.从图片可知,萱萱要预订的车票的日期是
,她出发的城市是 。
(2分)
2.萱萱邀请妈妈和她同去,两个人来回车票
预算1500元,不适合她们乘坐的列车是
( )。(2分)
A.G7461 B.G7794 C.D5501 D.G7539
3.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如果萱萱想尽可能缩短路途时间,赶
在中午12点之前到杭州品尝美食,她
可以乘坐G7539次列车。
B.如果萱萱每天习惯早上7点30分起床,
她家到火车站大概40分钟路程,她适
合乘坐D5501次列车。
C.萱萱打算住在杭州西湖旁,杭州西湖到
杭州东站的距离为9.9公里,到杭州西站的距离为20公里,她适合乘坐D5501次列车。
D.由图可知,最早抵达杭州的是G7461次列车,路上用时最短的是G7539次列车。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当樱草花盛开的时候
星期天,公园的草坪上泊满了游人五彩缤纷的鞋子。我腋下夹着一本《静静的顿河》,跑来跑去,找了好久,才在一棵合欢树下找到一个静静的角落,边享受阳光,边看书。
正当肖洛霍夫精彩的文笔开始带我神游依罗斯那美丽荒凉的冻土地时,在身后的一丛冬青树下,突然传来一个女孩朗读英
文的声音:“As soon as winter was over and the primroses began to bloom,the Miller went to visit little Hans."(冬天一过,当樱草花盛开的时候,磨坊主便去看望小汉斯。)
那女孩仿佛是自言自语,声音柔曼极了,尤其当她念到“樱草花”一词时,她的语调竞轻轻往上一扬。我想,她的脸上一定也盛开着樱草花一般的微笑。我好奇地绕过冬青树,想看看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结果,我没有失望,因为这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模样跟她的声音一样甜美清秀一张光洁的脸上,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见了我,腼腆地一笑,便又垂下头去看她的英文书,乌黑蓬松的马尾辫随之滑下来,覆住她那纤巧白皙的脖子
这女孩真的很像一朵楚楚动人的樱草花呢!
我没有说话,转回合欢树下,安静地读起了《静静的顿河》。一个上午,我都在和肖洛霍夫欧默聊天,女孩也都在和她的樱草花悄悄交谈。我和那女孩谁也没有打破我们之间的沉默,但我们之间的空气是那么友好,就仿佛有一只可爱的小蜘蛛不断在为我们牵丝拉线,很快就在思想上为我们织了一张志趣相授的网。
终于到了该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我合上《静静的顿河》,站起身,隔着青青的小树篱对读英文书的女孩说:“小妹妹,我要回家了,你呢 ”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跟她打招呼,可女孩却像老朋友似的对我一笑,说:“我也要回去了。
说着,她很自然地把她的英文书夹在腋下,迈开了步子……
啊!我惊呆了,因为她的左腿是病的!她走起路来,身子飘飘摇摇,宛如一艘遇到狂风暴雨的小舟,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颠簸不已。
看着那么美丽的她走路的样子那么吃力,我站在合欢花树下,心病得好久移不动双脚。
她觉察到我的愕然和对她的惋惜了,停下来,转过身,还是像樱草花那么烂漫天真地笑着对我说:“大姐,请别为我难过!我从小就是这样的。其实,我已经习惯了。我这样走路,一点不比你慢啊!”
女孩说完,笑着朝我挥挥手,一病一拐地走了。她多么像一条被命运的暴风雨打歪了的小舟啊!可她这条歪歪斜斜的小舟在波涛汹涌的人海里,却划得那么努力,那么坦然,那么从容。
望着女孩远去的背影,我含着泪,嘴角却像樱草花一样绽放开来,笑了
从那以后,我心里一直开着一片轻轻暖暖、灿烂无比的樱草花。
1.星期天,“我”在公园跑来跑去是为了( )。(2分)
A.找到一棵合欢树 B.找到安静的角落看书
C.找到美丽的樱草花 D.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2.文中“志趣相投的网”指的是( )。(2分)
A.“我们”都喜欢在树下阅读 B.“我们”都不想和别人说话
C.“我们”乐于交流阅读心得 D.“我们”都在读《静静的顿河》
3文中对女孩“腼腆地一笑”的描写出现在( )。(2分)
A.女孩念“樱草花”一词时 B.女孩拾头与“我”相视时
C.女孩将回家吃午饭时 D.女孩与“我”挥手告别时
4.下列关于“我”对女孩的情感变化,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喜欢——失望——惊诧——难过 B.好奇——失望—心痛—敬佩
C.喜欢——惊讶——愕然——难过 D.好奇——喜欢——心痛——敬佩
5文中两次提到“小舟”,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2分)
A.以“小舟”为线索,串起全文故事情节。
B.以“小舟”为结尾,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C.用“小舟”来比喻女孩,突出人物品质。
D.用“小舟”来比喻女孩,体现命运不公。
6文中的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看法。(2分)
7.文章最后才点明这个女孩走路一瘸一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8“我站在合欢花树下,心痛得好久移不动双脚。”联系文本内容,以第一人称写一写“我”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阳光,可以驱走生活的阴霾,带来光明、温暖、生机与希望。快来寻找你内心深处的那缕阳光吧,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请你以“记忆中的那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习作,记录你的生活感受吧!(请另附纸)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1.A 2.D 3.A 4.C 5.A 6.C 7.D 8.D 9.C
二、豪迈 奋战 景象 沸腾 贡献
三、1.只用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望无际的碧绿 明月别枝惊鹊
2.捐躯赴国难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四、示例:3.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多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 (署名、日期居右)玉成小学少先队大队部12月26日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一)1.日夜恒鸣/口干舌癖/然而不听 2.D
3.打开书本阅读是有好处的
4.切合时机地说话才有用。
(二)1.12月30日 连云港 2.B 3.B
(三)1.B 2.A 3.B 4.D 5.C
6.示例:文中的女孩是一个热爱阅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阳光自信的人。
7.示例:这样写与前面女孩的美好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从而突出女孩坚强自信的品质。
8.示例:唉,多好的女孩啊,长得就像一朵花儿一样,读起英文书来声音是那么好听,怎么会是一个残疾人呢!多可惜的一个孩子啊!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
【习作指导】这道题是命题作文,以“记忆中的那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习作,记录生活感受。作文内容应该围绕记忆中的那缕阳光来展开。内心深处的“那缕阳光”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方景、一本书、一首歌、一句话……可以选择记忆中的“人”或者“事”,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去写。情感方面,要从记忆中找寻温暖、力量或成长,体现所写的“阳光”对于你的积极意义。可以采用开篇点题的写作手法,也可以采用文末点明中心的写法,不管是什么写作方法,都要能从所记叙的事件中得到启示或者有所收获,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适当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
例文:
记忆中的那缕阳光
那两棵槐树,一直都在。
阳光透过那片绿荫,没有之前那般火辣,反而平添了几分温暖。与祖父漫步在乡间小路上,是儿时最快活的时光了。祖父博学,总会给我讲一些典故,而我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祖父的嗓音极深沉,大提琴一般。祖父很高大,他与祖母感情很好。“老太婆!”祖父总这样叫,仿佛祖母一刻也不能离开他。祖母嘴上嫌烦,心里却总是偷着乐。
门前两棵老槐树,是祖父最放心不下的。槐树很高很高,祖父总像抚摸孩子一样轻抚槐树。槐树枝干粗壮,叶子大而碧绿,很是赏心悦目。祖父会抱着我在槐树下讲故事,槐树把太阳遮住了,树荫下很凉快。即使天冷了,也有祖父把我抱在怀里,很暖。祖父会抱着我在槐树下唱歌,他的声音浑厚,民谣唱得非常动听。祖父会在槐树下放一张小木桌,教我写字。祖父的字很美,蝇头小楷最拿手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那棵槐树下,是祖父与我。
槐花开时,祖父会做槐花糕。我总是习惯拿一张小板凳坐在一旁看得入迷。祖父的手真巧啊!那糕甜而不腻,香气在鼻尖徘徊,味儿在舌尖缠绵,一点一点沁入心窝,如一缕阳光,温暖得很,柔和得很,就这样驻进我的心田。
祖父病了。
他躺在床上,表情安详,如以前那样。他的鬓角早已斑白,深一道浅一道的沟壑布满面颊,唇有些紫。只是那双眸子似秋波澹澹,如流水潺潺,视线交融,仿佛回到儿时。泪珠朦胧在我眼前,那团雾气怎么也不消散,聆听他轻微的鼾声,心很沉很沉。
祖父走得很安详,无声无息。他安详地走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槐树和树下的人了。阳光依旧灿烂地照着,老槐树依旧在。不!它的精气神不在了,它跟着祖父一起走了。
儿时的记忆渐渐淡去,走了,都走了,唯有那缕温暖我的阳光,一直还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