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全文共49个字,以凝练的笔触,描述了王戎与小伙伴一起游玩时,发现道边李树多子,小伙伴争相采摘,王戎却一动不动,在旁人的询问下,他说出了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文中一群小儿与王戎形成强烈的反差,“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虽寥寥数语,但在读者脑海里,却勾勒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对比中更显王戎之聪慧。文中还有一句语言描写,则是王戎回答路人的话,也是揭示道理的语言,这句话更为直接地突出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5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故事。复习创造性讲述故事的方法。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领会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故事。复习创造性讲述故事的方法。
2.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判断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解课题
1.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才能出众的人,图中的历史人物你知道吗?
2. 他们小小年纪就展示出了不凡的才华。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他就是——王戎。
3. 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4. 取是什么意思,道旁又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
5. 理解了课题,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读中促悟
1. 请同学们自由读小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词做好标记)
2.请两位同学,指名读。(学生评价朗读)
3. 读小古文,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词语间的停顿,听老师朗读,用铅笔画停顿。
4. 难度升级,没有标点符号的,你能读好吗?谁来挑战?(评价)
5.好文不厌百回读,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出节奏,读的有韵味一些。
三、入情境 赏人物
1. 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工具书 组词替换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
2.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试着说一说文言文的大意。
3.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A. 刚才这位同学把“尝”翻译的很准确!说一说你是用的什么方法?
评价:(借助注释)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看来结合注释的确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法宝!
B. “诸”“游”是什么意思?你又怎么知道?注释当中没有,(组词法)
C. 这句话是在说:(译)王戎七岁,曾经和诸多小朋友一起游玩。
D. 想象一下,他们游玩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快乐,高兴。想象一下你们平时玩耍的场景,让我们带着愉快,喜悦的心情再读这一句。
4. 他们游玩时发生什么事情呢?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A. 找的真准确!
这句比较长。我们先来看一看难懂的词?
B.折是什么?谁能结合插图猜一猜,压弯
竞走是什么? 走(古今异义)古义:跑 今义 走路
唯是什么?只
之:指李子
C.这句话是在说(译)请一位同学说: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过渡:其他的小朋友都争抢着摘李子,可是王戎却是一动不动,他们的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E. 为什么王戎会一动不动?他此刻站着不动在干什么?(思考,观察)
F.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戎?
板书: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5. 看着王戎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于是就有人感到好奇——引读——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A. 必是什么?一定 之:指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B.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李子,王戎回答—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的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6.小组合作:为什么王戎会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A是啊!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人摘完了。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
B从这番语言中,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王戎?
板书:喜欢思考,善于分析
7.是否真如他所说那样—取之,信然
A. 信然指什么?果然 之:李子
B. 大家取来李子一尝,果然如此。
8.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看到了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王戎,那么作者在写王戎的时候抓住了他的什么进行描写?有什么妙处?(语言 动作)
运用这种描写能够更加深刻的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更加深刻的感受王戎的善思善察。
9.他异于常人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了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冷静分析,让我们带着对这篇文言文的感悟,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四.讲故事 拓延伸
1.这个故事这么有意思,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讲吧!如果能借助注释简要讲地清楚,如果你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就更好了。比如说:大家争着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诸儿会如何去摘下李子?王戎站在那一动不动的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2.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3.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其实,关于王戎的故事可不少,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一则故事《王戎观虎》。
A.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魏明帝在宣武场上让老百姓看老虎,老虎被关在笼子里,吼声震地。围观的百姓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B.王戎为何了无惧色?(他一定认为老虎被关在笼子中,并不能对围观群众造成伤害,只不过徒有威风和气势)
C.从神态动作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王戎?
是啊,这个故事赞扬了王戎小小年纪就具有过人的理智和清晰的思维,幼时的他有着如此大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不愧被后人称为神童。怪不得他的故事会流传至今,而他长大后也成为竹林七贤之一,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不就印证着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D.其实,《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不怕笼中虎》都出自《世说新语》中,它是南朝刘义庆编纂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收录了一千多个小故事,有很多体现人物鲜明性格、机智聪慧的故事,感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阅读!
E.相信这个故事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了,接下来我们试着来背一背。
五、作业设计
1.讲故事
2.《世说新语》
板书设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善于思考,善于观察
喜欢思考,善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