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散文诗二首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 散文诗二首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3: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文诗二首
  比较阅读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理解能力,培养迁移活用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为此,班级的学习小组准备开展学习活动对这两篇散文诗进行梳理、研究和讨论,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练基础
1.下面这段文字是本次活动的导入语,请你在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没有无私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母爱是阳光,①    ,也能让你感受温暖;②    ,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让你感受清凉;母爱是大树,即使季节轮回,也要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今天的活动,就从比较这两篇歌颂母亲的散文诗开始吧!
【比较一:梳理】
2.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表,了解这两篇文章的基本信息。
题目 《金色花》 《荷叶·母亲》
作者 ①    :印度作家、诗人 冰心(原名:②    )
作品 《③    》《④    》《新月集》《吉檀迦利》等 诗集《⑤    》《⑥    》,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作者 称号 “大智者” “⑦    ”“文坛祖母”
3. 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金色花纯真的
母子之爱
荷叶·
母亲歌颂母爱
【比较二:研究】
4.学习小组的成员运用对比阅读的方法,从不同维度对这两首散文诗进行分析,制作了下表,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比较维度 不同点
《金色花》 《荷叶·母亲》
思想内容 ① 主要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感情基调 轻松活泼 ②
象征手法 ③ “荷叶”象征着伟大的母亲
构思角度 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以虚拟之境,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④
语言风格 ⑤ 典雅、书面化
人物形象 ⑥ 母亲并没有出场
【比较三:讨论】
5.母爱是一个伟大且永恒的主题。有同学分享了冰心关于“母爱”的其他现代诗歌。小组同学准备分工进行朗读,请你一起参与。
纸船——寄母亲
冰 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小语想要朗诵这首诗歌,下面是他设计的朗读节奏,其中节奏划分不妥当的一句是(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总是/留着——留着
C.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D.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2)为了朗读时能更好地把握感情基调,小组同学对诗歌内容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情境补全下面对话。
小语:这首诗歌是以①    的口吻(视角)来写的,通过“②    ”这一充满童趣的行为,赋予“纸船”特殊寓意,构思新颖,情感真挚。
小文:是呀。这首诗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诗人从折纸船的行为写起,说自己不妄弃一张纸,将它们折成船,抛进海里,所以我认为第一部分是写“③    ”。
小林:我认同你的观点。第二部分写抛进海里的纸船飘向了不同的方向,但这些去向都不符合诗人的心愿,所以第二部分是写“意愿”。
小语:第三部分则写了诗人遥想④    ,并点明这只小白船儿的来历,将情感推向高潮,因此应该用⑤    的语调来朗读。
练能力
  冰心凝聚爱的诗句,让平静的心湖荡漾起阵阵涟漪。倾听冰心深情的诉说,心灵的花朵会在寂静中绽放。请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冰 心
①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②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沁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③“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④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 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很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⑤“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⑥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⑦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⑧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有删改)
6.本文的景色美、人情美、语言美,成就了“一幅清美的图画”。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三幅画面。
7.文章第③段和第⑤段为什么要反复说“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 有什么作用
8.本文语言精美隽永,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美感。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从修辞手法角度)
(2)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从炼字的角度)
9.结合你对冰心的《繁星》《春水》中蕴含的“爱的哲学”主题的理解,谈谈这篇散文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①即使在寒冷的冬天 ②母爱是清风
2.①泰戈尔 ②谢婉莹 ③飞鸟集
④园丁集 ⑤繁星 ⑥春水 ⑦世纪老人
3.①让妈妈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书页上 ③落到地上现出原形 ④心情烦闷 ⑤心绪不宁 ⑥叶覆红莲
4.①主要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 ②舒缓柔和 ③“金色花”象征着天真的孩子 ④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⑤活泼、口语化 ⑥塑造的母亲形象具体、鲜活
5.(1)C 【解析】应划分为“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2)①孩子 ②叠纸船 ③行动
④母亲梦见一只小白船儿 ⑤深情、渴望
练能力
6.①雨后的屋子里,“我”在墙上画中看见白衣安琪儿的微笑。②五年前在一条很长的古道旁,一个孩子的笑容。③十年前,茅屋里的老妇人的微笑。
7.“笑”是本文的主题,也是本文的线索。“我”由雨后之景写起,引出画中的安琪儿;然后由画中安琪儿的微笑自然搜索了记忆中两个感动“我”的微笑;最后进行总结。第③段和第⑤段,既引起下文,起过渡作用,串联全文,又有照应回环之美。
8.(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下的水滴比作“荧光千点”,写出了月光下树叶上的雨滴的清新柔美、空灵剔透,不仅给人一种美感,而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动词“笼”运用得十分精妙,生动地表现出树影参差、云绕雾萦的场景,表现出祥和安宁的环境氛围。
9.①表达了冰心身处异乡,感到孤独寂寞而倍加思念亲人的情感。②表达了她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