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16:3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草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文章主要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本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草原美景的描绘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场面,让学生体会蒙汉之间的情谊。教学重点是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难点是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对于文章中较为直观的自然美景描写,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感悟。然而,对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俗,学生可能相对陌生,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理解。此外,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两族深厚友谊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掌握“渲染、勾勒、一碧千里、襟飘带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体会蒙汉两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2、教学难点: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和蒙汉之间的深厚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引导学生进入草原的情境。
提问: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91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任教,并开始文学创作。老舍他的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有《茶馆》、《春华秋实》。《草原》摘选自他写的《内蒙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和断句。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乐趣 回味 彩虹 陈巴尔虎旗
洒脱 衣裳 目的地 马蹄 热乎乎 奶豆腐 礼貌 拘束举杯
稍有 感人 会心 微笑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教师重点讲解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形。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导朗读,感受美景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想象草原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加深学生对草原美景的印象。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简要说说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及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感受
第二部分:(2-3)写蒙古包外主人与客人相见的情景。
第三部分:(4)写蒙古包内主客大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写主客话别时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地点的景色?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初见草原——路上——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联欢)。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围绕草描写了哪些画面 尝试用小标题概括画面。
草原风光图 第1自然段
喜迎远客图 第2-3自然段
主客联欢图 第4-5自然段
(四)深入学习,感受人情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迎接客人的急切心情和热情。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引导学生体会草原人民的盛情款待。
播放蒙古族音乐和民歌,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氛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深入理解,体会深情
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调文章以“草原”为题,是因为草原既是作者访问的地点,也是作者情感抒发的载体,全文都围绕着草原展开。
(六)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提问: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播放草原风光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的新变化。
提问: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草原、爱护环境?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以及蒙汉两族之间的深厚友谊。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写一篇关于草原的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
草原
老舍
初见草原:美丽、辽阔
天:明朗、清新
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羊群:白色大花
路上:热情迎接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像彩虹飞来
蒙古包外:激情相见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语言不同、心一样
蒙古包内:盛情款待
敬酒、唱歌、跳舞
蒙古包外(联欢):依依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还深刻体会到了蒙汉两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深刻的句子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启发。此外,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让他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