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
六年级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读下面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下列有关名称、姓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兴路FUXING LU 诸葛亮Zhūgě Liàng B.射阳河SHēYāNG Hē 刘逸LIU yi
C.天鹅湖TIANE HU 司马光Si Mǎ Guāng D.长安街chāng ānJiE 李文轩Lǐ Wén xuā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境界 幽雅 会心 断断续续 B.缀满 伏案 模糊 热呼呼
C.彩虹笨拙 单薄 经飘带舞 D.拘束 恼海 礼貌 一碧千里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B.“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D.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样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颗核桃上雕刻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B.涛涛抓耳挠腮,表演美猴王孙悟空惟妙惟肖,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
C.爷爷是淮剧票友,虽非科班出身,但是表演有板有眼,还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呢
D.王晓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跳《科目三》,动作流畅,笔走龙蛇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用一根小小的马鞭解决了尴尬
B.阜宁大糕历史悠久,制作考究,因为是许多人家必备的年货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冬季安全事故,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D.作为龙的传人,新的一年,我们要抖擞生龙活虎的精神,为更加美好的中国拼搏
奋斗
6.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
①像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②像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③如同印象派的画 ④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2)花墙边两株紫色的, 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3)远远地看草原上蜿蜒的小河,
(4)我醒来时,太阳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7.下列不是生命起源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B.必要的水分
C.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D.适当成分的大气
8.下列对《竹节人》一课的叙述顺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把玩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
B.没收竹节人-制作竹节人-把玩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
C.制作竹节人-把玩竹节人-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
D.把玩竹节人-没收竹节人-制作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
9.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B.阅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的情节与环境描写,对理解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作用
C.在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表达时,重要部分要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写一件事情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找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唐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玄秘塔碑》是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B.人们常说的“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麦、黍、菽、稷
C.倡议书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几部分
D.遇到意见不同有分歧时,我们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书湖阴先生壁》中采用对偶和夸张两种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 ,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微云。
3.《草原》一课中表现蒙汉两族同胞之间感情深厚的诗句是:“ ,
!”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并和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 , 。”
5.《七律·长征》这首诗中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战役的诗句是:“ ,
。”从诗句中我们知道,这两个战役分别是巧渡 和飞夺 。
第二部分 阅 读
一、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15分)
(一)填空题。(10分)
1.《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勇敢正直的 ,善良乐观的 ,自私残暴的外祖父。
2.《小英雄雨来》原名 ,作者是 ,这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同时也是一部经典的 主义教育作品。
3.区长走后, 出了个主意,去参加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4.队长杜绍英被抓后,被政委 和通讯员 救了。
5.泼来可西到我家来玩,我送给他 。
6.《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 。
(二)选择题。(5分)
1.《童年》中,阿廖沙在( )的身上看到了正直和善良。
A.格里高利 B.小茨冈 C.好事情
2.《爱的教育》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什么游戏特别在行( )。
A.开船 B.积木 C.折飞机
3.当雨来看到鬼子进村时,他的第一反应是( )。
A.害怕地躲起来 B.赶紧去通知村民 C.想办法对付鬼子
4.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老师
5.《童年》的作者是( )人。
A.中国 B.苏联 C.美国 D.日本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20分)
(一)郑人买履(5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联系上下文,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先自度其足(计算、测量) B.而忘操之(量好的尺码)
C.吾忘持度(计算、测量) D.宁信度(量好的尺码)
2.下列选项中“之”指代的事物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而置之其坐 B.而忘操之 C.反归取之 D.何不试之以足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耽误时间
B.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自信,否则一事无成
C.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能死守教条
D.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丢三落四
4.下列寓言故事中,和《郑人买履》寓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南辕北辙》 B.《亡羊补牢》 C.《买椟还珠》 D.《刻舟求剑》
(二)看戏(15分)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灯光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光闪闪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女主角开始唱了。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近在咫尺,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情感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是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作者:叶君健 选自《天安门之夜》,有改动)
1.梳理全文,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
概括看戏过程 如何用大海作比喻
剧场里挤满了人 ①
演员们开始登台表演 ②
③ ④
女主角的歌舞进入高潮 潮在涨
2.请谈谈自然段①环境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3.读读短文自然段②~⑤,谈谈作者是怎样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场面的,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4.请你结合原文和两则资料链接,谈谈你对文末画“ ”句子的理解。(4分)
资料链接1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享誉世界,但在抗战期间,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1959年,梅兰芳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6岁高龄,排演了生命中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资料链接2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于1959年根据同名豫剧移植而来。该剧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穆桂英年过半百,念及国家危亡,重着铠甲,再点众将,率领杨家将出征抗敌的故事。
第三部分 习作
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发现,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
要求:(1)不少于450个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结束语:做完了吗?老师恭喜你!不过,请你们再耐心地复查一遍,可不要交完卷后悔呀。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1.A 2.A 3.C 4.D 5.D 6.D 7.C 8.C 9.D 10.B
二、
1.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大海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银光 轻纱
3.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4.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5.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 泸定桥
第二部分
(一)1.阿廖沙 外祖母 2.《雨来没有死》管桦 爱国
3.高妈 4.李民达 魏屯星 5.玩具小火车 6.亚米契斯
(二)1.B 2.B 3.B 4.A 5.B
二、(一)1.C 2.D 3.C 4.D
(二)1.①海屏住了呼吸 ②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 ③女主角出场④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 2.环境描写表现了天气的热和露天剧场的静,与下文人们屏住呼吸相互照应,并与后文人们如涨潮般的热情形成对比,突出了梅兰芳的演技高超。3.先对配角演员们的表演进行概括,再对主角的表演进行具体描写,详略得当,突出了梅兰芳的艺术魅力。4.奇迹产生的原因:一是梅兰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和艺术的热爱,另一个原因是观众们的兴奋与热情。
第三部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