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六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rì kòu bō li jǔ sàng zhèng fǔ yī shang
( ) ( ) ( ) ( ) ( )
líng lì pù pù chún chún
( ) ( )布 ( )晒 嘴( ) ( )熟
二、把正确的选项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焖饭(mèn) 冠冕(guān) 勾勒(lè) 烟渚(zhě)
B.斗室(dǒu) 单薄(báo) 渲染(xuān) 衣襟(jīn)
C.孕育(yùn) 迂回(yū) 婆娑(suō) 鸣啭(zhuǎn)
D.恍然(huǎng) 摇曳(yè) 参差(cī) 装弶(jià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假思索(假借,依靠) B.掉尾而斗(垂下)
C.汤汤乎(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D.素不知道(平素,向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集市的摊位上摆满了色彩斑斓的小工艺品,好看极了
B.时至秋日,这片枫树林翠色欲流,美不胜收
C.上下班时间,你可以在大马路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车辆和行色匆匆的人们
D.课堂上,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九鹏溪,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B.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并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C.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增强了动手能力,增长了见识
D.一个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关键
5.回忆课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场面,层次感和画面感强,让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B.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穷人》塑造了桑娜夫妇勤劳、善良的形象,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真切、感人
C.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雪地捕鸟”让“我”印象最为深刻,20多年后,闰土机智勇敢、英武阳光的形象仍定格在“我”的美好记忆中
D.《夏天里的成长》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描写了动植物、山川大地以及人的成长,启示我们要惜时如金,奋发有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根据所读内容想开去
B.小说大多数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
C.阅读时先确定目的,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阅读效率
D.点面结合是用来写大场面的,我们平时习作用不到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联作家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母亲》《我的大学》
B.管桦的作品《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住后机智逃脱了
C.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原名《心》,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赏美景。去看蓝天下的草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去看月夜下的乡村: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 ,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
2.吟诗歌。“ ,江清月近人”让我们领略了旷野美景;“ ,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陶醉于江南春光:“稻花香里说丰年, ”让我们体会了丰收之喜;“等闲识得东风面, ”让我们感受到万物皆春;“ ,浪淘风簸自天涯”使我们领略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学品质。本学期我们结识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 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老汉、 的渔夫和桑娜、 的鲁迅……他们身上的
优秀精神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4.抒情怀。爱国是什么?是曹植“ , ”的英勇无畏。知音是什么?是“锺子期死, , , ”的痛苦和决绝。
第二部分 阅 读
一、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11分)
(一)选择题,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总是得一等奖的班长叫( )。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2.《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 )。
A.晋察冀边区 B.陕甘宁边区 C.东北抗日联军活动区域
3.雨来最擅长的本领是( )。
A.爬树 B.跑步 C.游泳
4.雨来上夜校时,老师教他们的一句话是( )。
A.我们要好好学习 B.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鬼子来村里扫荡,雨来为了掩护( ),被鬼子抓住了。
A.李大叔 B.爸爸 C.老师
6.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向( )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5分)
1.好事情是一个军人。 ( )
2.阿廖沙的母亲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 )
3.卡隆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 ( )
4.小石匠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一窍不通。 ( )
5.鬼子来的时候,雨来把李大叔藏在了衣柜里。 ( )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7分)
(一)杨布打狗(5分)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①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②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①缁(zī):黑色。 ②向者:假如
1.联系上下文,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衣素衣而出(衣服) B.迎而吠之(大叫)
C.白而往黑而来(出去) D.岂能无怪哉(难道)
2.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再划分二处)(1分)
向 者/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3.这篇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凡遇是非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而不是忙着苛责他人
B.事物千变万化,要秉持一成不变的眼光并按看到的现象做出相应的反应
C.当别人误解自己的时候,应学会换位思考,并能够理解别人
D.看待事物不能只局限于表面而要透过表面看清实质
(二) (12分)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一一她愉快地虛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已,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一这全凭-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2分)
嗜( )书如命:
经久不衰( ):
2.你能写几个像“嗜书如命”这样的四字词语吗?(3分)
如 如 如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4.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2分)
5.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读书人对书的感情十分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请从自然段7~9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抄下来并作适当的点评。(2分)
句子:
点评:
6.文章结尾说:“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第三部分 习作
影响了我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至是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眼神、一抹微笑都有可能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围绕“影响”写一篇作文。(30分)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有中心,有条理,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个字,不超过500个字。
结束语:做完了吗?老师恭喜你!不过,请你们再耐心地复查一遍,可不要交完卷后悔呀。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日寇 玻璃 沮丧 政府 衣裳 伶俐 瀑 曝 唇纯
二、1.D 2.B 3.B 4.D 5.C 6.D 7.A
三、
1.柔美 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翠色欲流 流入云际 金黄色的圆月 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
2.野旷天低树 千里莺啼绿映红 听取蛙声一片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曲黄河万里沙
3.视死如归 大公无私 心地善良 忧国忧民
4.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第二部分
一、(一)1.B 2.A 3.C 4.B 5.A 6.C
(二)1.x 2.√ 3.x 4.x 5.x
二、(一)1.A 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3.B
(二)1.shì 把读书看作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事
shuāi 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2.示例:惜时如金 细雨如丝 力大如牛 3.摸书
4.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人的思维描述或形成概念并写入书里。书里还有一些更加深奥的东西没有被开发出来。
5.句子: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点评:前三个词语由浅入深地写出了作者读书、爱书的程度,后三个词语一方面写出了作者摸书时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书对作者生活实践的影响。
6.人与书的关系,不仅仅是读与被读的关系,书还是人的朋友和精神寄托,爱书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部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