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0:07:49

文档简介

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贵州mián yán①   起伏的群山之间,隐匿着“南中第一奇迹”——红崖古迹。
红崖古迹位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山的西侧有一壁石崖wǎn②   如红色的火焰,在石崖北端一处宽10米、高6米的崖面上,有一些形似古文字的赭红色的神秘符号,这些神秘符号并非人为镌刻,若字若图,如篆如隶,大者如斗,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参差不齐,不可辨认,这就是红崖古迹。因其诡异难释又被人们称为“天书”,并被列入“中国八大神秘文字”。
这骇人听闻的红崖古迹,经历数百年风雨剥蚀,却依然如故,更能激发人类去探索红崖古迹那扑朔迷离的内涵。数百年来,历代bó③   学的学者先贤满怀对知识的一腔热忱,不断地探索山岩上那些古怪符号隐藏的奥秘,多次因有所破译而喜出望外。
2.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镌刻     B.骇人听闻     C.热忱     D.喜出望外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③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⑥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   地响。(朱自清《春》)
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   ,   ”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⑧《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面似乎与岸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挂的开阔景象。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标题中的“小圣”是指真君二郎神。
B.“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袁珂的《女娲造人》是一篇新编神话故事,是作者根据我国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
D.伊索,古罗马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都选自《伊索寓言》。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文段中的A是(3分) (   )
  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劣货!你怎么还要者嚣 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 A 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
A.八戒     B.沙僧     C.太白金星     D.二郎神
7.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书中的人物,有的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有的让作者极其反感。请举出一例,并结合具体事件概括其形象特点。(2分)
人物:           事件:           形象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冯剑华
称呼雨,应该是“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女孩,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A.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清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何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奇异的画笔,挥洒出一个漂亮的天地。
春雨,遍体芬芳的女孩,爱美写美的画师。
B.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洁净,还带有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明白,她有那么多的事要做,她是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期望着她的滋润。
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小孩,急盼着她的乳汁。
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成,才有万种生物生长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大方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现在,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爱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埋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明白,人们不可能不记得她的过去,不可能不记得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女孩般姗姗而来。
8.下面不属于本文描写对象的一项是(3分) (   )
A.春雨      B.夏雨      C.秋雨      D.冬雨
9.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D )
A.本文是写景散文,用诗歌般优美的语言,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B.作者把雨比作女性,表现了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奠定了感情基调。
C.作者将春雨称作极擅丹青的画师,手执奇异的画笔,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春天。
D.本文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雨,其中,夏天的雨最受作者喜爱。
10.请从选文中画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作出赏析。(3分)
A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清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B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洁净,还带有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11.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却又“并不落寞”。(5分)
饺子的味道
肖复兴
五十三年前,我在北大荒,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很想家。刚到那里不久,怎么能请下假来回北京 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弟弟在青海,姐姐在内蒙古,家里只剩下父母两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天高地远,心里不得劲儿,又万般无奈。
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年年三十的黄昏,我的三个中学同学,一个拿着面粉,一个拿着肉馅,一个拿着韭菜(要知道,那时候粮食定量,肉要肉票,春节前的韭菜金贵得很呀),来到我家。他们和我的父母一起,包了一顿饺子。
面飞花,馅喷香,盖帘上,码好的一圈圈饺子,围成一个漂亮的花环;下进滚沸的锅里,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银鱼;蒸腾的热气,把我家小屋托浮起来,幻化成一幅别样的年画,定格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
这大概是父亲和母亲一辈子过年吃到的味道最不一般的饺子了。
那一年的年三十,一场纷飞的大雪,把我困在北大荒的建三江。当时,我被抽调到兵团的六师师部宣传队,本想年三十下午赶回我所在的大兴岛二连,不耽误晚上的饺子就行。没想到,大雪封门,刮起了漫天大烟泡,汽车的水箱都冻成冰坨了。
师部的食堂关了张,大师傅们早早回家过年了,连商店和小卖部都关门了,别说年夜饭没有了,就是想买个罐头都不行,只好饿肚子了。
大烟泡从年三十刮到年初一早晨,我一宿没有睡好觉,早早就冻醒了,偎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睁着眼或闭着眼,胡思乱想。
大约十点钟,忽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大声呼叫我名字的声音。由于大烟泡刮得很凶,那声音被撕成了碎片,断断续续,像是在梦中,不那么真实。我非常奇怪,会是谁呢 这大雪天的!
满怀狐疑,我披上棉大衣,跑到门口,掀开厚厚的棉门帘,打开了门。吓了我一跳,站在门口的人,浑身厚厚的雪,简直就是个雪人。我根本没有认出他来。等他走进屋来,摘下大狗皮帽子,抖落下一身的雪,才看清,是我们大兴岛二连的木匠赵温。天呀,他是怎么来的
他笑了,对我说:“赶紧拿个盆来!”我这才发现,他带来了一个大饭盒,打开一看,是饺子,个个冻成了邦邦硬的坨坨。他笑着说道:“过七星河的时候,雪滑,跌了一跤,饭盒撒了,捡了半天,饺子还是少了好多,都掉进雪坑里了。凑合着吃吧!”
我立刻愣在那儿,望着一堆饺子,半天没说出话来。我知道,他是见我年三十没有回队,专门来给我送饺子的。如果是平时,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可这是什么天气呀!他得多早就要起身,没有车,三十里的路,他得一步步地跋涉在没膝深的雪窝里,走过冰滑雪深的七星河呀。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和赵温用那个盆底有朵大大的牡丹花的洗脸盆煮的饺子。饺子煮熟了,漂在滚沸的水面上,被盛开的牡丹花托起。
忘不了,是酸菜馅的饺子。
(有删改)
12.阅读文章,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饺子是(3分) (   )
A.酸菜馅的     B.肉馅的     C.韭菜馅的     D.韭菜肉馅的
13.对第三段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将饺子比作花环,是为了表现饺子数量很多、很丰盛。
B.将饺子比作银鱼,是为表达过年“年年有余”的祝愿。
C.小屋里蒸腾的热气,烘托出当时其乐融融的温馨氛围。
D.小屋在想象中幻化成年画,体现“我”的感激和愧疚。
14.文中画线句使用   、   的修辞方法,把无形的声音化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当时环境   ,突出饺子的  ,表现出赵木匠对“我”的深厚的友情,令人感动。(4分)
15.文章标题为“饺子的味道”,其中,味道除了其本身的味道外,还有哪些含义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大鼠
蒲松龄
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顶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合拢。③逡(qūn)巡:犹豫不决的样子,这里指小心翼翼。④跳踯(zhí):指跳上跳下。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⑥龁(hé):咬。
16.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 (   )
A.走为上计     B.欲擒故纵     C.调虎离山     D.声东击西
17.文中表明狮猫最初只是躲避大鼠而不还击原因的句子①   。作者借故事阐明道理的句子是②   。(4分)
18.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潜窥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然后知猫之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C.怒奔之   屠乃奔倚其下(蒲松龄《狼》)
D.猫则跃下    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诫子书》)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凉思 [唐]吴融 松间小槛①接波平,月淡烟沉暑气清。 半夜水禽栖不定,绿荷风动露珠倾。
  【注释】①槛(jiàn):横着的栏杆。
19.下列意象在两首诗中都有出现的一项是(3分) (   )
A.月       B.笛       C.荷       D.松
20.两首诗都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请仿照下列对《凉思》一二句画面描绘的示例,描绘《牧童》中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示例:《凉思》 嵌在松树间的小栏杆延伸向平静的湖面,月色淡淡,烟雾弥散,夏日的炎热气息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慢慢消散。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鲁迅”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1.【生活鲁迅】鲁迅说话非常幽默,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一则材料,请完成横线上的对话。(5分)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
鲁迅笑着说:“   ”
22.【印象鲁迅】黑板报上有一个版块叫“只言片语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根据你对鲁迅的了解写出你的发言。(5分)
示例:鲁迅——肩扛黑暗的闸门,放众多后来者走进了光明的世界,而自己宁愿被黑暗吞噬。
23.【人文鲁迅】鲁迅是绍兴人民心中不灭的灯。对于绍兴旅游来说,鲁迅就是一张金字招牌。如何借助鲁迅这个名人来发展旅游呢 请你为当地旅游拟写一则广告语。(5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小诗沉寂了300年,却给平凡人以力量。苔虽平凡,却很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生活中,我们虽很平凡,却不甘平庸,不断提升自己。请以《我虽平凡,却不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什么为“不平庸”,表现“我”在平凡中拥有不平庸的人生。
(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如何“不平庸”,叙述清楚表明平凡却不平庸的事件与从中学习到的意义或感悟。
(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漏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 略 。
2.① 绵延  ② 宛 ③ 博 
3.( B )
4.①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
③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⑥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 嘹亮 地响。(朱自清《春》)
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⑧《次北固山下》中“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两句写出了春天潮水涨满后,江面似乎与岸齐平,顺风行船,船帆高挂的开阔景象。
5.( D )
6.( A )
7.答: 示例1:人物:藤野先生。 事件:帮“我”添改讲义,帮“我”处理匿名信事件。 形象特点:关爱学生,没有民族偏见。示例2:人物:衍太太。事件:唆使“我们”吃冰,怂恿“我”回家偷首饰。形象特点:自私、阴险,表里不一。 
8.( D )
9.( D )
10.答: 示例一:A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雨悄悄而下,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日的雨,比喻成大嫂,写出了夏雨下得很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夏雨的喜爱之情。
11.答: 示例: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 
12. ( A )
13.( C )
14.文中画线句使用 比喻 、 夸张 的修辞方法,把无形的声音化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当时环境 极端的恶劣 ,突出饺子的 来之不易 ,表现出赵木匠对“我”的深厚的友情,令人感动。
15.答: ①饺子的味道是家乡同学对“我”及“我”的家人的浓浓情意;②还指“我”在北大荒时赵木匠对“我”的关爱。 
16.( B )
17.①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作者借故事阐明道理的句子是② 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
18. ( A )
19.( A )
20.答: 示例一: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笛声在晚风中悠扬飘荡,仿佛在诉说着牧童的闲适与自在。
示例二:在一片宽广的草原上,绿草如茵,茂盛而柔软。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地上,将整个草原染成了金色。随着晚风的轻拂,远处传来了笛声,悠扬而婉转,仿佛在诉说着牧童的故事。
21. 示例: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
22.答: 示例一:鲁迅——凭借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大地上踽踽独行。示例二:鲁迅——明知前方遍布荆棘与坟墓且已然遍体鳞伤却固执前行的过客。 
23.答: 示例一:跟着课本游绍兴  示例二:绍兴与鲁迅同在,鲁迅与你同行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