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0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0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09:0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生动性的特点。
3.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4.了解木兰这一巾帼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木兰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吗?
如:武则天、穆桂英、梁红玉、花木兰、刘胡兰、江姐、杨开慧、任长霞、
居里夫人、希拉里[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夫人,2008年12月1日,美国总统当选人奥巴马提名希拉里出任美国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正式就职。2000年2月,尚未离开白宫的希拉里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当选为国会参议员。2006年,她获得连任。在2008年美国总统民主党党内预选期间,希拉里作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曾一度领先奥巴马,但最终以失利告终]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谓:铁腕夫人,令世界折服的“铁娘子”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黑人等
在《水浒传》中,巾帼 指的是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
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文学常识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2、《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3、“巾帼”由来: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三、读文章,疏通文意
1、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 可汗 鞍 鞯 辔 头 燕 山 胡 骑 戎 机
朔 气 金 柝 红 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2、多形式朗读
①全班齐读,与对子班比速度;
②学生分组速进行读比赛。并找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③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读时要读出节奏感,例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四、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疏通诗篇大意。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组内合作。疑难处班里解决。
补充知识----互文:
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有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练。古诗文中由于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的限制,常常用互文见义的表达方法,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完备的意义,增加语句的内涵。
如王昌龄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说“秦时汉时的明月,秦时汉时的关”;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说在清风明月半夜里别枝惊鹊,在清风明月半夜里鸣蝉。
本文中哪里采用了这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句串讲。适时补充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整体阅读,把握故事情节,合作探究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明确: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
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最后一节是一段附文,是歌者对木兰的赞辞)。
(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年转战凯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4、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参考:木兰是一个少女,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叙述的详略。
诗中对木兰出征前置办行装、从军征战生活以及得胜归来等情节,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诗中对木兰从军的准备以及还朝辞官、回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亲人团聚写得详细,对战场写得简略。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表现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这样写使主题更加突出。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细节研讨
1、品读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
(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
(1)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2)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3)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5)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6)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7)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六、体验交流互动释疑
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
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
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七、师总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
八、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2)完成同步练练习
(3)完成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南北朝民歌
故事情节: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深明大义    巾
木 果敢坚强    帼
兰 英勇善战   
诗 不慕名利    英
谨慎机敏 雄
九、课内检测:
1.给加横线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鞍鞯( ) 辔头( )燕山(  )鸣溅溅 ( ) 鸣啾啾( )胡骑( ) 戎机(  ) 金柝( )著( ) 傍地走(  )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中的“ , ”一句诗文。
⑨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5.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问女何所忆( ) 愿为市鞍马( ) 北市买长鞭( ) 胡骑( )
万里赴戎机( ) 关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若飞( ) 朔气传金柝(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著我旧时裳(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6.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7.文中数词虚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还知道以下成语中数词的用法,如同上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四个)
8.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9、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现在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