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5.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 日期
章 节 第二章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总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从中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让学生感受利用一次函数可以帮助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教材分析 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 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并能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作答.
教学、学法 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触类旁通 【知识点1】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kx + b > 0(或 kx + b < 0). 问题1: 作出函数 y=2x - 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x取何值时,2x-5=0 (2)x取哪些值时,2x-5>0 (3)x取哪些值时,2x-5<0 (4)x取哪些值时,2x-5>1 总结: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kx + b > 0或 kx + b < 0(k,b是常数,k ≠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求当一次函数y = kx + b的值大于(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问题2: 想一想:如果y= -2x-5,那么当x取哪些值时,y < 0?当x取哪些值时y < 1 【知识点2】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k1x + b1 > k2x+b2(或 k1x + b1 < k2x+b2) 问题: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 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 m,哥哥每秒跑4 m,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3)谁先跑过20 m?谁先跑过100 m? 总结:利用图象法解不等式步骤: (1)作出不等式左、右两边所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2)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找出哪段函数图象在上方,哪段函数在下方,从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例题精讲,掌握新知 1.已知 y1 = -x + 3,y2 = 3x - 4 ,当x为何值时,y1 > y2 ? 【变式】已知 y1 = -x + 3,y2 = 3x - 4 ,当 x 为何值时,y1 < y2 ? 2.如图,l1反映了某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l2反映了该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当销售收入大于销售成本时,该产品才开始盈利.该产品的销售量达到多少吨时,生产该产品才能盈利? 3.甲、乙两辆摩托车从相距2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图中l1,l2分别表示甲、乙两辆摩托车离A地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 (1)哪辆摩托车的速度较快? (2)何时甲摩托车离B地的距离大于乙摩托车离B地的距离? 三.巩固训练,应用新知 1.对于直线y=x-1,在x轴上方的点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1 2.如图,直线y1=k1x+a与y2=k2x+b的交点坐标为(1,2),则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x<1 D.x<2 3.已知函数y1=2x-5, y2=3-2x,求当x取何值时: (1)y1>y2;(2)y1=y2;(3)y1<y2.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 个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