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导学案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荷花淀》导学案 (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01 18:3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荷花淀》(B班定稿)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孙犁及以其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写作风格。
2、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体会小说诗化的特点。
3、学习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知人)
孙犁(1913——2002)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孙犁”是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七七事变”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体小说”。
(二)背景资料(论世)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荷花淀是白洋淀的一部分,位于河北省中部。四周堤防环绕,淀中河道纵横交错,淀上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争相斗艳的荷花,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
但是在抗日战争阶段,这美丽的水乡也没有逃过日寇铁蹄的践踏。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同日寇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特别是那些青年妇女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反映地就是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
(三)知识链接——“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不但得名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一派作家作品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我们称这种小说为“诗化小说”或“散文化小说”。
【合作探究】
请结合文本内容,填出下面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2.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精妙之处。
3.文章开头三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 本文是一篇诗化(散文化)小说,请你结合文本谈谈本文的诗意体现在哪里?
(1)情节:
(2)人物:
(3)情感:
(4)语言:
(5)环境:
【拓展阅读】
(一)诗化(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①虚化人物。淡化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塑造,对人物着墨不多,不立体、不典型。
②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③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④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一样,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对……的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⑤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 ①烘托心情;
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
③暗示命运。
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三)传统小说与诗化小说的区别:
角度 传统小说 诗化小说
环境 为情节服务,以情节取胜 注重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的描写,环境意境化
任务 典型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虚化,淡化人物性格,人物类型化、扁平而单纯,不是个性鲜明的英雄,多为普通人,甚至没有名字。
情节 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荡 情节淡化,淡化叙事,结构松散,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
主旨 反应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 主题美化,往往隐去或淡化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语言 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符合人物特征 语言诗化,或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答案:1、夫妻话别 ②探夫遇敌 ③淀上遇险 ④助夫杀敌 ⑤意外相见
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表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3、①景物:皎洁月色,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飘香荷花。
②图景: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
③作用:a.为人物出场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柔善良的形象。
b.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c.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的氛围,而且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做了铺垫。
4、
1、情节
本篇文章淡化了情节,叙事简单,没有体现战争的残酷性,不以情节起伏取胜。
2、人物
(1)水生嫂:勤劳能干、温柔体贴、细腻深情、忠贞不屈
(2)女人们(群像):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思想积极、追求进步
3、情感
夫妻情、亲人情、家国情
4、语言
28、29段夫妻的对话耐人寻味,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彼此忠诚的感情。
48—59段描写了女人们失望又百无聊赖的心理。这些语言清新、诗意,又充满乡土气息。同时前后两处“哗,哗,哗”和“哗哗,哗哗,哗哗哗!”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女人们两种不同的心态。耐人回味。
5、环境
环境特点:清新明丽,恬静优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