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教学设计
备课人:罗成义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情智目标:通过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以学促写
感情目标: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认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描绘、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学习本文描形、绘色、拟声来状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课间多媒体播放《长江之歌》,预热学生激昂、澎湃的爱国热情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中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 ——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这节课我们来赏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
二、互阅作业:作业本《祖国颂》部分
三、自学内容和方法
1、自学内容:
①自由朗读,扫除生字、词
瑰(guī)丽 启碇(dìng) 夔(kuí)州 对峙(zhì)
秭( zǐ )归 万仞( rèn ) 崆(kōng)岭 万壑(hè)
汨(mì)罗 美髯(rán) 眺(tià0)望 草坂 (bǎn)
绛(jiàng)紫 停泊(bó) 滟滪(yàn yù)
缥缈(piāo miǎo) 婀娜(ē nuó) 层峦叠嶂(zhàng)
②了解三峡特点
③掌握作者的描写方法
2、自学方法:
①大声朗读,利用注释、工具书
②先分段,理清文章结构,再用一个词来概括三峡特点
③寻找描写方法,包括修辞
3、自学达成度:①100﹪ ②85﹪ ③75﹪
四、互帮:对于②、③两内容需要小组讨论,可利用参考书、知者和老师,尤其引导学生对三峡不同特点的不同描写方法和作者的侧重点
五、讲解释疑:本环节由小组出示显示板、知者讲解、老师补充来完成。
结构、特点见“知识建网”。
②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第一部分(1节):引子,总写在三峡中航行的强烈而新奇的感受。
第二部分(2节):写船过雄奇的瞿塘峡所见的万千气象。
第三部分(3~5节):写穿过巫峡时所见奇秀景观。
第四部分(6~9节):写船在险恶的西陵峡上航行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
③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多处引用诗句、歌谣、传说来增加三峡的秀丽神奇、诗情画意。
(1)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作品在写景过程中,信手拈来的引用了古诗、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谣、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联想自然,毫无生硬之感,可谓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而且对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又使作品富有浪漫气息,给读者以广泛的审美空间。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
A比喻:比比皆是,丰富而有变化,贴切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自然。有明喻“前面天空上露出一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有暗喻“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进了”,全文共用比喻十八处之多,手法随机变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拟人:“那个笔直的山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站在巫峡口上”,“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等句子,运用拟人,使作品生动形象,渲染气氛,引发联想,耐人寻味。
C通感:通感是两种感觉的沟通,以视觉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觉,以听觉写味觉等,它可以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能更深刻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引起读者更多联想和想象,因而更有艺术感染力。
“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翔”,是比喻、拟物、也是通感,把视觉形象三峡江流,写成听觉音响交响乐,而又用视觉词语“雄伟”“瑰丽”修饰听觉音乐交响乐,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也同样是视听的沟通。
六、限时检测
1、课堂最小作业量:《学海导航》基础部分
2、知者加速:文章写西陵峡时,介绍了“秭归”和“香溪”两个县城,文中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1)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把读者带进了神妙奇幻的境界,使神奇秀丽的三峡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加增添情趣和美感。
(2)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七、帮困:知者和老师帮困 瞿塘峡:雄
八、知识建网与反思: 长 (像一道闸门)引用古诗、民谣
江 刘 巫峡 :秀
三 白 (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引用神话、传说
峡 羽 西陵峡:险
九、因人作业 (像鬼门关)引用名人典故、传说
1、最小作业量:《学海导航》课内语段练习
2、知者加速:《学海导航》课外练习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