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
水平测试试卷六年级 语文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5分)
1.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夺冠,令无数国人rè xuè fèi téng( )。颁奖时,我níng shì( )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脑海里浮现出比赛时那一个个艰难奋战shùn jiān 的( )。女排队员用顽强拼搏的精神与过硬的技术,再次pǔ xiě( )了壮丽的篇章。
二、根据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上。(20分)
2.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洒脱(sǎ) 参差(chā) 山涧(jiàn) 跺脚(duò)
B.颓然(tuí) 抵御(yù) 苔藓(xiǎn) 滥用(làn)
C.毡帽(niān) 轰鸣(hōng) 糟糕(zāo) 骤然(zhòu)
D.纯熟(shóu) 伶俐(lìng) 甘蔗(zhè) 祭器(jì)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浑浊 迷蒙 凌乱 崭钉截铁 B.枯竭 清幽 潮讯 轻歌曼舞
C.沮丧 风暴 彦语 技高一筹 D.制服 爆发 枯萎 别出心裁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选之间。(一会儿,不久) B.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C.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D.两股间。(屁股)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饱经风霜的同学们从学农基地回到学校。
B.黄山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令人赞叹。
C.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D.爷爷忐忑不安地擦拭着这个珍贵的青花瓷盘。
6.下列句子中表示“说”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老师的耐心演讲,我终于掌握了这道题的解法。
B.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窃窃私语,好像在议论着什么事,感觉真神秘。
C.看着夜空中美丽的烟火,妈妈不由得惊叹:“这是我看过的最绚烂的烟花!”
D.为了完成今天老师布置的任务,她不得不婉言谢绝好朋友的邀请。
7.选择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将序号涂黑)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语意递进 D.表示时间或声音延续
(1)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
(2)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
(3)这几个月——特别疫情最严重的那个月,医护人员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
(4)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
8.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刻画了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B.《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为宋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C.《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有的人》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对比批判了反动统治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称不会唱歌或唱歌跑调的人叫“五音不全”,“五音”是指五种曲调。
B.神话传说中,女娲用“五彩石”补天,“五彩石”就是赤、橙、黄、绿、青这五种颜色的石头。
C.人们常用“五谷丰登”形容丰收,“五谷”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它们是金、木、水、火、土。
10.下列选项中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的。
B.题目《开国大典》直接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C.题目《桥》仅仅指帮助村民脱险的那座木桥。
D.题目《青山不老》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11.关于《童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B.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病逝后,随母亲投奔外祖父。
C.外祖母对阿廖沙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外祖父对阿廖沙很慈祥。
D.《童年》中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
三、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21分)
(一)在阅读中积累(17分)
12.美好形象。“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银圈,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这句话出自课文《 》,刻画了鲁迅的童年伙伴的美好形象。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写了一首诗《 》,歌颂了鲁迅先生 的精神。
13.品味诗词。诗词中有美景:“ ,清风半夜鸣蝉。”“等闲识得东风面, 。”是大自然绘就的美好。诗词中有情怀:“南朝四百八十寺, 。”“捐躯赴国难, 。”道出了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爱国情怀。诗词中有着历史的声音:“五岭逶迤腾细浪, 。”“当年鏖战急, 。”记录了红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14.艺术魅力。我们聆听古曲《 》,走进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我们欣赏着贝多芬的钢琴曲《 》,仿佛看到 的海面上,霎时间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的微云……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
(二)在积累中运用(4分)
15.为方便居民停车,某小区有人主张将绿地全部改为停车场,请你选定一个身份
(小区普通居民、学生、社区领导、环保局工作人员……),从这个角色出发阐述自己的看法。
我是 (身份),我的看法是
。
四、阅读文言文《何晏画地令方》,完成17-20题。(9分)
(一)何晏画地令方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①惠:通“慧”,聪明。②魏武:即魏武帝曹操。③晏在宫内:何晏随母嫁到曹府,在府内长大。④画地令方:在地上画了个方框。⑤庐:房屋。
1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晏乃画地令方: (2)人问其故:
(3)何氏之庐也: (4)魏武知之:
17.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2分)
(1)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这句话的停顿有错误。 ( )
(2)魏武皇帝想把何晏留在宫中,何晏画地为牢,自己站在里面,表示这对他来说是一场灾难。 ( )
18.故事的起因是 ,结果是 ,从中可以看出何晏是个聪慧的孩子,也可以体会到曹操是个 的人。(3分)
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15分)
【材料一】
2020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迎来重磅回归,连续两晚亮相CCTV-1黄金档,为全国观众献上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盛宴。节目开播以来,就不断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网友1:看到新的一季,我回想起第一季的一首小诗《苔》,一夜之间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这首动听的小诗沉睡了300年,被乡村老师梁俊和一群山里孩子在舞台上唤醒,孩子们的天籁之声朴质无华,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我们很多人和角落的苔一样,悄然开放,毫不起眼,但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我们也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
网友2:看完第六期,很好地理解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每个民族世自己灿烂的文化,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和谐。
【材料二】
三季以来,《经典咏流传》都非常强调用“和诗以歌”的方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相融合,与“和而不同”的世界分享中华优秀诗词文化。节目中,就有来自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的国际友人唱响中国古典诗词。当哈萨克斯坦的“国宝级”歌手迪玛希以绝美高音,唱出自己对于“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理解时,许多观众的内心涌起一股全新的感动。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魅力!今天,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文化自信,既要将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也要用国际语言表达传统文化。
【材料三】
《经典咏流传》节目总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歌曲、演唱者,都有一定的选择标准。中小学生的教材就是诗词选择的范围,希望选择的诗词就在我们的身边,不要过于生僻。节目中,绝大多数歌曲都是原创,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的创新结合成了亮点之一。选择演唱者,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既有演艺明星,也有普通人。每首歌都有专属的经典传唱人,希望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经典文化的传承人。
(摘编自百度百科、文汇网、搜狐网)
19.根据材料内容填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指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 ,我们要尊重文化的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只有保持 ,世界才会 。(3分)
20.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将“ ”涂黑,错的将“x”涂黑。(3分)
(1)《经典咏流传》是一档新闻资讯节目。 ( )
(2)迪玛希唱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说明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是睦邻友好的关系。 ( )
(3)“和诗以歌”与“和而不同”两个词中的“和”都是“应和”的意思。( )
21.(多选题)第一季首播时,《苔》一诗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是( )(3分)
A.孩子们演唱时的天籁之声质朴无华,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B.《苔》是一首非常动听的小诗。
C.《苔》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自信。
D.《苔》是一位偶像歌星演唱的。
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经典咏流传》节目对诗词、歌曲、演唱者的选择标准。(2分)
23.下面是“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同学提出的关于“诵中华诗词·做书香少年”的倡议,请将标题、称呼、署名、日期(1月12日)补充完整,再围绕倡议的标题,补充两条倡议内容。(内容不可重复)(3分)
六、习作。(30分)
24.幸福是你寂寞时,朋友那贴心的陪伴;
幸福是你失败时,老师那鼓励的话语;
幸福是你阅读中,徜徉在书海的快乐;
幸福是你旅途中,欣赏到的一路美景;
……
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一颗感受幸福的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吧,
我们身边有幸福的人,幸福的事,有让我们感受到幸福的景,幸福的物……总会有一种幸福令你难忘。请以“有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抓住神态、心理等细节,表达出真实的幸福感。
②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一、1.热血沸腾 凝视 瞬间 谱写
二、2-6.BDDCB 6.BDCA 8.B 9.D 10.C 11.C
三、
12.项带 手捏 尽力的刺去 少年闰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为人民无私奉献
13.明月别枝惊鹊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多少楼台烟雨中 视死忽如归
乌蒙磅礴走泥丸 弹洞前村壁
14.高山流水 月光曲 微波粼粼 洒满了银光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
15.示例:小区居民可 以将小区内的绿化地改为停车场这样就解决 了广大住户停车难的问题
四、
16. (1)于是,就。 (2)原因。(3)助词,的。(4)代词,这件事。
| 解题方法|(1)“晏乃画地令方”的意思是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乃”的意思是于是,就;“人问其故”的意思是别人问他是什么原因,“故”指原因;“何氏之庐也”的意思是这是何家的房子,“之”是“的”的意思;“魏武知之”的意思是魏武帝知道了这件事,“之”代指这件事。
17. (1)X (2)X
| 解题方法|(1)这句话停顿正确。(2)魏武帝想让何晏做他的义子,何晏在地上画了个方框,代表何家的房子,表明自己不想依附于魏武帝的态度,因此第(2)题说法错误。
18. 何晏聪明伶俐,曹操想让他做自己的义子何晏.被曹操送回了何家爱才、体谅他人
|解题方法|短文前两句话介绍了故事的起因,即曹操想收聪明伶俐的何晏做自己的义子。最后一句话介绍了故事的结果,曹操知道了这件事,把何晏送回了何家。从曹操想收何晏做义子,可以看出他很爱才,当他得知何晏的态度后,将何晏送回何家,说明曹操体谅他人。
19.[解析]考查了对短文中重点词汇的理解。文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指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指只有保持本民族优良传统,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和谐。
20.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情况。①《经典咏流传》是一档大型文化音乐节目。说法错误。②哈萨克斯坦的“国宝级”歌手迪玛希以绝美高音,唱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诗的意思是:两个人相知不分距离的远近,因为即使是远隔万里,也能领会到对方的思绪。形容彼此虽然相隔万里但好比邻居- 样亲近。这句诗说明说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是睦邻友好的关系。理解正确。
③“和诗以歌”中“和”是“附和、应和”的意思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和而不同"的意思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和” 是“和睦”的意思。两个词中的“和” 意思不同。说法错误
21.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情况。第一季首播时,《苔》一诗受到观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苔》是一首非常动听的小诗,孩子们的天籁之声朴质无华,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它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自信。故选ABC。
22.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掌握情况。阅读[材料三]的内容可知,《经典咏流传》节目对诗词、歌曲、演唱者的选择标准是:选材以中小学生的教材为选择的范围,不要过于生僻;歌曲绝大多数都是原创;选择演唱者,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既有演艺明星,也有普通人。
23.考查了结合材料内容写倡议书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倡议书可以这样写:
倡议书
全体同学:
《经典咏流传》节目用音乐传唱经典,挖掘经典诗词作品的当下价值,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此,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少先队员们发出“诵中华诗词·做书香少年”的倡议,让我们从今天起做到以下几点:
①积极收看《经典咏流传》节目。
②多参与节目的互动。
③平时多积累古典诗词。
传承经典,是我辈之责任!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少先队大队部
1月12日
故答案为:
19.认为是美的东西多样性本民族优良传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和谐;
20.①X ;②V ;③x ;
21.ABC ;
22.选材以中小学生的教材为选择的范围,不要过于生僻;歌曲绝大多数都是原创;选择演唱者,采用“星素结合”的方式,既有演艺明星,也有普通人。
23.倡议书 全体同学: 多参与节目的互动。 平时多积累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