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东北平原江南丘陵西北荒漠青藏高原
你知道这些不同的地区是如何划分的吗?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度量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是,因为“地区”“地方”都是一个特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范围、空间”。
区域同我们经常所说的“地区”
“地方”同义吗?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怎样理解区域含义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其次是指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域方案。2、区域的分类划分指标自然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经济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空间尺度行政区:广东省、福建省文化区:北方方言区、南方方言区中等尺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尺度:东亚地区小尺度: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区:3、区域差异——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讨论:两区域间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有哪些?参考:
自然差异——可以从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地形、自然资源等方面回答。社会经济差异——从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方面考虑。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河湖不结冰冬季河湖结冰多丘陵和山地多平原和高原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达成学习目标 11、自然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2、划分自然区域的要素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海拔高度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决定因素
标志因素3、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季风区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什么?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或夏季风影响小的地区思考: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2)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00mm等雨量线.长城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3000米等高线分界线: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地域差异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复杂的地质作用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级递减但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逆转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年降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降水地貌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
起横断山,西至国界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地形地势海拔较低,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中东部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属于第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主要是山脉和盆地(陆地最低点艾丁湖);属于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区终年积雪。属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气温日较、年较差大。属高寒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植被和土壤森林为主,过渡为草原,人工树种、品种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较强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种类少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土壤贫瘠,土层浅薄,多冻土.4、三大自然区的特点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从西向东流入海洋。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内流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河流短小,季节变化明显,径流以冰雪融水、山地降水 为主,多为季节性河流西北部为内流区,东南部为外流区;多冰川、湖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内有长江、黄河、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东部季风区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 青藏高寒区的喜马拉雅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分布有什么规律?主导因素是什么?1.农业活动1.农业活动1.农业活动2.交通 东部地区交通发达,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交通的不便阻碍着西部地区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3.经济和文化 东部季风区经济文化发达,西部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的滞后反过来又阻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达成学习目标 21.读图,完成(1)~(2)题。(1)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土壤与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C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的界线D 区域和区
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
区自然环境的
差异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概念划分指标区域范围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中国三大自然
区人类活动的
差异农业活动交通经济和文化退 出课件23张PPT。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
你知道这些图片说明了南北地区的什么差异吗?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划分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影响因素:气候、地形建筑南北差异:
a.屋顶:北平南尖 b.墙体:北厚南薄
c.窗户:北小南大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 影响因素:气候、地形
东部季风区交通通达性都好,铁路和公路密集,南方的内河运输方式普遍。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文化景观河文化行为的影响达成学习目标 3 分析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根据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地带阅读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在逐渐的扩大。经济发展的差异2.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区域位置差异 从地理位置上讲,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便利的海运优势,再加上地势平坦,区内及区际联系比较便捷,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而中、西部经济地带由于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东移动的趋势。东部与西部相比,具有深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而西部内陆地区直到1992年才开始逐步开放。达成学习目标 41.下列关于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盛产亚热带水果
B.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
C.北方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南方较小
D.北方以面食为主,说话婉转;南方以米食为主,说话直率B2.下列有关三大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经济水平:东部>中部>西部
B.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
D.经济增长:东部为正增长,中、西部为负增长D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区域和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差异区域位置差异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退 出《区域和区域差异》同步训练
1.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
(2)三大自然区之间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3)下列不属于Ⅰ区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4)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 ②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 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Ⅲ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2.读我国甲、乙两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如表相应空格内。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地形区
甲
乙
地理特征
(2)两地区差异显著,国土整治的重点也不同。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____________;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
(3)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为界。
(3)C (4)B (5)A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
【解析】 该题以我国自然区划分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最高一级的区域自然差异。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我国区域自然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气候和地形。第(1)题,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第(2)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东部以横断山脉为界。第(3)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4)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5)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东南部为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
2.(1)甲—②④⑤ 乙—①③⑥
(2)荒漠化的防治 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保持水土
(3)甲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绒棉生长;乙地区夏长冬暖,降水丰富,土壤发育,适宜橡胶生长。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不同区域的特点、区域之间的差异等。从图中经纬度和图形轮廓可以判断出甲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乙地为我国的海南岛。第(1)题,塔里木盆地位居我国内陆地区,其中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受地形影响,呈现辐合状水系;海南岛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呈现放射状水系。第(2)题,塔里木盆地受干旱气候影响,荒漠化问题严重;海南岛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水土保持任务艰巨。第(3)题,可从光、热、水、土壤等方面分析长绒棉和天然橡胶的生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