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数 4课时 课型 新授
课题 20课《口技》
备课时间 4,27 授课时间 5,3 备课人 和文捧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教师准备 相关资料,学案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部分一、(1分钟)导入新课: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高超口技的文章(板书课题),文中采用时间的顺序生动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现了我国口技艺术的无穷魅力。二、(3分钟)【文学常识】----见学案(学生记诵然后背写到学案上)三、读文章,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注意字音及朗读停顿。(2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学生记写,然后在黑板上展示)(4分钟左右)2、学生个读并纠正出现错误后散读。(3分钟左右)3、结合课下注释及字典,试疏通文意(先自行解决,疑问处小组内商量解决)(25分钟左右)【字词总结】(5分钟左右,来不及完成的课下完成)①通假字②词类活用:1、会宾客大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名词作动词,译为:举行宴会
2、京中有善口技者 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擅长
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词作动词,译为:说出
4、众妙毕备 形容词作名词:妙处③一词多义:乳 绝指 坐妙④古今异义词语: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古义:只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古义:在这个时候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两股战战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4、几欲先走 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5、虽人有百手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其中夹杂着 今义:中间⑤特殊句式:判断句式:“不能名其一处也”,译为: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见学案):⑦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见学案)⑧【理解性背默】(见学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3分钟左右)二、学生疏通文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30分钟左右)三、复习巩固本节课内容(12分钟作用)第三课时一、简单提问(做同步练上试题),转入新课。(5分钟)二、整体感知(20分钟)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合作探究问题结果@、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段):介绍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场合、设施、道具以及开演时的气氛。1,概括介绍表演者技艺高超的句子:京中有善口技者。2,“善”字通领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3,演出场合的句子:会宾客大宴4,演出地点:于厅事之东北角5,表演的设施:施八尺屏障6,表演道具简单的句子: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7,渲染场内气氛、又表现表演者不同凡响的句子:抚尺二下,满场寂然,无敢哗者。第二部分(2—4段)写口技人的表演过程。第一层:(2段)模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景和听众的反应1,作者的赞语是:众妙毕备。呼应开头的“善”字。2,宾客的反应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烘托口技表演者的艺术魅力。3,听众的评价:以为妙绝。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第二层:(3)模拟四口之家醒后再次入睡的情状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1,宾客的情绪和动作: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由紧张到放松。第三层:(4)模拟突发火灾的情景以及宾客的强烈反应。(全文高潮)1,一家四口遭火灾的情景: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2,其他人和动物惊恐万状的情形: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狗吠。3,表现火势猛烈的句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模拟人们救火时的情景: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5,概写声音之多的句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6,具体写声音之多的赞语: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7,,宾客的反应:在座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站站,几欲先走。烘托表演者表演的逼真。第三部分(5段)口技表演结束的情景。1,表演戛然而止,干净利落:抚尺一下,群响毕绝。2,与开头相呼应的句子: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再次点道具简单,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有力的衬托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三.明确上面问题(15分钟左右)四、预习学案上其他问题第三、四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细节研讨问题:1、口技表演描摹了几个场面?请进行简略概括? 明确:三个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2、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的神情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侧面描写作用)参考: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
①“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嘿叹,以为妙绝也。”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描写的作用: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艺的高超。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揭示主题)讲解评价: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1)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2)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3)写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紧张场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完全被带进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场,惊骇恐惧。这是随着口技者卓越表演内容的变化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作者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采。--------描写的作用:侧面衬托出口技表演者表演技艺的高超。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揭示主题)3、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具?
答: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为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高超。【首尾段,体会“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作用。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在内容上:道具的简单衬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4、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答: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找出正面描写的地方,找出侧面描写的地方。分析有何作用?(1)第一段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技艺高(正面) 四个“一“,极力渲染道具之简单,以衬托后面所介绍的艺人技艺之高超。(2)第二段中:第一阶段的表演(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的表演,掀起了表演的第一次高潮;侧面描写——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3)第三段中:表演本身(正面描写)“夫鼾声起……梦中咳嗽”(从侧面表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4)第四段中:全文高潮(正面描写),火起的情形。观众表现(侧面)“于是……几欲先走” ,宾客反应烘托技艺的高超。(5)第五段中:观众表现,五个“一”连用,与开头照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 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作用 明确: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 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5、讨论中心思想。 提示:这篇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通过口技表演,摹拟了哪些声响?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体会?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的口技表演。它着重描写了一家四口人深夜在卧室里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一场大火场面中的各种声响,还写了听众的各种反应。通过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我们今天应当学习古代艺人这种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绝妙境界的精神三、归纳总结1、内容归纳:场面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评论听众反应 一字统领——( )两次交代——(道具: )三个场面——( )、( )、( )四次反映——( )、( )( )、( )2、写作特点归纳: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一段都是主要正面描写表演过程,同时以少量笔墨描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口技效果,对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首尾交代道具的简单也起到了烘托作用。四、当堂测试(见学案)五、处理当堂测试部分及同步练上内容教学后记:
《口技》学案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本文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3、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字 。《 》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 体小说集。
二、读文章,疏通文意
1、加粗字注音。
少顷( ) 哗( )呓语( )絮(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宾客意少舒( )
yè屋许许声( )(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夫hōu声起(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
夫叱( )大儿声 犬吠( ) hān声如雷( )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口技人坐屏障中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3)遥闻深巷中犬吠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结合课下注释及字典,试疏通文意(先自行解决,疑问处小组内商量解决)
【原文再现】
京中有善( )口技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 )宾客大宴( ),于( )厅事之( )东北角,施( )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 )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 ),无敢哗者( )。
遥( )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惊觉( )欠伸( ),其( )夫呓语( )。既而( )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 )儿乳( ),儿含乳( )啼,妇拍而( )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 )毕( )备( )。满坐( )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 )绝( )。
未几( ),夫齁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 )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宾客意( )少( )舒( ),稍稍( )正坐(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呼。两儿齐哭。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火爆声( ),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不能指( )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 )离席( ),奋袖( )出臂,两股( )战战( ),几( )欲先走(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 )毕( )绝( )。撤屏视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4、【字词总结】
①通假字:
②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中有善口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词多义:
乳----- 绝----
指--- 坐---
妙---
④古今异义词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古义: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两股战战 古义:________ 今义:屁股
4、几欲先走 古义:_________ 今义:步行
5、虽人有百手 古义:________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_________ 今义:中间
⑤特殊句式:
判断句式:
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
一( )人 一( )桌 一( )椅 一( )扇 一( )抚尺 两( )儿
百千( )人 百千( )犬 百( )手 百( )舌 百( )口
⑧【理解性背默】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6)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
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
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7)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
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
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
三、文章理解
@、第一部分(1段):介绍___________和演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
1,概括介绍表演者技艺高超的句子:
2,“_____”字通领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3,演出场合的句子:
4,演出地点:
5,表演的设施:
6,表演道具简单的句子:
7,渲染场内气氛、又表现表演者不同凡响的句子:
第二部分(2—4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层:(2段)模拟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和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的赞语是: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宾客的反应是:
作用:
3,听众的评价:
作用:
第二层:(3)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状以及_______________。
1,宾客的情绪和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紧张到放松。
第三层:(4)模拟____________的情景以及_________________。(全文高潮)
1,一家四口遭火灾的情景:
2,其他人和动物惊恐万状的情形:
3,表现火势猛烈的句子:
4,模拟人们救火时的情景:
5,概写声音之多的句子:
6,具体写声音之多的赞语:
7,,宾客的反应:
作用:
第三部分(5段)口技表演结束的情景。
1,表演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2,与开头相呼应的句子: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技表演描摹了几个场面?请进行简略概括?
明确:
@、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
答:
@、作者是怎样表现口技者高超技艺的?
答:
找出正面描写的地方,找出侧面描写的地方。分析有何作用?
作用 明确:
@、讨论中心思想。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着重描写了一家四口人深夜在卧室里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一场大火场面中的各种声响,还写了听众的各种反应。通过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纳总结
1、内容归纳:
场面 声音种类 声音特点 作者评论 听众反应
一字统领——( )
两次交代——(道具: )
三个场面——( )、( )、( )
四次反映——( )、( )
( )、( )
2、写作特点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每一段都是主要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以少量笔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面烘托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_________________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四、当堂测试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其夫呓语(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④曳屋许许声( )( )⑤几欲先走( )
2.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加黑词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为妙绝 众妙毕备 B.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C.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D.絮絮不止 一狼得骨止
4.对下面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俄而(同一时候)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B.未几(不多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C.少顷(一会儿),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D.当是时(这时候),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
5.对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古义:稍微松弛今义:数量小,缺少、舒展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走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但是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古义:夹杂 今义:中间
6、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7、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8、选文第三段对声音的描写的特点是( )
A、声音由小到大 B、声音由远到近 C、声音由内到外 D、声音由单一到混合
9.解释下列加黑词。
①会宾客大宴( )②既而儿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啼( )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④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⑤宾客意少舒( )⑥稍稍正坐( )⑦不能指其一端( )⑧妇拍而呜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③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1、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________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______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__________。
12、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