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时空观念
东汉
三国
220-280
魏
吴
蜀
266-316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317-420
383年淝水之战
北魏
灭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温故知新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
西晋
东晋
北方局势又是如何发展的?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单元题概括了这一阶段的特征,常考选择题)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淝水之战示意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采桑图》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课标解读
383
自学提纲
晋军
分裂
494
洛阳
汉语
汉服
汉姓
通婚
民族交融
北齐
北周
定居
畜牧
中原地区
汉语
各族 日益加强, 观念逐渐淡薄。
相互认同感
“胡”“汉”
交流交往交融
统一多民族国家
1.阅读教材,十六国指的是什么?
2.统一北方的是十六国中的哪一个政权?它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前秦
氐族
苻坚
3.苻坚的理想是什么?
统一中国
4.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请你讲述淝水之战的过程。
读图方法指导:
1.看图名
2.看图例
3.看图注
4.将图中信息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
时间
交战双方及兵力
经过
结果
特点
383年
前秦(30万)
东晋(8万)
晋军要求秦军后退,以摆开战场决战,秦军后退阵脚大乱,晋军乘机进攻
前秦失败,
北方陷入分裂混乱
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1.观察地图,画出政权更替示意图。当时统一北方的政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鲜卑族
北魏
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孝文帝改革
2.统一北方后的北魏政权面临什么难题?
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3.孝文帝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4.观察地图、图表,结合教材,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迁都示意图
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通婚
孝文帝着汉服图
北魏孝文帝改革
意义:
促进了民族交融。
1.根据地图,画出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示意图。
宋
北魏
北魏
齐
西魏
东魏
梁
北周
陈
北齐
南朝
北朝
北周
陈
隋朝
北朝政权更替
2.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的原因是什么?
六镇兵变
东汉
三国
220-280
魏
吴
蜀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方)
东晋
317-420
383年淝水之战
北魏
灭
宋
齐
梁
陈
北朝(439-581)
南朝(420-589)
隋完成统一
灭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北朝政权更替
1.填充上图,并归纳该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2.根据图示变化说一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走向统一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行业 具体表现
生产生活方式
政治 制度
文化
民族心理
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1.阅读P110-111,梳理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西晋时,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主动交融
双向交流
程度加深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2.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拓跋鲜卑认为自己是黄帝儿子昌意的后代,这说明在心理上、思想感情上认同中华民族。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 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魏书 ·序纪》
译文:从前黄帝有25个儿子,有的被封在中原各国,有的被封在边远地区。昌意的小儿子被封在北方,其封国有大鲜卑山,因此以“鲜卑”为号。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①北方少数民族《犁地图》
⑤汉人胡食图
③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④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②北魏拓碑
⑥北朝乐府民歌
图片 民族交融展馆
政治馆
经济馆
文化馆
3.将上列图片放入不同的展馆。(只写图片序号)
②
①③⑤
④⑥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4.根据图画,说说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交融
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孝文帝改革
措施: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等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
政权更替
十六国(前秦)
西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北魏
西魏
北周
东魏
北齐
北朝政治
本课小结
肆
课堂练习
1.《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帝( )
A.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B.推动北方人口南迁
C.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D.胸怀国家统一大志
巩固练习
D
2.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3.胡床、椅子和方凳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主要得益于( )
A.科技文化发展 B.民族交流交融
C.中原人民南迁 D.江南地区开发
D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