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2 0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数 4课时 课型 新授
课题 5.课《伤仲永》
备课时间 2,20 授课时间 2,23 备课人 和文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熟读成诵。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3、理解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4、组织学生讨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5、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教师准备 学案,课件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部分:一、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公”。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 自读课文,圈点勾画。1、注音写字隶( ) 扳( ) 谒( ) 邑( ) 泯( ) 称( ) 卒( ) yān ( ) 耶( )2、跟老师读课文,弄清节奏与停顿:(试着划分节奏,每句划分一处)①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④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②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⑤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⑥ 余闻之也久。 3、再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译课文。不懂之处勾画出来。4、理解课题: 课题中“伤”的含义是 ;你觉得是在表达作者 思想感情?5、积累关于勤奋好学的名言警句。(至少三句)第一二课时一、提问文学常识,处理预习导学部分题二、疏通文意. 三、文言词汇总结,课堂练习1、词类活用:父异焉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2、虚词总结之: 忽啼求之: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诗① 邑人奇之:代这件事 余闻之也久:同上 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② 卒之为众人:助词,无意义 或以钱币乞之:代诗仲永之通悟:助词,的于:环谒于邑人:介词,到于舅家见之: 在 ① 贤于材人远矣:比 受于人者不至:被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己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稍稍宾客其父:他的父利其然也: 这种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把)或以钱币乞之(用 )3、部分重点词语释义①世隶耕 隶:属于②未尝识书具 尝: 曾经③并自为其名 为: 题写④指物作诗立就 就:完成 ⑤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 ⑥或以钱币求之 或:有的人 ⑦环谒于邑人 环谒:四处拜访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⑨泯然众人矣 泯然:完全 ⑩受之于天 受:承受⑾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能够 4、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第三四课时导入新课到底是谁造就了神童的悲剧马来西亚华裔神童张世明,12岁从初中跳到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大学一年级,15岁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由于没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压力,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患上精神疾病,最终英年早逝。我国神童宁铂,两岁半能背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十首诗词,4岁时学会了400多汉字,13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大学生。然而却无法和社会、他人沟通,屡次单独出走,最终丢掉大学讲师职位,出家为僧。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神童魏永康,2岁时就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念书,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他却中途肆业回家。他退学的原因很简单:自己无法一个人去面对社会。
  看着神童们的这些悲剧,我不禁想问自己,到底是谁造就了神童的悲剧,到底这悲剧带给了世人多少沉重的思考。 朗读课文,深入理解:1、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明确:本文写了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流露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第一阶段写得最详细 暗含文章主旨,符合作者写作意图。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见教案)4、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表现在哪儿?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议论中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6、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8、赏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愚昧无知 9、迁移拓展A (1)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有关资料,进行课堂辩论:成才的关键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才的关键。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讨论之后,教师要将讨论内容进行归纳集中,使学生有一个正确认识。并据讨论情况予以评价。(2)同学们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呢?(三选一)①仲永啊,我想对你说②方父啊,我想对你说③(假如你是方仲永,你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各位啊,我想对你们说B 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请搜集关于天才的名言。 1.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2.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鲁迅《未有天才之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4、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5、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牛顿6、天才是指异乎寻常的忍耐者而言。——列夫·托尔斯泰7、没有某些发狂的劲头,就没有天才。——塞涅夫8、非常的单纯,非常的明确——这是天才的智慧的最可惊人的品质。——车尔尼雪夫斯基天才有的弱点并不少于普通人,也许更多一些。 ——罗曼·罗兰10、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11、对自己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12、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13、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爱因斯坦自写格言比赛:天才就是——(请你续写)1.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2.天才就是长久的忍耐3.天才就是入谜4.……10、教师寄语:看来,人的成长,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11、布置作业复习掌握文言词汇,背诵文章。预习新课。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