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驿路梨花》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9 23: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同步练习题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陡峭(qiào) 简陋(lòu) 恍惚(hū) 瑶族(yáo)
B. 撵走(niǎn) 修葺(qì) 麂子(jǐ) 喷香(pèn)
C. 迷茫(máng) 晶莹(yín) 露宿(sù) 菌子(jūn)
D. 竹篾(miè) 驿路(yì) 花瓣(bàn) 打扰(rǎo)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延伸 茂密 花瓣 瑶族
B. 折损 简陋 悠闲 恍惚
C. 红润 漫步 暮色 陡峭
D. 晶莹 监时 照料 漆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会议上他也是忸怩不安。
B.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女孩,我就常常到广袤的野外去。
C.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作为把守国家大门的海关人员,更是义不容辞。
D. 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 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 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
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4.文章结尾引用 “驿路梨花处处开” 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 “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 40 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 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 100 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盯上了,再加上父亲兜里的钱露了白,结果一伙小偷趁乱把父亲的钱都偷走了。
④父亲正准备掏钱买票的时候,发现兜里的钱不见了。父亲一下子懵了,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偷钱的人。
⑤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⑥父亲从车窗看到那个女人在车子底下哭得泪流满面,他的心里也很难受。父亲下了车,走到那个女人面前,说:“大姐,你别哭了,我刚刚在这附近捡到了你的种子,你看看是不是你的?”
⑦女人接过父亲递过来的袋子,打开一看,种子果然是她的。女人激动地说:“大哥,你真是个好人啊,你救了我一家人啊。”
⑧父亲说:“你不用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⑨父亲回到车上的时候,车上的人都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父亲坐在座位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小心,不能再让小偷得逞。
⑩父亲的善良在村子里被传为佳话,人们都夸父亲是个好人。父亲常说,善良是一种美德,它就像一颗种子,只要种在人们的心里,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父亲一下子懵了,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2)女人接过父亲递过来的袋子,打开一看,种子果然是她的。女人激动地说:“大哥,你真是个好人啊,你救了我一家人啊。”
3.第③段和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 “善良的种子” 的含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B 2. D 3. C 4. D 5. C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她美丽、活泼、热情、充满朝气,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方便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常常来照料这小茅屋,姐姐出嫁后,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1)“深深”“大礼” 写出了瑶族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激之情,表现出老人的淳朴和善良。
(2)“常常” 表明姐姐照顾小茅屋不是偶尔为之,而是经常这样做,体现了姐姐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也突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承。
引用诗句 “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以花喻人,象征雷锋精神在边疆地区生根开花,代代相传,表达了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和对边疆少数民族淳朴民风的歌颂。
(二)课外阅读
父亲是一个善良、淳朴、乐于助人但又有些粗心大意的人。他自己不舍得花钱,却对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在自己的钱被偷后,还能帮助别人,可见其善良;但他在买完种子后把钱露白,导致被偷,又体现出他的粗心。
(1)“懵” 字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发现钱丢了时的惊愕、不知所措的状态,表现出父亲遭受意外打击后的心理反应。
(2)“果然” 一词表明父亲给女人的确实是她丢失的种子,突出了父亲的善良和诚实,也表现出女人找到种子后的惊喜和激动。
不能删去。第③段和第④段详细叙述了父亲丢钱的过程和他当时的反应,为下文父亲在丢钱后还帮助女人找种子的情节做铺垫,更能突出父亲善良的品质。如果删去,情节会显得突兀,父亲的形象也不够丰满。
“善良的种子” 既指父亲把种子给了丢种子的女人,帮助了她,也指父亲的善良品质就像一颗种子,在村子里传播开来,影响着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懂得善良、学会善良,使善良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