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大学之道《礼记》
《大学之道》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经典文言文。这篇文章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短短几百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儒家思想和道德准则,是儒家 “修齐治平” 思想的重要体现。它阐述了大学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即通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 “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 “八条目”,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发展的体系。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家国情怀以及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如 “明”“亲”“止”“本末”“壹是” 等实词,“之”“其”“于” 等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 “其在亲民” 等,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文中严谨的论证结构和条理清晰的行文思路,模仿其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议论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对 “三纲领”“八条目” 内涵的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修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理性看待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局限性。
借助对文章论证过程的分析,如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的层层递进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之美,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会其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内涵深刻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之美,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展现的胸怀天下、积极入世的情怀,激发学生对高尚道德品质和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大学》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 “仁”“义”“礼”“智”“信” 等在文中的体现,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个人品德修养、家庭美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能够在现代生活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字词、句式,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如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翻译全文。
深入阐释 “三纲领”“八条目” 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理念和逻辑体系,体会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深刻内涵,理解其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思考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局限性,使其能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避免对传统文化的片面理解和机械接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帮助学生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抽象哲理和精神境界,如 “止于至善” 的境界追求、“格物致知” 的实践方法等,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形象化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通过多媒体展示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的相关图片和介绍,引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问学生:“提到儒家思想,大家能想到哪些著名的人物和经典的观点呢?” 引导学生回顾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及其倡导的 “仁”“义”“礼” 等思想观念,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儒家经典篇章《大学之道》。
讲述《大学》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 “四书” 之一,被视为儒家学者的入门读物,也是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激发学生对深入探究其内涵的渴望。
学生活动: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儒家人物和思想,如孔子的 “因材施教”、孟子的 “舍生取义” 等,在交流互动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认真聆听教师对《礼记》和《大学》的介绍,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准备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背景知识介绍
教师活动:
详细讲解《大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尽管《大学》的作者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是儒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结晶),阐述其在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即它是古代高等学府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才能的重要教材。
介绍 “大学” 在古代的含义,与现代大学概念有所不同,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品德高尚、能担当社会责任的君子的地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层含义。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了解《大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思考古代 “大学” 与现代大学的差异,在对比中深化对古代教育理念的认识,拓宽文化视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的把握,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文章的整体氛围。
发放课文纸质文本,让学生对照注释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鼓励学生尝试初步疏通文意,标注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范读,跟读模仿,初步掌握课文的正确读音和节奏,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的停顿和重音。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积极查阅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主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释义问题,如 “知止而后有定” 中的 “知”(zhī)、“定”(内心安定)等,同时将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文本梳理与文意疏通
教师活动:
逐句讲解课文,重点阐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于实词,如 “明”(第一个 “明” 为动词,彰明;第二个 “明” 为形容词,美好的)、“亲”(通 “新”,使…… 更新)、“止”(达到极点)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其常见用法;对于虚词,如 “之”(助词 “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其”(代词、语气词等),通过大量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其不同的用法和意义;对于特殊句式,如 “其在亲民”(宾语前置,应为 “其在民亲”)、“此谓知本”(判断句)等,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翻译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规则。
在讲解过程中,采用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字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翻译每一句话。
学生活动: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认真记录文言字词、句式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课文例句进行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 “明” 字时,学生记录下 “明明德” 中两个 “明” 的不同词性和释义,并在课本上标注出其他含有 “明” 字的句子,尝试自己分析其含义。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小组讨论,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对字词、句式的理解和翻译思路,共同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如在讨论 “格物而后知至” 一句的翻译时,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最终确定准确的译文为 “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获得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五、深入探究 “三纲领”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 “三纲领” 的具体内容,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然后分别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释。
对于 “明明德”,讲解其含义为彰显人自身所具有的光明正大的品德,通过引用儒家其他经典中的相关论述以及历史故事,如孔子对颜回品德的称赞,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 “明明德”,如通过自我反省、学习优秀榜样等方式来提升个人品德修养。
在讲解 “亲民”(通 “新”,使…… 更新)时,阐述其不仅指关爱百姓,更重要的是使百姓在道德和思想上不断更新进步,引导学生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践行 “亲民” 思想,如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对于 “止于至善”,讲解其为一种追求完美、达到最高境界的精神追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 “至善” 境界的理解和想象,通过列举古代仁人志士追求 “至善” 的事例,如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情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自我。
学生活动:
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出 “三纲领” 的内容,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思考每个纲领的含义和价值,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在学习 “明明德” 时,学生写下自己对品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培养良好品德的计划。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对 “三纲领” 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方式的看法,如有的学生提出在学校中可以通过组织公益活动来实现 “亲民” 的理念,通过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来追求 “止于至善” 的境界,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详细解读 “八条目”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梳理 “八条目” 的具体内容,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递进层次,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对 “格物致知” 进行重点讲解,引用朱熹等古代学者的观点,阐释其含义为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获得知识和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如何进行 “格物致知”,如通过科学实验、社会实践、阅读书籍等多种途径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讲解 “诚意正心” 时,强调内心真诚和端正思想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考试不作弊、诚实守信等,让学生明白只有内心真诚无欺,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进而实现个人的道德完善和精神升华,启发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符合 “诚意正心” 的要求。
对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几个条目,引导学生理解它们是一个由内而外、逐步扩展的人生发展路径,修身是基础,只有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和才能,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通过讲述古代贤能之士的事迹,如曾国藩家书所体现的齐家之道以及诸葛亮辅佐刘备治理蜀国的智慧,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价值追求,鼓励学生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的思路梳理 “八条目” 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在笔记本上绘制思维导图,将各个条目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呈现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将 “格物致知” 作为获取知识的基础,与 “诚意正心”“修身” 等条目依次连接,表明它们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探讨 “八条目” 的实践意义和方法,如在讨论 “格物致知” 时,学生们提出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在思考 “修身齐家” 时,学生们分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培养良好品德的经历和体会,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增强对儒家思想的认同感和践行能力。
七、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提出几个具有启发性和讨论价值的问题,如 “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个人发展和社会治理有哪些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同时又存在哪些局限性?”“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儒家的这些思想理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记录讨论结果。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避免讨论陷入片面和肤浅。
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不足,如有的学生认为儒家的 “修身” 理念有助于个人品德的提升,而 “八条目” 中强调的等级观念在现代社会可能不太适用;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儒家的 “亲民” 思想与现代的公益事业相结合,创新地传承和发展儒家文化等,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各小组组长认真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整理思路,准备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清晰地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和论据,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全班交流与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
组织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发言,展示本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使讨论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各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对全班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局限性,以及传承和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生活动:
各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自信地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本小组对儒家思想的独特见解和思考,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记录不同的观点和新颖的想法,如有的小组通过制作 PPT 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学校教育、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和创新实践,增强了汇报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学生积极提问、发表意见,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拓宽视野,丰富思维,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和文化交流意识。
九、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教师活动: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回顾 “三纲领”“八条目” 的内涵、逻辑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深入探究儒家文化,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布置课后作业:一是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大学之道》全文,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二是让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儒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思想的认识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