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文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描述和表达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表达的民族团结和友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和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描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激发学生对边疆地区小学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和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描述,体会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交流:你了解我国有哪些民族?你最喜欢哪个民族?为什么?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边疆地区一所小学的文章——《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记忆。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和字形结构。
出示词语。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1)读准字音 (2)理解难懂的词语
出示生字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1)读准字音(2)选字填空,区别形近字。(飘扬 白杨 飞扬 胡杨 )( 汉族 出汗 汗滴 汉语)(摔跤 公交 交通 跌跤) (洁白 结果 结束 纯洁)
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生字,认读(2)按结构分类左右结构 绒 球 汉 艳 服 扮 读 静 停 粗 影上下结构 晨 装(3)按照宽窄比例,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 左右同宽:“艳 静” 左宽右窄:“影” 左窄右宽:“绒 球 汉 服 扮 读 停 粗 ”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
2、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默读跟读,一边读一边想,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交流分享特别之处
预设1.:这所学校的学生很特别。我们学校大多都是汉族的学生,穿的是统一的校服或者礼服。而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都穿自己民族的服装,鲜艳的服装,把校园打扮得绚丽多彩。
预设2: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铃是铜钟的声音。当,当当!而我们学校上课铃是歌声。
预设3:这所学校上课的时候有小猴子也好奇地听,下课的时候会有小动物来看热闹,这一点也很奇特。
3、总结分享,介绍作者:吴然是云南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睦相处。这些边疆小学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美丽而独特。
(四)深入研读,感受美丽与团结
研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辅助理解。
引导学生抓住“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等句子,体会小学生们是从四面八方走来的。
引导学生抓住“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等句子,体会这是一所多民族的小学。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对边疆地区小学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研读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等句子,体会学生们上课时的认真和专注。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对民族小学学生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研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下课后的民族小学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等句子,体会下课后学生们的欢乐和活泼。
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们看到学生们这么快乐,它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对民族小学学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升华情感:这所边疆地区的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学生们却能够在这里快乐地学习、生活。他们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都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视频,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之情。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巩固记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服饰、风俗等。
六、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四面八方 多民族
来到学校:绚丽多彩 团结友爱
上课:认真专注 互相学习
下课:欢乐活泼 团结友爱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之情,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情怀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