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苏州相城区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真题模拟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苏州相城区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真题模拟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4: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苏州相城区六年级语文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4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3分)
kāng kǎi mó hu qín jiàn gē qiǎn níng shì
qīng xié chóu bèi guì bài líng lì lóng zhòng
pù晒 布 店 yíng晶 屏 火虫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殡葬(bìn) 骤然(zhòu) 海藻(zǎo) 入场券(juàn)
B.蜀中(shǔ) 参差(cēn) 谬矣(miào) 正月(zhēng)
C.祭祀(sì) 处士(chǔ) 吊唁(yàn) 獾猪(huān)
D.泼刺(là) 伽蓝(jiā) 压轴(zhòu) 驰骋(chě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校的元旦联欢会上,节目精彩纷呈:古筝弹奏如 ,书法表演 ,明星模仿秀 ,动听的歌声 ……联欢会结束了,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
A.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栩栩如生 余音绕梁
B.高山流水 笔走龙蛇 惟妙惟肖 余音绕梁
C.高山流水 笔走龙蛇 栩栩如生 余音绕梁
D.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惟妙惟肖 高山流水
3.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你觉得下面哪句话形容他最恰当(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位卑未敢忘忧国。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蜗牛需要观察周围的情况,但同时也需要躲在自己的壳里。眼睛长在触角上就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它的触角又细又长,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如果一只饥饿的鸟正好停在蜗牛附近,蜗牛的眼柄就会像微型望远镜一样收缩起来,这样它们的身体就能完全藏进壳里了。现在你知道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触角上了吗?
A.蜗牛的眼睛可以观察到四周。 B.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的原因。
C.蜗牛的眼睛非常灵活且敏锐。 D.蜗牛的眼柄很像微型望远镜。
5.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把空气的清鲜和天空的明朗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同宇宙相比,地球非常渺小。
C.“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这句话是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海上天气恶劣,表明桑娜一家生活艰难。
D.“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园子里花、鸟、虫子自由自在的生活。
6.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泰州“人民西路”这个路牌时,拼音应写作“RENMINXI LU”。
B.六(3)班举行了一次以“领悟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华列举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林则徐虎门销烟、刘胡兰英勇就义等事例,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C.“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要讲究立意,不能为写而写,那样是没有灵魂的。
D.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1处标点,1个错别字,3处语病) (5分)
我们班举行了别具特色的《飞花令》比赛。我经过层层比拼,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进入决赛。我沉着硬战,和对手“你一句,我一句”,比赛胜负难分。观众席上不时响起激烈的掌声。我归心似箭,大获全胜,想和爸爸妈妈分享快乐。
四、积累运用(每空1分,共计14分)
1.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分)
野旷天低树, 。(《宿建德江》)
,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长征》)
2.锺子期死,伯牙 ,终身 ,以为 。(《伯牙鼓琴》)(3分)
3.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不论是“ , ”的曹植,还是“ ”的陆游,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分)
4.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这一段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草原》)(4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26分)
五、阅读理解(8+6+12=26分)
(一)愚人食盐
昔①有愚人,适②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③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④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⑤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注解】①昔:从前;②适:到……去;③薄暮:黄昏,傍晚;④怪:对……感到奇怪;⑤咸:尽,全部都。
1.对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母出/盐而/怪之 B.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C.母/出盐/而怪之 D.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2分)
A.好处 B.伤害 C.增加 D.因为
(1)乃益盐( ) (2)缘有盐故( )
(3)反为其患( ) (4)过则非唯无益( )
3.结合注释,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4.读了这篇文言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事件: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国庆献礼的一部电影,不仅叫好又叫座,而且很多人都是二刷、三刷这部电影。以下是一些观影者的评论。
评论一:这个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从小人物的角度见证大中国的变迁,每个故事都催人泪下,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有温度、有细节,同时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
评论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回归篇”。“0分0秒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当升旗手升起手中的国旗,他们挺拔的军礼,微红的双眼深深刻入了我的脑海,那种情感共鸣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评论三:我特别喜欢来自汶川的小朋友用桀骜(jiéào)的语气说出“就是要去看看我老汉儿(四川方言,意为老爸)做的栏杆”,气氛突然由轻松嬉笑转为沉默了。我真切地体会到“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
评论四:电影记录了很多我们的父辈,很多的小人物,推进了国家的发展,把这样美好的未来交到了我们手中。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希望下一个精彩时刻,我们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1.文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进行了评论,请你选出与上述评论相对应的角度,填序号。(2分)
(1)评论一: (2)评论二:
(3)评论三: (4)评论四:
A.电影中的演员表现 B.联系自身实际的感想
C.电影的制作质量 D.电影中的一个动人情节
2.“我们不在安全的时代,但在安全的国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1.5分)
3.读完以上材料,我不禁想起了 先生曾说过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
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5分)
(三)无边的回忆(12分)
席慕蓉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吗?
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边摇扇子,一边看着我笑呢。“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我每次上山时,外婆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边摇扇子,一边等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下午院子里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出国前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等,都在泪眼盈盈中被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的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的一去不返。
1.结合短文,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2分)
(1)嚣张:
(2)泪眼盈盈:
2.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2分)
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3~5自然段的内容。(2分)
4.本文中以为线索,表达的是作者 之情。(1分)
5.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2分)
6.“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的一去不返。”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请写出你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六、习作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亲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接触、交往、了解的过程就是读书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请以“我读懂了 ”(父爱、友爱、善良、宽容、谦让……)为题习作,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围绕中心意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慷慨 模糊 琴键 搁浅 凝视 倾斜 筹备 跪拜 伶俐 隆重
曝 瀑 铺 莹 荧 萤
二、CBD BBA
6.解析:
A、路牌的拼音书写格式,全是大写字母;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原则上专名与通名分写,中间空一格,"RENMINXI LU"。
B. 三处语病修改方案分别是:“对”前面加“科学家”;“分辨”改为“分析”;“可能”调至“存在”前。
C、“不以能文为本” 是指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
D、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能够提高阅读速度,要学会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故正确选项为A.
三、
解析:
1处标点错误:我们班举行了别具特色的《飞花令》比赛一标点符号错误,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1个错别字:我沉着硬战一错别字, 把“硬”改为“应”。
3处语病:我经过层层比拼,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进入决赛。
重复哕嗦,删掉第一个“我”。
观众席上不时响起激烈的掌声。 搭配不当,把“激烈”改为“热烈”。
我归心似箭,大获全胜。 语序不当,把“归心似箭”和“大获全胜”对调位置。
故答案为:
我们班举行了别具特色的“飞花令”比赛。经过层层比拼,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进入决赛。我沉着应战,和对手你一句,我一句,比赛难分胜负。观众席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大获全胜,归心似箭,想和爸爸妈妈分享快乐。
四、
1.清风半夜鸣蝉 江清月近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万水千山只等闲
2.破琴绝弦 不复鼓琴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位卑未敢忘忧国
4.清鲜 明朗 高歌一曲 愉快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让人感同身受(意思表达对即可)
五、
(一)
1. C 2.(1)C (2)D (3)B (4)A
3.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全部在盐中。
4.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二)
1.CADB
2.现在世界还存在战争,但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生活。
3.鲁迅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三)
1.(1)文中指因兴奋而没有限制。 (2)文中指因伤心而眼泪模糊。
2.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吗
3.回忆外婆给我洗鞋并晒鞋的往事。
4.一双拖鞋对外婆的怀念
5.因为这双鞋承载了“我”与外婆的往事与回忆,“我”每次接触到它,就想起了外婆曾洗过它的温暖的手以及慈祥的笑容,带给“我”温暖与幸福。
6.示例:外婆的关爱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但随着外婆去世和时光的流逝,这一切都只能留在回忆中了,也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怀念之情以及失去外婆的悲痛之情。
参考答案
-6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