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08:3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顶。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一)
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地笑着向我们走来了。眼前花田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
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春雨密密地
斜织者,给屋顶芝上一层薄烟,傍晚时一点点黄季的灯光,烘托出夜的安静与和平。春天里
的人们满神抖s8u(),憧憬着新的生治,追寻着新的希望。
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黄晕()
(2)精神抖su(
2.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分)
(二)
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有时连一点预告都没有,豆大的雨点就打
下来了,给人们带来清凉的甘露。经过几场夏雨的浇灌,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
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翁满了河面的荷叶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蝉声、蛙鼓一起奏响了
最动听的夏雨交响当。
3.解释文段中的加点词语。(2分)
(1)粗犷:
(2)争先恐后: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反映夏天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
工整地把对联内容抄写在横线上。(2分)
①重重山影被雪服②霜风万里催征雁③软风掩映千门柳
④风送荷香蝉噪树⑤添消署气蛙鼓塘⑧暖雨晴开一径花
⑦菊酒三杯碎客身⑧叠叠松身垂白丝
(1)上联:
(2)下联:
(三)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采实摇着怜铛的时候,秋天来了,女幅丰收的图景晨
现在眼前。成熟的庄稼等待着人们去收割,金黄的太阳晒红了山果,与金灿灿的种子交相辉
映,一切都多么让人欣喜!经过一场动情的秋雨,纯净了人的灵魂,涤荡出一个更净英、更
开阅的大地。
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卷
第页共6页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2分)
A.有时连一点预告都没有,豆大的雨点就打下来了,给人们带丧猜凉的甘露。
B.春雨密密地斜织着,给屋顶笼上一层薄烟。
C.铺满了河面的荷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蝉声、蛙鼓一起奏响了最动听的夏雨交响曲。
D、
经过一场动情的积雨,纯净了人的灵魂,涤荡出一个更净美、更开阁的大地。
6.根据下表信息按要求填写与“四季景物”相关的内容。(共10分,答对一空得1分)
作者
题目
批注
诗文名句
曹操
《观沧海》
描写动感的秋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
李白
标遥有此寄》
描写暮春时节的景和事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与“弧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
鸦”两句意境相似
道西风瘦马。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巧写秋色之美


杜甫
《江南逢李色年》
借景抒情,即景书事

二、阅读(本大题共13小题,共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2小题,共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8小题。
【材料一】
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于一头圆、
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普天圆地方。筷子形状较长且厚重,标准长度七寸六分,
象征人的“七情六欲”。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锌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如
今能丽追翮到的最早随筷于,出现在商朝晚期,那时的昏君纣王就已经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精
美筷子了。而到了战国时湖,这种在当时被称为袂(jⅱā)的餐县,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
地位。而到了西汉时湖,基本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著。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
种方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南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了筷子的叫法。
【材料二】
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却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使用方便。
可以说,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
【材料三】
中华文化将大耕深,一双小小的筷予,也承载了不少的内蕴。使周筷子都是两根一块,
其意为“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得筷予时,持指食指在
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舍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
系理解。筷予的材质多为木质或竹质,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制作的工艺品景,
更善运用雕刻工艺,彩显典雅,极具古典气质。筷子的使用也有讲究与忌讳:如一双不能长
短不一,否则就是“三长两短”;吃饭时,忌用筷子鼓击碗沿,因过去乞丐乞讨时常以筷击
院出声:用筷插或不斯翻拔莱品,被视为不雅之举;将筷子竖着或斜着插在盛饭的碗中,被
看作不吉祥,因为过去的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一双筷子。
2023一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题卷
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