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30 18: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二章 第一节 地球 (第 1 课时)
计划课时 3 主备教师 总备课数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通过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的形状大小,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综合思维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颜色、标注等,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用途。通过实际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从而引出课题“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二、讲授新课 地球在宇宙中 播放一段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宇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地球在宇宙中”。 1、宇宙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讲解宇宙的定义和范围,让学生了解宇宙是由各种天体和物质组成的无限空间。 2、介绍宇宙的层次结构,包括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代的“天圆地方”说:介绍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局限性。 麦哲伦环球航行:讲述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科技测量:展示现代科技测量地球形状的方法和结果,如卫星照片、大地测量等。 (三)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形状特点。 举例说明地球的形状:如海平面上远方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 (四)地球的大小 介绍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通过对比和计算,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大小。 与其他星球比较:将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大小。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及八大行星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表面积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审签 教务处审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