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电解池
课题名称 电解池 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适用年级:高二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册(模块)名称:化学反应原理 □所属章节:第四章第三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相机 PPT 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认识电解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2) 比较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2) 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严谨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难点:电子、离子在电解过程的运动和电极反应
教学策略 三重表征理论策略、 实验探究策略、多种感官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策略。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反应,电极反应式来学习;视觉、嗅觉、感觉等多种感官来观察、分析、归纳知识;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小结学习知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水的电解示意图观察思考并回答:现象:阴极产生的气体收集检验时发出“噗”的声音的气体;阳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头复燃的气体。它们体积比为2:1结论:水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问题思考】1、通电时CuCl2溶液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呢?【活动与探究】将两根碳棒插入CuCl2溶液中;如右图甲二、将两根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CuCl2溶液中;如右图乙三、指导学生的探究实验(操作要点:12V直流电源,把电源连接的碳棒插入盛有CuCl2溶液的U型管两端,阳极的管口放湿润的KI-淀粉试纸)分三步实验探究回答问题;实验探究电解CuCl2、并说明现象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了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有气泡产生,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的固体析出.结论:阳极是Cl2 阴极是Cu 【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电解过程要什么条件。能量如何变化,观察刚才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电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直流电源,阴阳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闭合回路。【设疑】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分解生成Cu和Cl2呢?1:通电前,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2:在通电时这些微粒各向什么区移动?3:通电后在阳极和阴极各会发生什么样的电极反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先猜测答案,然后边观看动画模拟边验证答案正误1.通电前有Cl - OH - Cu2+ H+ 2.Cl - OH -离子向阳极; Cu2+ H+ 离子向阴极3.阴极Cu2+ + 2e– = Cu还原反应 阳极2Cl– – 2e– = Cl2↑氧化反应【小结】1.引导学生小结电极和电极发生的反应2.引导学生从电解框图中小结电解原理1① 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子流出;阴离子移向该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② 与电源负极相连,电子流入;阳离子移向该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巩固】展示题目1、如右图是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学生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电解池的阴阳极及阴阳极上发生的变化,得出答案【展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事例,学生观察比较两者的原理,组成异同学生填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习】辨认电解池和原电池,并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联系 1.分析下图,哪个是原电池,哪个是电解池。2、下列说法或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C.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度加快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槽的阴极
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主体性和老师的教学主导性,整节课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观察归纳来完成的,通过检查学生后来的习题情况说明,学生对电解原理掌握的很好;三重表征理论对化学的教学效果很好,我们以后要经常考虑使用这样的思维进行设计教学过程,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比喻讲到电解池的离子游动方向时,我对学生说原电池的外电路是从负极游向正极的,在电解池这个闭合回路中,电子和阴离子都是带负电荷的,它们的移动方向会怎样?得出阴离子会游向哪一极,学生都可以正确回答,然后再放动画验证加强记忆,效果很好。 尽管探究实验里,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做了提示,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不但要提示,而且要巡堂指导,要进一步说明要经常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锻炼他们的实验能力探究和动手能力。
C
C
C
C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