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7: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是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文。本单元以 “古代史传文学” 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历史散文,领略古人的智慧、品德与精神风貌,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这篇课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劝退秦军,从而使郑国得以保全的历史故事。文章叙事简洁明快,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是烛之武的形象跃然纸上。文中的外交辞令委婉含蓄、逻辑严密、字字千钧,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古人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如何运用智慧和口才化解危机,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也能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语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后续学习其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如 “贰”“军”“辞”“鄙”“陪”“敢” 等)、虚词(如 “之”“以”“于”“而”“其” 等)和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学习文中外交辞令的委婉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体会其用词的精妙与恰当,能够模仿运用委婉得体的语言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的叙事脉络,分析烛之武劝退秦师的过程和策略,把握其论说的逻辑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透过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深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文章简洁明快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叙事艺术,感受其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紧张的戏剧性冲突,体会古人叙事的高超技巧和文学魅力。
品味文中精彩的外交辞令,欣赏其委婉含蓄、绵里藏针、刚柔并济的语言之美,感受古人运用语言艺术达到政治目的的智慧和才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创造兴趣。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格局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理解文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如爱国精神、智慧谋略、礼义诚信等,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深明大义、不辱使命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一)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积累: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语法现象,能够准确翻译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含义,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深入探究文本的前提。
烛之武的形象分析与外交辞令赏析: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在国家危亡时刻的智慧、勇气和爱国精神;深入赏析烛之武的外交辞令,理解其如何运用巧妙的言辞和严密的逻辑成功劝退秦师,这既是本文的文学价值所在,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
(二)教学难点
对春秋时期历史背景和文化的深入理解: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学生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以及相关的文化传统可能较为陌生,这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人物行为动机的准确把握。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历史文化背景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外交辞令背后的逻辑推理和文化内涵: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不仅语言优美、委婉含蓄,而且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逻辑推理和文化内涵。学生在理解这些辞令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背后的逻辑思路和文化底蕴,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引导和深入的挖掘,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一幅春秋时期的诸侯形势图,向学生介绍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特点,即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之间相互攻伐、联盟,局势动荡不安。接着,讲述秦、晋两国在当时的强大地位以及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形势,引出秦晋围郑这一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学生:“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郑国该如何应对强大的秦晋联军呢?是否有转危为安的可能?” 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课文情境。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形势图,聆听教师的讲解,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秦晋围郑的大致情况,对课文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形成初步的认识。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局势的初步判断,在脑海中构思郑国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带着疑问和期待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背景介绍
教师活动:
详细介绍秦晋两国的历史渊源,包括两国世代联姻的 “秦晋之好” 以及在政治、军事上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同时也指出两国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和利益冲突,如领土争端、势力范围的争夺等。
阐述郑国在当时的处境,郑国作为一个小国,处于秦、晋、楚等大国的夹缝之中,外交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国的觊觎和征伐。此次秦晋围郑的直接原因是郑国对晋国无礼且亲近楚国,而晋国为了扩张势力范围,秦国为了在中原地区谋取利益,便联合起来攻打郑国。
通过讲述这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各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为深入解读文本提供历史依据。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教师的介绍,记录关键信息,如秦晋两国的关系、郑国被围的原因等,对课文的背景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在心中构建起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句读的清晰,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之美。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读音和不当的朗读节奏。
教师范读课文,在范读过程中,进一步强调易错字音,如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等,同时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适当的停顿和语速的变化,展现文章的叙事节奏和情感氛围,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并尝试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已有的文言知识进行初步的猜测和解释。鼓励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检查学生对文意的初步理解情况,通过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大致情节,明确文章的叙事脉络:秦晋围郑 —— 烛之武临危受命 —— 烛之武劝退秦师 —— 晋师撤离。例如,提问学生:“秦晋为何围郑?”“郑国派谁去化解危机?”“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最终的结果如何?” 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学生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不认识或不确定读音的字词,同时注意句子的停顿和语气的把握,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章的整体风格。
认真聆听教师的范读,跟读模仿,纠正自己在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的初步印象。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地疏通文意,对于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语法现象进行标注和初步分析。在同桌交流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解释,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部分文意理解上的障碍,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顾并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明确文章的叙事线索和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意,为后续深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四、文本研读,深入探究
(一)文言知识梳理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重点讲解文中出现的实词(如 “贰”“军”“辞”“鄙”“陪”“敢” 等)、虚词(如 “之”“以”“于”“而”“其” 等)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宾语前置(如 “何厌之有”)、状语后置(如 “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等)等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以 “贰” 为例,讲解其在文中 “有二心”(“且贰于楚也”)的含义,并拓展其常见的其他义项,如 “不专一”“副职” 等,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对于虚词 “之”,详细讲解其作为助词(如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 等)、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和动词(“到…… 去”)的不同用法,并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辍耕之垄上”(动词,到…… 去)等。
对于特殊句式,以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为例,讲解其正常语序应为 “有何厌”,通过与现代汉语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宾语前置的语法规则和翻译方法,即把宾语提前到谓语动词之前,并加上相应的助词来表示强调。同样,对于状语后置句,如 “以其无礼于晋”,讲解其正常语序应为 “以其于晋无礼”,让学生明白在翻译时要将状语调整到谓语动词之前,即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例如,给出一些包含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语法分析,或者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文言知识竞赛,如抢答文言字词的含义、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纠正错误理解和用法。
学生活动: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认真学习文中重点文言知识,做好笔记,记录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理解文言知识的运用,通过例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记忆和掌握。
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小组竞赛活动,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加强对文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二)人物形象分析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烛之武性格特点和智慧谋略的语句进行分析,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体现其牢骚与不满,但也暗示其怀才不遇)、“夜缒而出”(行动描写,表现其勇敢无畏)、“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外交辞令,展现其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机智聪慧等)。
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人物形象,避免分析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例如,当学生只关注到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为何能够如此出色地完成劝退秦师的任务,从而挖掘出其背后所具备的爱国精神、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长期积累的智慧和才能等深层次的品质。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明确烛之武是一个有勇有谋、能言善辩、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志士形象,并引导学生学习烛之武在困境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提问:“烛之武的形象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将古代人物的精神品质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文中仔细寻找与烛之武相关的描写语句,并结合上下文语境,深入分析这些语句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形成对烛之武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评价。
认真倾听各小组代表的发言,对比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学习其他小组的分析思路和独特见解,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理解。积极参与教师引导的拓展讨论,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思考烛之武的精神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外交辞令赏析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烛之武劝退秦师的那段外交辞令,分析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和技巧。教师可从用词的委婉含蓄、逻辑的严密性、语气的把握等方面进行引导,如烛之武先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指出亡郑对秦无益,反而会使晋国强盛,对秦构成威胁(“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接着又以利益诱惑秦国,提出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的观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最后回顾历史,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离间两国关系(“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外交辞令,分别扮演烛之武、秦伯等角色,体会其中的语气变化和情感表达,感受其语言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说服力。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不同角色的语气特点和情感态度,如烛之武的委婉、诚恳、机智,秦伯的疑虑、动摇等,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外交辞令的内涵和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外交辞令在当今国际交往中的借鉴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实际案例,如外交谈判、国际合作与竞争等,探讨如何运用委婉得体、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来维护本国利益、化解矛盾冲突、促进国际合作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研读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按照教师的引导,从用词、逻辑、语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品味,理解烛之武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来达到劝退秦师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标注出外交辞令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思考其表达效果和作用,深入领会古人外交辞令的精妙之处。
积极参与分角色朗读活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外交辞令的语言氛围和情感交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在朗读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外交辞令的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当今国际交往的实际情况,讨论古代外交辞令的借鉴意义。小组成员积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国际事件和案例,运用所学的外交辞令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共同探讨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语言策略来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理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回顾,梳理文章的重点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这些文言知识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课后要加强复习和巩固,熟练掌握常见文言语法现象的运用。
再次回顾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特点和外交辞令的赏析要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烛之武的智慧、勇气和爱国精神,以及古代外交辞令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复杂问题和进行外交活动时所展现出的高超智慧和谋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强调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意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思考,通过文言文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语言素养、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跟随教师的思路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加强对文言知识、人物形象和外交辞令的记忆和理解。将教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记录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进一步学习。
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明确自己在文言知识掌握、人物形象分析和外交辞令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课后复习和学习计划,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