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19: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会写字词。
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能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字词。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激发趣味、导入新课
1.同学们,对于威尼斯,你有怎样的了解?
2.威尼斯被誉为水上之都,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河道,因此小艇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文字的力量,走进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
2.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借助预习,不仅读通课文,还解决简单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着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小艇的外形、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
三、以读促悟、深化理解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第2自然段。圈画描写小艇外形的语句,想一想威尼斯的小艇的外形有怎样的特点?
A.生交流:长、窄、深,形状像新月,行动轻快灵活;
B.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C.你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致的观察,看图
D.现在你就坐在这艘别致独特的小艇里,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和纯净的空气,在蜿蜒曲折的水巷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独特的哥特式建筑、巨大的钟楼和繁复的彩绘啊!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
坐在小艇里是多么悠闲自在啊,但这份悠闲自在却离不开技术精湛的船夫。
让我们一起来看第4自然段,老师觉得这段写得太复杂了,我能不能去掉这些词,为什么?
加上这些形容词,让我们感受到在极快、极挤、极窄的情况下,船夫依然操纵自如。拓展:这里的船夫可不是想当就当的,入行门槛极高,除去必须是威尼斯本地人这一条件外,家族也必须从事这一行业。一名合格的船夫,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试才能持证上岗。掌握单桨操纵狭长的小艇,掌握在曲折的水路上行船,并且能够预测潮水和水流。这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C.让我们想象画面,师生配合读。
四、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1.请同桌合作,快速浏览5-6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里能感受到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生交流
B.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充满生机与活力;夜晚,小艇一停泊,城市就沉沉入睡,这不就是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2.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呢?有何妙处?
A.动静结合
B.这一动一静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小艇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啊!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小艇把古老的威尼斯装扮得美丽动人。想象画面读一读,感受威尼斯动态和静态美。
五、感悟写法、对比延申
1.除了作者被威尼斯所折服,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也钟情这座水上之都,写下不少佳作。接下来,请小组合作,浏览阅读链接,边思考边批注,想一想这三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动静结合;表达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本篇课文的作者马克吐温,当他来到威尼斯,看到了当地的人们乘坐着小艇,过着悠闲自在的恬淡生活,这与他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见到的黑暗截然不同,让他心神向往。他关心社会民生,因此成为讽刺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此时此刻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用他丰富的笔触,写下威尼斯这独一无二的美。灵动的小艇、蜿蜒的水巷,在岁月的洗礼下,它时而繁华,时而宁静。那么同学们,你是否登过西安的城墙呢?白日,漫步古城墙,一城一隅看尽繁华盛世,夜晚,华灯初上,城墙的绵延和秀丽让人痴迷沉醉,映射着长安千年文化的厚重。请小组合作交流,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西安的城墙,抒发古城之美!
总结:美好的世界总是值得我们追寻,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亲身实践,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技术 动静结合
小艇的作用
教学反思:我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课堂以读促悟,深化学生理解,学生合作学习突破难点,感悟写法,联系生活实际将读与写结合,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