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作用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温故知新
政权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措施 史称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南京)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改善民族关系,发展经济
发展造船业,率领船队到达夷洲。
曹魏
蜀汉
孙吴
温故知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时空观念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晋鲜卑归义侯”印
这是西晋朝廷给鲜卑首领封爵的印信,上边刻着“晋鲜卑归义侯”六个字。
内容
概要
01 课标解读
02 自学提纲
03 讲授新课
04 本课小结
05 巩固练习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自学提纲)
司马炎
洛阳
280
吴
晋武帝
晋惠帝
八王之乱
人口迁徙
由盛转衰
316
东汉 魏 晋
关中
汾河
辽河
1.阅读课文,填充年代尺。
司马炎,洛阳
263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4世纪后期
统一黄河流域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灭亡
时期
十六国
前秦
2.找出西晋建立的人物和都城。
3.笔记:三国覆亡的顺序:
蜀 魏 吴(“重”1)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80年
265年
263年
吴
蜀
吴
魏
西 晋
西 晋
263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4世纪后期
统一黄河流域
魏灭吴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灭亡
时期
十六国
前秦
建立至灭亡:50年
短暂统一
统一时间:36年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思考:为什么西晋王朝如此短暂呢?
材料一:(晋惠帝司马衷)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 《晋书》
荒淫腐败、昏庸无能。
阅读材料,分析西晋如此短命的原因。
斗 富
王恺:我是王恺,乃当今国舅。那个暴发户石崇,怎么能和我比?你们看,我出行,得用40里长的绸缎做步障!
石崇:哼!不就依仗自己是皇亲。40里长的绸缎算什么!看我用50里的锦缎做成的步障那才叫阔气!
王恺:看来这个石崇是想和我一较高下啊!我们家扔出去的洗锅的麦糖,比你石崇一家吃的麦糖都多!我还会怕你不成。
石崇:用麦糖洗锅又怎样?我家厨房用白蜡当柴烧!
奢侈腐化,享乐成风。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现实——晋武帝为加强皇权,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思考: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
分封制的危害?
政治上大封诸侯王
西周,东周,西汉初年(“重”4)
威胁到西晋中央政权的统治。
阅读材料,分析西晋如此短命的原因。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背景
皇帝
地点
目的
经过
影响/危害
洛阳一带(中原地区)
①封王掌握实权;
手握重兵的八个主要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①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阅读教材,填充表格。
争夺中央政权
晋惠帝 (291年—— 306年)
②皇帝昏庸无能。
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③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区别: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1.西晋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启示?(“重”2)
2.区别: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重”3)
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政治必须清明;
统治者应该勤俭治国、勤政爱民;
统治者应该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
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西晋统治者是怎样对待内迁各族的呢?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长 城
长城:文明分界线
游牧民族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农耕民族
封建社会,文化先进
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中原的农耕生活
1.少数民族一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要“搬家”?
北方各族的内迁
2.读图,结合课文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移过程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羌
氐
鲜卑
匈奴
羯
西晋时,关中人口有100多万,其中内迁各族占据一半。迁到汾河流域的匈奴人多达数万户,比西北部各族人口还多。
氐人和羌人
匈奴人和羯人
鲜卑人
北方各族的内迁
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
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
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五胡内迁
少数民族采桑图(魏晋墓砖画)
少数民族耕作图(魏晋墓砖画)
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魏晋墓砖画)
胡床
椅子
方凳
西晋洛阳贵族使用的家具
少数民族从游牧转入农耕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
内迁促进民族交融
3.读图,说出内迁的影响。
北方各族的内迁
魏
统治腐败
280年西晋
统一全国
八王之乱
五胡内迁
北方:十六国(前秦)
南方:东晋
316年
西晋灭亡
北方民族大交融
蜀
吴
263年灭
266年西晋
280年灭
本课小结
肆
课堂练习
1.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政权更迭图,图中“ ”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巩固练习
B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3.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当时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但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政权更迭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迁徙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中原传统渗透服饰文化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