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高考地理真题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北京高考地理真题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30 11: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练习题
真题再现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B.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C.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D.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条子泥沙洲适宜( )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 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 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
3.(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4.(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沙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 0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沙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沙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沙的影响。
模拟练习
1.(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读我国两区域简图,甲乙两区域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之路,主要途径是( )
①甲区域提升资源利用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②甲区域产业基础好,重点发展高端金融业
③乙区域为沿海航线中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④乙区域建设用地多,应大幅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的民居相比( )
A.甲以木板为材料,容易拆卸运输 B.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C.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D.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3.(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经济韧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从单一资源禀赋型产业结构向多样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大冶市是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读图,大冶市( )
A.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B.经济韧性与产业多样化变化同步
C.服务业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D.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强
(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随着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乌兰察布市草原消失,耕地严重退化。近年来,乌兰察布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麦菜薯、牛羊乳”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得到改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的措施( )
①实施高产农田退耕还草②选择种植耐旱的农作物③建设人工草场养殖牛羊④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2026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地举办。米兰是国际时尚之都和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科尔蒂纳丹佩佐是历史悠久的滑雪小镇。下图为两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
A.阿尓卑斯山脉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B.波河平原,河网密布,有结冰期
C.米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D.米兰距科尔蒂纳丹佩佐约100千米
6.两地共同举办冬奥会,利用了( )
①科尔蒂纳丹佩佐适宜高山滑雪的地形②科尔蒂纳丹佩佐原有的滑雪基础设施
③米兰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④米兰沿海和沿河的便利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马拉维人口接近2000万,农业是其支柱产业。1984年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23年3月,山西省吕梁市与马拉维首都利隆圭市结为友好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马拉维( )
A.位于赤道以北,干湿季分明 B.湖泊与东非大裂谷平行分布
C.以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D.受冰川侵蚀.湿地面积广大
8.与山西省相比,马拉维( )
A.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B.路网密,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 D.休闲农业及旅游业发达
(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是穿越流动沙丘最长、受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营建乔灌木林带的最大限制条件是( )
A.降水少 B.肥力低 C.风力大 D.热量少
10.图中防沙、固沙体系的功能是( )
A.恢复地表的植被,改善大气降水 B.增大地表粗糙度,减弱地面风速
C.改良土壤结构,增大耕地面积 D.增加建设用地,完善交通网络
(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加冷河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区。20世纪60年代,为缓解洪涝灾害,新加坡将其天然河道改建为混凝土河道(图a),2009年启动加冷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图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混凝土河道可以缓解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下渗 B.减少径流 C.加速径流 D.加强蒸发
12.河道经生态修复后( )
A.河床拓宽一减弱降水强度 B.湿地扩展一净化水质,调节气温
C.流程加长一提高航运价值 D.绿地增加一预留城市的建设用地
(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2022年10月31日,我国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成功发电。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南侧海域,离岸30千米,水深30米,与海上风电同场。风光同场海上光伏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深远海“风光同场”一体化设计( )
①开发成本低 ②实现风光互补,保证输电稳定性
③共用基础设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④改善深远海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 )
A.改变油气资源短缺状况,保证能源安全
B.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保证生态安全
C.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D.增加海洋水产品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15.(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 西逐渐降低。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逐步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图1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呼伦贝沙地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图3为某同学收集的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16.(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某校中学生到榆林市进行研学。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区域地形、地貌
(1)概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任务二 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表榆林市重点流域中上游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重点流域 单位(107m3) 秃尾河中上游区 榆溪河中上游区 芦河上游区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13.62 13.2 3.99
2020年需水量 15.57 10 5.64
2030年预测需水量 24.07 12.98 8.61
(2)根据上表绘制统计图,指出榆林市重点流域面临的问题,并简析原因。
任务三 调研生态治理
建国70多年来,榆林人民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基本方略,建设了许多创造性的生态工程。今天,这里已成为林木覆盖率达45.8%的“国家森林城市”。
(3)从“南治土”、“北治沙”中任选其一,说出该方略针对的生态问题,以及当地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任务四 调研区域发展
某学生研学日记:
目前,榆林市已摆脱单一依赖矿产开采、粗放发展的模式,正著力打造世界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我们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看到管道纵横,塔罐林立。技术人员介绍其中一个生产项目:“煤炭制成合成气后、通过装置高效加工,便可得到聚乙醇酸(PGA)。这是一种可无害降解的新材料,能大量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仅可以制成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生活用品,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手术缝合线、农业地膜、地下油气开采等领域。与生产传统塑料相比,每吨PGA煤耗可降低约1/2,CO2排放降低约2/3,工业附加值增加2~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
(4)说明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对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7.(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西柳沟开展了“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下图示意西柳沟流域及水文站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表西柳沟流域不同时期降水量、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
年份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 多年平均径流量(104立方米/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万吨/年)
1980—1999 301 2974 663
2000—2017 302 1740 102
(1)绘制该流域不同时期的径流量与输沙量统计图,说出其变化特点。
任务二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发现西柳沟夏秋季节易形成高含沙量洪水。
(2)分析西柳沟洪水含沙量高的原因。
(3)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18.(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被誉为“中国第一竹乡”。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拥有竹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毛竹林87.6万亩。下图为安吉县竹林资源分布图,下表为毛竹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年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竹林碳汇是指竹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2021年,安吉聚焦绿色低碳,创建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闭环管理体系。
(3)简述当地开展竹林碳汇带来的综合效益。
19.(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县内的朱溪河流域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一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2017年长汀县成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图为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注:土壤侵蚀率指在给定的坡度带或海拔区间内,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率与海拔区间的关系。
(2)指出土壤侵蚀率达70%以上区域的坡度范围,并推测原因。
(3)归纳长汀县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经验。
20.(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西起京杭运河、东临通榆河,北至苏北灌渠,南至通扬运河,是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湖荡沼泽广布,洪涝多发。下图为里下河地区范围示意图。
多年来,里下河地区通过建设抽水站、退耕还湖、拓浚入海河道等措施,形成“上抽、中滞、下排”水利工程体系,有效防治洪涝灾害。
(1)结合区域气候和地形特征,分析“上抽、中滞、下排”水利工程体系建设的原因。
里下河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原湖荡沼泽区开挖排水沟,把取出的河泥垒土成垛,垛上种田,每块垛田四面环水,以垛间沟相隔,形成聚落——农田——水利三合——的乡村聚落系统(下图)。
(2)阐述该乡村聚落系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的表现。
2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江苏省始终走在前列。以下为江苏省部分数据资料,下图为江苏省陆地及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评估。注:表中省级数据未包含港澳台。
●2021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各省市区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2021年江苏省发电量5867亿千瓦时,用电量7101亿千瓦时,分别在各省市区中位列第四、第三。 ●江苏省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自2009年在潮间带建设首个风电场,至2021年年底,全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81万千瓦,占全国的46.5%,在沿海各省中位列第一。 ●“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江苏省规划新建海上风电场址28个,发电规模909万千瓦,规划总面积1444平方千米。所有规划场址均距离海岸10千米以上,并避开各类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海域,以及港口、航道等。
结合以上资料及所学,评估论证江苏省“十四五”期间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可行性。
22.(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图(a)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图(b)为斯瓦尔巴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斯瓦尔巴群岛是主权归属于挪威的极地自然群岛,岛上多山地,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煤矿开采是该群岛上重要的经济活动。近年来挪威政府逐渐关闭煤矿,与此同时,利用岛上的旅游资源、机场和深水港,积极发展旅游业。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23.(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2022年10月下旬,“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众多湖泊(如右图所示)”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赶紧种树去,沙漠变绿洲指日可待”。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解释说:“其实我们看到的湖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泊,而是塔里木河的河水漫溢到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形成的积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针对网友的说法,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4.(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某地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形成“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的地理意义。
2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某校学生到伊犁河谷开展研学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走访科研院所,探究坡面保护措施
为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管理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某科研院所开展自然降雨径流监测实验,在同一坡面设置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以及对照(自然状态)4种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措施 枯草覆盖 水平沟 增渗孔 对照
产流量 总量(mm) 0.79 0.80 2.10 2.80
削减率(%) 71.8 71.4 25.0
产沙量 总量(t·km-2) 2.5 10.9 30.4 40.4
削减率(%) 93.7 73.0 24.7
(1)绘制统计图,指出减少坡面产流产沙的最有效措施,并阐述其作用。
26.(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水源地。天门山风景区位于密云区北部,景区中的“天门山岩壁”是国家级花岗岩地质景观(下左图)。嵌于峭壁上的“天门洞”(下右图)海拔800余米、高约60米、宽约40米,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东西通透的穿山岩洞,天门山也由此得名。
(1)简述密云水库的生态作用。
27.(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收缩,即城市规模缩小,以人口流失为主要特征。东北三省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为显著的区域。
(2)鹤岗与绥化城市收缩成因不同,试分别解释两城市收缩的原因。
白城将牵头打造吉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将建设占地1.2万亩的氢能产业园区,加快建成“中国北方氢谷”。
(3)分析白城“中国北方氢谷”建设对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28.(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措施。治沟造地采用坡面退耕还林、拓宽沟道淤地等措施,形成“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某科研团队为了进一步研究“治沟造地”对土壤保持的影响,对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功能的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估。下图是延河流域示意图,下表是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量的分析结果。
治理时期 土壤保持量(106t) 耕地土壤保持量(106t) 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t/hm2)
治沟造地前 292.00 52.71 255.62
治沟造地后 300.00 51.43 262.63
变化量 8.00 -1.28 7.01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说明。(要求: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真题再现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数据中心建设应考虑低碳、安全、清洁、水源等多种因素。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 B.土壤肥沃,为国家粮食主产区
C.河流径流量大,结冰期较长 D.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区域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表明地势崎岖,有多处溶洞分布,表明喀斯特地貌发育,A正确;该区域以山地为主,而国家粮食主产区主要是分布在平原区,B错误;根据该区域水稻分布,可推测其热量较充足,河流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冬季应该比较温和,CD错误。故选A。
(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条子泥沙洲适宜( )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 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 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条子泥沙洲是近海地区由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沙洲,其地质较为松软,易受海水侵蚀,不能建设大型建筑,A选项错误。由于身处海洋边缘,受海水影响较为显著,不适宜将其改造为农田,B选项错误。由于该沙洲处于大陆架边缘地区,其生物多样性较多,开辟海滨浴场会破坏该地自然生态平衡,C选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该地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型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可作为候鸟栖息地建设自然保护区,D选项正确。故选D。
3.(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答案】(1)栖息地范围面积广阔;栖息地类型多样,包括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等;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地质条件复杂,产生了许多溶洞;气候湿热;垂直落差大。
(2)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人口增长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造成了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具体包括:商业性伐木;采矿;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等。
(3)土壤的变化: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建立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有利于把各国“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分析】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多样性来回答。首先是丰富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以其广阔的栖息地范围而闻名,栖息地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多种自然环境给予了动植物生长空间;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第三纪火山的喷发构成了这一地区的古老地层,喷发后留下的石灰岩又形成了岩溶地层,加上这里的湿润气候,所以森林里还产生了许多溶洞、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溶洞里繁衍着大量生物。其次是优越性: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靠近海边,所以来自大西洋南部海洋上的温暖湿润的信风可以吹进森林,保证全年空气相对湿度高,该区域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垂直方向上的水热变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2)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森林正迅速被伐木、农业、采矿和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摧毁,由于传统农村社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经济生产高度依赖自给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养牛和捕鱼。这种生产方式最依赖自然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对东南保护区的环境有很大危害。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市化造成的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是重要威胁。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里还没有道路,后来建造了小路,但已不再适合今天的需求。以货运、建筑或道路拓宽为目的的发展建设,造成了碎片化加剧。
(3)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次生灾害,而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农庄土壤的变化表现为: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分布于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近年来,亚马孙雨林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森林的保护成为国际的共识,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4.(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沙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沙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 0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沙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沙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沙的影响。
【答案】(1)径流量减少。截留雨水、径流,增加下渗。
(3)绘图如下:
随着流域梯田面积比例增加,梯田减沙比例增加,增加速度由快变慢。
【分析】(1)结合材料可知,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后,年净流量明显小于西沟,原因是修建梯田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缓坡度,植物落叶及根系可以截留地表径流,减少流域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
(3)根据图表中的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和梯田减沙比例的数值变化进行绘制:
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不难看出,随着梯田面积增加,梯田减沙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当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低于30%的时候,梯田减沙比例增加较快,超过30%之后,增加速度变慢。
模拟练习
1.(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读我国两区域简图,甲乙两区域因地制宜选择发展之路,主要途径是( )
①甲区域提升资源利用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②甲区域产业基础好,重点发展高端金融业
③乙区域为沿海航线中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④乙区域建设用地多,应大幅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甲区域为东北地区,属于我国的重工业基地,现由于资源匮乏,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应该提升资源利用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①正确;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产业基础好,但是高端金融业欠发达,应该灵活妥善地运用好政策力量和市场力量,完善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②错误;乙区域为长三角地区,靠近沿海地区,产业基础好,应该以沿海航线为中枢,发展高端装备制造,③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大幅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其生态承载力,④错误;故选C。
2.(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下图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的民居相比( )
A.甲以木板为材料,容易拆卸运输 B.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
C.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D.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答案】D
【详解】结合材料分析,甲为南非传统民居茅草屋,用一种当地特有的山草铺成,房屋四周墙体是用土坯垒成的,简单轻便,便于拆卸,A错误;该地气候炎热,无窗,门窄小,有利于抵御炎热,B错误;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该地气候严寒,针叶林广布,房屋以木材为材料,C错误;乙地冬季降雪量大,房屋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D正确。故选D。
3.(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经济韧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从单一资源禀赋型产业结构向多样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大冶市是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读图,大冶市( )
A.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B.经济韧性与产业多样化变化同步
C.服务业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D.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增强
【答案】A
【详解】2000年时大冶市的采矿业的产值占比超过60%,说明其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之后的年份其重工业比重显著下降,工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冶市取得了转型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A正确;如图示在2000年-2003年间和2012年-2015年间产业多样化经历显著的波动,但经济韧性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说明经济韧性与产业多样化变化并非同步,B错误;图示中大冶市现有的产业类型中主要是第二产业,服务业占比小,不是主导产业,C错误;采矿业的产值占比显著下降,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下降,D错误。故选A。
(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随着人们大面积垦草种粮,乌兰察布市草原消失,耕地严重退化。近年来,乌兰察布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麦菜薯、牛羊乳”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得到改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的措施( )
①实施高产农田退耕还草②选择种植耐旱的农作物③建设人工草场养殖牛羊④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乌兰察布市草原消失,耕地严重退化”,该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的措施应从改善草场和耕地作物的角度进行,选择种植耐旱的农作物以及建设人工草场养殖牛羊可以有效适应当地现存生态问题从而改善生态环境,②③正确;高产农田退耕还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可取,①错误;当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水产养殖业,④错误。故选C。
(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2026年冬季奥运会将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两地举办。米兰是国际时尚之都和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科尔蒂纳丹佩佐是历史悠久的滑雪小镇。下图为两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 )
A.阿尓卑斯山脉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B.波河平原,河网密布,有结冰期
C.米兰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D.米兰距科尔蒂纳丹佩佐约100千米
6.两地共同举办冬奥会,利用了( )
①科尔蒂纳丹佩佐适宜高山滑雪的地形②科尔蒂纳丹佩佐原有的滑雪基础设施
③米兰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④米兰沿海和沿河的便利交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C 6.A
【解析】5.阿尓卑斯山脉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A错误;读图可知,波河平原,河网密布,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最低温大于0℃,故无结冰期,B错误;米兰冬季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据图中比例尺1厘米代表100千米,米兰距科尔蒂纳丹佩佐约200千米,D错误;故选C。
6.读图可知,科尔蒂纳丹佩佐位于阿尔卑斯山的山坡区域,有适宜高山滑雪的地形,①正确;由材料可知,科尔蒂纳丹佩佐是历史悠久的滑雪小镇,利用了科尔蒂纳丹佩佐原有的滑雪基础设施,②正确;米兰是国际时尚之都和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强,③正确;米兰靠近内陆,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马拉维人口接近2000万,农业是其支柱产业。1984年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23年3月,山西省吕梁市与马拉维首都利隆圭市结为友好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马拉维( )
A.位于赤道以北,干湿季分明 B.湖泊与东非大裂谷平行分布
C.以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D.受冰川侵蚀.湿地面积广大
8.与山西省相比,马拉维( )
A.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B.路网密,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 D.休闲农业及旅游业发达
【答案】7.B 8.A
【解析】8.读图可知,图中纬度数值往南逐渐增大,为南纬,马维拉位于赤道以南,A错误;马拉维湖呈南北走向,与东非大裂谷平行分布,B正确;马拉维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C错误;受板块张裂形成,D错误。故选B。
9.与山西相比,马拉维经济落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基础设施落后,休闲农业及旅游业落后。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是穿越流动沙丘最长、受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营建乔灌木林带的最大限制条件是( )
A.降水少 B.肥力低 C.风力大 D.热量少
10.图中防沙、固沙体系的功能是( )
A.恢复地表的植被,改善大气降水 B.增大地表粗糙度,减弱地面风速
C.改良土壤结构,增大耕地面积 D.增加建设用地,完善交通网络
【答案】9.A 10.B
【解析】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风沙灾害严重,可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地带,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是限制营建乔灌木林带的主要因素,A正确;肥力低、风力大、热量少不是主要的限制性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
10.防沙、固沙体系对于区域降水的影响较小,A错误;防沙、固沙体系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增加摩擦力,减弱地面风速,从而防风治沙,B正确;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建设用地,都不是防沙、固沙体系的主要功能,CD错误。所以选B。
(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加冷河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区。20世纪60年代,为缓解洪涝灾害,新加坡将其天然河道改建为混凝土河道(图a),2009年启动加冷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图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混凝土河道可以缓解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下渗 B.减少径流 C.加速径流 D.加强蒸发
12.河道经生态修复后( )
A.河床拓宽一减弱降水强度 B.湿地扩展一净化水质,调节气温
C.流程加长一提高航运价值 D.绿地增加一预留城市的建设用地
【答案】11.C 12.B
【解析】11.结合所学知识,混凝土河道使得河床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出现强降水天气时易导致地表水短时间大量堆积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河道硬化导致地表水下渗少,地表径流增多,B错误;河道硬化,河床光滑,流速加快,有利于排洪,C正确;河道硬化对河流水面蒸发影响小,河流水面两侧硬化的坡面减少了土地中水分的蒸发,D错误。故选C。
12.据图可知,河道经生态恢复后,湿地面积扩展,有利于净化水质,调节气候,B正确;河床拓宽,对降水强度影响小,A错误;可能会使河道恢复弯曲,但不改变流域面积,对通航距离影响小,C错误;天然河道占用更多城市空间,D错误。故选B。
(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2022年10月31日,我国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项目成功发电。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南侧海域,离岸30千米,水深30米,与海上风电同场。风光同场海上光伏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深远海“风光同场”一体化设计( )
①开发成本低 ②实现风光互补,保证输电稳定性
③共用基础设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④改善深远海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 )
A.改变油气资源短缺状况,保证能源安全
B.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保证生态安全
C.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D.增加海洋水产品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答案】13.C 14.C
【解析】13.结合材料可知,风光同场是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合二为一且位于海上,因此对于设备的要求较高,建设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成本较高,①错误;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风光同场发电设计是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合二为一,因此可以实现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互补,保证发电和供电的稳定性,②正确;光伏电厂与海上风电同场,共用基础设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增强经济和发电效益,③正确;深远海“风光同场”一体化设计并不能改善深远海域的生态环境,④错误。综上可知,②③正确,故选C。
14.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能够改善因油气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发展问题,但并不能改变油气资源短缺状况,A错误;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可以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并不是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B错误;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有助于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C正确;开发海洋风电、光电资源并不能增加海洋水产品产量,D错误。故选C。
15.(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至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 西逐渐降低。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呼伦贝尔草原逐步退化,从而形成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图1为呼伦贝尔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呼伦贝沙地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图3为某同学收集的呼伦贝尔沙地气候资料。

(1)描述呼伦贝尔沙地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分析呼伦贝尔当地的气候要素对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1)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以西,内陆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纬度45°-50°N之间;山地和高原的过渡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位于森林区与草原区的过渡地带。
(2)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地表岩石易破碎;日照时数长,光照强烈,岩石易风化;植被少,风速较大,风力作用强烈。
【分析】(1)描述地理位置,往往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描述。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以西,内陆地区;位于我国中温带地区/纬度45°-50°N之间;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表现在气候(温度带、干湿地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的过渡。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山地和高原的过渡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森林区与草原区的过渡地带。
(2)土地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壤生产力的退化,使原本不是荒漠的地区变成了荒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过程表现为植被逐渐减少,土质逐渐沙化。结合题目给出的当地自然条件资料,思考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的过程。该地降水量较小,蒸发量较大,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地表岩石易破碎;日照时数长,光照强烈,岩石易风化;植被少,风速较大,风力作用强烈。
16.(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某校中学生到榆林市进行研学。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区域地形、地貌
(1)概述该区域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任务二 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表榆林市重点流域中上游水资源供需关系分析
重点流域 单位(107m3) 秃尾河中上游区 榆溪河中上游区 芦河上游区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13.62 13.2 3.99
2020年需水量 15.57 10 5.64
2030年预测需水量 24.07 12.98 8.61
(2)根据上表绘制统计图,指出榆林市重点流域面临的问题,并简析原因。
任务三 调研生态治理
建国70多年来,榆林人民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基本方略,建设了许多创造性的生态工程。今天,这里已成为林木覆盖率达45.8%的“国家森林城市”。
(3)从“南治土”、“北治沙”中任选其一,说出该方略针对的生态问题,以及当地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任务四 调研区域发展
某学生研学日记:
目前,榆林市已摆脱单一依赖矿产开采、粗放发展的模式,正著力打造世界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我们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看到管道纵横,塔罐林立。技术人员介绍其中一个生产项目:“煤炭制成合成气后、通过装置高效加工,便可得到聚乙醇酸(PGA)。这是一种可无害降解的新材料,能大量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仅可以制成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生活用品,还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手术缝合线、农业地膜、地下油气开采等领域。与生产传统塑料相比,每吨PGA煤耗可降低约1/2,CO2排放降低约2/3,工业附加值增加2~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
(4)说明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对榆林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答案】(1)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部、北部为风沙地貌(风沙滩区),东部、南部为黄土地貌(黄土丘陵沟壑)。
(2)绘图如下:
水资源普遍不足或紧张。原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较干旱;是主要矿产区和城市分布区,生产、生活需水量不断增大。
(3)"南治土":治理水土流失。措施: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
或"北治沙":治理荒漠化。措施: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营造防沙林、设置沙障、建草方格;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农垦和放牧;保护绿洲,改良土壤等。
(4)延长矿业的产业链,就地转化为化工产品(增加产品种类),带动相关产业;提高矿产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运输)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效益。促进清洁生产,降低碳排放,增强环境效益。
【分析】本题以陕西省榆林市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地形、地貌特征、水资源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发现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榆林地处黄土高原;据等高线数值可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毛乌素沙漠,以风沙地貌为主;东南部为黄土沟壑丘陵区,以黄土地貌为主。
(2)绘图如下: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榆林市重点流域水资源普遍不足或紧张,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原因是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较干旱,水资源总总量小;流域内是主要矿产区和城市分布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需水量不断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3)"南治土":榆林市南部是黄土沟壑丘陵区,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需要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防止水土流失;保塬、护坡、固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平整土地,修建水库等。
或"北治沙":榆林市北部为毛乌素沙漠,需要治理土地荒漠化。措施: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营造防沙林、设置沙障、建草方格,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协调好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农垦和放牧造成的土地退化;保护绿洲,改良土壤等。
(4)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可以延长矿业的产业链,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就地转化为化工产品,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煤化工、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缓解原料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增加产品类型、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提升经济效益;完善基础设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社会效益;转变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碳排放,减少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增强环境效益等。
17.(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西柳沟开展了“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下图示意西柳沟流域及水文站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表西柳沟流域不同时期降水量、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变化
年份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年) 多年平均径流量(104立方米/年) 多年平均输沙量(万吨/年)
1980—1999 301 2974 663
2000—2017 302 1740 102
(1)绘制该流域不同时期的径流量与输沙量统计图,说出其变化特点。
任务二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发现西柳沟夏秋季节易形成高含沙量洪水。
(2)分析西柳沟洪水含沙量高的原因。
(3)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答案】(1)绘图:

特点:与1980~1999年比较,(降水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00~2017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输沙量的年平均变化程度大于径流量。
(2)冬春季节,风力侵蚀作用强,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3)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淤地坝建设、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种植固沙植物;修建引水渠,拦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减少入黄水量和泥沙;设置置洪置沙区;恢复植被。
【分析】本题以一次考察活动为材料背景,涉及统计图的绘制、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和区域环境治理方法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读表并结合题干可知,统计图中需要体现的数据包括年份、径流量和输沙量,可将年份作为横坐标,径流量和输沙量作为纵坐标,画出柱状统计图,其中左侧数据为径流量,右侧数据为输沙量,绘制得到下图:

特点:读图可知,与1980~1999年比较,在总体降水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00~2017年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数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变化程度来看,输沙量的年平均变化程度大于径流量。
(2)结合所学可知,河流的含沙量高主要从沙源丰富、河流搬运能力强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地靠近沙漠和冬季风源地,冬春季节,风力侵蚀作用强,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该地夏季会受到不稳定的夏季风的影响,夏秋季节暴雨多发,河流流速快、流量大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3)读图可知,该地可划分成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分别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治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可开展工程治沙措施,如加强淤地坝建设、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均可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效果;还可以开展生物措施,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该区域主要以风沙危害为主,应采取各项防风固沙措施,如设置沙障(草方格等)、种植固沙植物(或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削减风速,防风固沙;可修建引水渠,拦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
冲积平原区:该区域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强,应采取措施疏通河道、减少河道淤积,可采取如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减少入黄水量和泥沙、设置置洪置沙区等工程措施;还可以通过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18.(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安吉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被誉为“中国第一竹乡”。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拥有竹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毛竹林87.6万亩。下图为安吉县竹林资源分布图,下表为毛竹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年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竹林碳汇是指竹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2021年,安吉聚焦绿色低碳,创建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闭环管理体系。
(3)简述当地开展竹林碳汇带来的综合效益。
【答案】生态效益: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竹林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带动碳汇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竹农收入,提升竹林管理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分析】生态效益:竹林碳汇是指竹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光和作用释放氧气,故有固碳释氧的效益;根系固土保肥,截留雨水,促进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竹林生态功能。社会经济效益:安吉聚焦绿色低碳,创建全国首个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构建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闭环管理体系,说明可以带动碳汇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竹农收入,也能当地对竹林的管理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9.(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县内的朱溪河流域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一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2017年长汀县成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下图为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注:土壤侵蚀率指在给定的坡度带或海拔区间内,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率与海拔区间的关系。
(2)指出土壤侵蚀率达70%以上区域的坡度范围,并推测原因。
(3)归纳长汀县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经验。
【答案】(1)最大值出现在300—330米;300—330米以下地区随海拔升高,侵蚀率增加;300—330米以上地区,随海拔升高,侵蚀率降低。
(2)坡度范围:2—15度;原因:人类活动强度大,易发生侵蚀;有一定坡度,流水侵蚀能力强。
(3)封山育林,恢复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坡地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分析】本大题以长汀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1)结合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图可以看出,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率最大值出现在海拔300—330米;海拔300—330米以下地区随海拔升高,侵蚀率增加;海拔300—330米以上地区,随海拔升高,侵蚀率降低。
(2)结合1999年朱溪河流域不同海拔区间和不同坡度带的土壤侵蚀率图可以看出,土壤侵蚀率达70%以上区域的坡度范围对应为2—15度。主要是由于该坡度范围为人类农业活动区,人类活动强度大,易发生侵蚀;同时,存在有一定坡度,流水侵蚀能力强,水土流失现象较强。
(3)结合材料中的经验做法“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一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可以从恢复自然和利用自然两方面概括总结,恢复自然方面包括封山育林,恢复生态环境以及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坡地开发;利用自然方面体现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综合利润水平,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自然土地的占用等。
20.(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西起京杭运河、东临通榆河,北至苏北灌渠,南至通扬运河,是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湖荡沼泽广布,洪涝多发。下图为里下河地区范围示意图。
多年来,里下河地区通过建设抽水站、退耕还湖、拓浚入海河道等措施,形成“上抽、中滞、下排”水利工程体系,有效防治洪涝灾害。
(1)结合区域气候和地形特征,分析“上抽、中滞、下排”水利工程体系建设的原因。
里下河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原湖荡沼泽区开挖排水沟,把取出的河泥垒土成垛,垛上种田,每块垛田四面环水,以垛间沟相隔,形成聚落——农田——水利三合——的乡村聚落系统(下图)。
(2)阐述该乡村聚落系统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的表现。
【答案】(1)里下河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河湖众多,汇水量大,排水不畅;建设抽水站减少进入里下河地区的水量,降低该地区水位;退耕还湖,恢复湖荡滩地,提高蓄水滞洪能力;拓浚入海河道利于泄洪排水,有效防治洪涝灾害等。
(2)聚落分布在地势较高处,可以躲避洪水威胁;垛田垒土成垛,增加耕地面积,建设堤坝和蓄水池,与外河相隔离,减少洪涝威胁;保留内河和垛间沟,便于水运和灌溉等。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地形、因地制宜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里下河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秋季节;是长江与淮河之间最低洼的地区,地势低洼河湖众多,汇水量大,排水不畅;多年来,里下河地区通过建设抽水站、退耕还湖、拓浚入海河道等措施,建设抽水站减少进入里下河地区的水量,降低该地区水位,退耕还湖,恢复湖荡滩地,提高蓄水滞洪能力,拓浚入海河道利于泄洪排水,有效防治洪涝灾害等。
(2)该地区湖荡沼泽广布,洪涝多发,据图可知,聚落分布在地势较高处,可以躲避洪水威胁;在原湖荡沼泽区开挖排水沟,把取出的河泥垒土成垛,垛上种田,增加耕地面积,建设堤坝和蓄水池,与外河相隔离,减少洪涝威胁;每块垛田四面环水,以垛间沟相隔,保留内河和垛间沟,便于水运和灌溉等。
21.(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江苏省始终走在前列。以下为江苏省部分数据资料,下图为江苏省陆地及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评估。注:表中省级数据未包含港澳台。
●2021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各省市区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2021年江苏省发电量5867亿千瓦时,用电量7101亿千瓦时,分别在各省市区中位列第四、第三。 ●江苏省海上风电发展迅速,自2009年在潮间带建设首个风电场,至2021年年底,全省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81万千瓦,占全国的46.5%,在沿海各省中位列第一。 ●“十四五”(2021~2025年)期间,江苏省规划新建海上风电场址28个,发电规模909万千瓦,规划总面积1444平方千米。所有规划场址均距离海岸10千米以上,并避开各类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海域,以及港口、航道等。
结合以上资料及所学,评估论证江苏省“十四五”期间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可行性。
【答案】江苏省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但目前能源供应紧张,能源缺口大,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海上风电工程的实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水平高,满足风电开发需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分析】本题以海上风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详解】江苏省“十四五”期间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可行性可从市场、资金、技术、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回答。江苏省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海上风电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发达省份,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有完成海上风电工程的实施的能力;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多,科技水平高,满足风电开发的技术需求;“十四五”期间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均有利于海上风电开发的顺利进行。
22.(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图(a)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图(b)为斯瓦尔巴群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斯瓦尔巴群岛是主权归属于挪威的极地自然群岛,岛上多山地,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 ◆煤矿开采是该群岛上重要的经济活动。近年来挪威政府逐渐关闭煤矿,与此同时,利用岛上的旅游资源、机场和深水港,积极发展旅游业。
(2)分析该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答案】该群岛纬度高,气温低,环境极端;热量不足,生物生长缓慢;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
【分析】由图可知,该岛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生物生存,生态环境脆弱;热量不足,生物生长缓慢,生物循环速度慢,环境自我恢复能力差;岛屿面积小,相对封闭,环境开放程度低,生物多样性少,自然环境的抗干扰能力弱。
23.(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2022年10月下旬,“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众多湖泊(如右图所示)”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赶紧种树去,沙漠变绿洲指日可待”。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解释说:“其实我们看到的湖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湖泊,而是塔里木河的河水漫溢到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形成的积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针对网友的说法,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可行:理由是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加,可以维持树木的生长;不可行: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地表径流主要来自冰川融水,水量有限,且沙漠里出现湖泊是偶发现象,不能持久存在,所以不可行。
【分析】作为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谈在沙漠种树的可行性,如果从短期表现来看,地表径流是比较充足的,植被生长所需要的水源也是足够的;从长期效果看,当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种沙漠中的积水现象是短期现象,不会一直发生,所以种树是不可行的。
24.(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某地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形成“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的地理意义。
【答案】这样的空间布局遵循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协调山—林—田—村—水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林”:山地陡坡种植人工林,可以有效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田”:山地缓坡为农田,既可以利用山上下来的水源灌溉,也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同时离村庄较近,方便村庄农民种地。“村”:村落位于海拔较低的山脊上,受山洪影响较小,聚落接近河流,方便人们的生活取水。这样的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扬长避短,既有利于当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还能满足当地农民基本的生存、发展农业自给自足的需求。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分析】本题以太行山南段东麓乡村分布格局为背景,涉及居民点空间布局及其意义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该题目为论述题,该空间格局的意义必然是人地和谐的体现,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对当地产生的地理意义,可以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三个角度回答山、林、田、村、水五个方面,当地位于太行山脉,为温带季风气候,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一方面使得生产生活效益更高,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其中山地陡坡的人工林地有效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利于当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缓径流速度,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还可以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村落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村落与河流临近,便于取水和水运;农田位于山地坡度较小处,减少水土流失,且与村落相邻,便于农业生产,水源供给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村落的人畜粪便为农田提供肥料,农田解决了当地人的粮食问题,有利于村落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则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减弱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发展当地经济,满足当地农民基本的生存、发展农业自给自足的需求,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5.(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某校学生到伊犁河谷开展研学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走访科研院所,探究坡面保护措施
为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管理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某科研院所开展自然降雨径流监测实验,在同一坡面设置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以及对照(自然状态)4种管理措施,比较不同管理措施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措施 枯草覆盖 水平沟 增渗孔 对照
产流量 总量(mm) 0.79 0.80 2.10 2.80
削减率(%) 71.8 71.4 25.0
产沙量 总量(t·km-2) 2.5 10.9 30.4 40.4
削减率(%) 93.7 73.0 24.7
(1)绘制统计图,指出减少坡面产流产沙的最有效措施,并阐述其作用。
【答案】枯草覆盖是最有效的措施。作用: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促进下渗,产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减弱,则产沙量减少。统计图如下: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绘制统计图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减少坡面产流产沙的最有效措施是枯草覆盖。枯草覆盖可以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促进下渗,地表径流减少,产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流速变慢,使得对土壤的侵蚀减弱,水土流失减弱,产沙量减少。
26.(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水源地。天门山风景区位于密云区北部,景区中的“天门山岩壁”是国家级花岗岩地质景观(下左图)。嵌于峭壁上的“天门洞”(下右图)海拔800余米、高约60米、宽约40米,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东西通透的穿山岩洞,天门山也由此得名。
(1)简述密云水库的生态作用。
【答案】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增加生物栖息地;净化水质等。
【分析】密云水库属于湖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湖泊水蒸发,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水库可以调节径流量,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能够为水生生物和湿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增加生物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湖泊具有促进污染物沉降、净化水质的作用。
27.(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收缩,即城市规模缩小,以人口流失为主要特征。东北三省是我国城市收缩最为显著的区域。
(2)鹤岗与绥化城市收缩成因不同,试分别解释两城市收缩的原因。
白城将牵头打造吉林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将建设占地1.2万亩的氢能产业园区,加快建成“中国北方氢谷”。
(3)分析白城“中国北方氢谷”建设对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答案】(2)鹤岗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城市经济萎缩,人口外流;绥化距哈尔滨等大城市近,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绥化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规模缩小。
(3)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
【分析】(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鹤岗为资源型城市,主要矿产资源为煤炭,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资源逐渐枯竭,区域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经济停滞甚至衰退,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城市萎缩;绥化为非资源型城市,距离省会城市哈尔滨较近,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绥化的人口大量迁入省会等大城市,人口数量减少,城市萎缩。
(3)“中国北方氢谷”建设,能够促进区域以新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多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能够带动与氢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氢能为新能源,技术水平较高,“中国北方氢谷”建设能够促进研发水平的提高,带动产业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活力;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供给,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促进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等。
28.(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治沟造地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措施。治沟造地采用坡面退耕还林、拓宽沟道淤地等措施,形成“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某科研团队为了进一步研究“治沟造地”对土壤保持的影响,对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功能的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估。下图是延河流域示意图,下表是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量的分析结果。
治理时期 土壤保持量(106t) 耕地土壤保持量(106t) 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t/hm2)
治沟造地前 292.00 52.71 255.62
治沟造地后 300.00 51.43 262.63
变化量 8.00 -1.28 7.01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说明。(要求: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结论:治沟造地工程使该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高。
论证:与治沟造地前相比,造地后总的土壤保持量增加了8.00(106t),其中耕地土壤保持量减少1.28(106t),而单位面积耕地土壤保持量增加7.01(t/hm2)。说明该区域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转变为林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植被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减轻,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同时拓宽沟道,使地表径流流速降低,大量泥沙在沟道内沉积,土壤保持能力提高。
【分析】本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土流失的防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表中数据是延河流域治沟造地前后土壤保持量的分析结果,可以反映治沟造地前和治沟造地后的土壤保持量、耕地土壤保持量、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的变化,通过数据对比可知:与治沟造地前相比,造地后总的土壤保持量增加了8.00(106t),其中耕地土壤保持量减少1.28(106t),而单位面积耕地土壤保持量增加7.01(t/hm2)。说明该区域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转变为林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植被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减轻,耕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同时拓宽沟道,使地表径流流速降低,大量泥沙在沟道内沉积,土壤保持能力提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治沟造地工程使该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