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单元人文内涵 人生,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字眼,引发人们崇高的礼赞、美好的憧憬、深刻的感悟。创造诗意人生,实现生命价值,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题材抒写人生感悟,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的问题。今天,让我们走进文本,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更好地体味人生、提升素养吧!
◆单元语文要素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
2.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4.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会在默读中理清作者的思路。
◆单元课文要素
阅读
篇目名 作者 语文素养 微情境创设
13.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①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特征去刻画人物。 ②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③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榜样人物 故事会
14.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②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③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 情系母亲
15.梅岭三章 陈毅 ①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②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③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红色教育
16.诫子书 诸葛亮 ①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②理解文意。结合作者(诸葛亮)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③感受传统文化,自主接受优秀古典作品的熏陶 家风家教
写作 思路要清晰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校拟开展以“做时代青年,谱青春华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分“明青年使命”“学青年榜样”“诵青年精神”“立青春志向”栏目,鼓励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砥砺青春,燃烧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纪念白求恩
榜样好比人生的坐标、成功的向导,它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朝气、必胜的信念和无止境的力量。为了让我们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班级组织了一场“榜样人物故事会”,请你参与。
练基础
【活动一:跨越国界 了解榜样】
1.以下是小语同学整理的关于白求恩同志的资料,请你帮他将其中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
白求恩同志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pài qiǎn,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工作期间,他展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他以医疗为职业,对工作从不① 、见异思迁,对技术② ,对同志对人民从不是③ 、麻木不仁。他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不幸以身xùn zhí。闻此噩耗,毛泽东异常悲痛,亲笔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赞扬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ài qiǎn( ) xùn zhí( )
热忱( ) 纯粹( )
(2)请你根据下列成语解释,在资料的横线处填写出恰当的成语。
①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②(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③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活动二:评说先贤 追思榜样】
2.古代先贤也是我们的榜样,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汲取不同的力量。下面是小语收集到的关于古代先贤的语段,请你帮他完善。
①孔子的思想 能传至今日, 他在教育上的贡献。②孔子身体力行于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③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他修撰的《春秋》、《诗经》无疑将中华的文化流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绝唱 ④他回望历史,注视现今,远望将来。⑤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⑥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接续创新,写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1)请在语段中第①句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2)语段中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写出修改意见。
(3)语段中第⑥句有语病,请在下面空白处写出修改意见。
【活动三:礼赞功勋 讴歌榜样】
3.语文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一则人物故事,请你为其拟写一则颁奖词。(80字以内)
吴天一,高原医学专家,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他研究开发了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了“三高三低”急救措施。吴天一的研究不但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而且创造了14万劳动大军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吴天一在身体饱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仍深深迷恋着这片土地,默默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
【活动四:走近楷模 学习榜样】
4. 下面是小语找到的有关叶聪的榜样事迹,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叶聪——“蛟龙号”主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和“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
科研的路上充满艰难,他总是沉着冷静,举重若轻。“蛟龙号”在南海进行3000米级海试,到达2000米深度时,潜水器数次出现故障报警,极可能发生壳体漏水或短路,一旦几千米深的水压作用到人身上,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以选择立即上浮,但是这样故障现象就会消失,搞不清楚原因,就无法下潜更大的深度。”叶聪说。压力之下,叶聪保持冷静,反复下潜多次,甚至逐个关掉舱内包括氧气供应系统在内的各个仪器,终于排除了故障,为后续试验积累了大量故障数据。
(1)班级想邀请叶聪为大家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请作为校报记者的你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2)昨天小语太过紧张,导致演讲比赛成绩不理想。他心情很低落,请你结合上面榜样的力量来鼓励他。
练能力
启示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请你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袁隆平: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李桂 肖薇薇 马延君
2021年5月22日下午5点多,袁隆平的灵车从湘雅医院开出,前往长沙杂交水稻中心,那是袁隆平生前工作的地方。这是家属的要求,希望他能最后再看看育种试验室里毕生钟爱的“杂交稻”。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毕业,服从统一分配,同年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现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教书。很快三年困难时期来临,在袁隆平的记忆里,“那时大家都吃不饱饭,一天到晚都想吃餐饱饭,有个老婆婆讲,她说我现在吃餐饱饭,让我死都愿意”。
饥饿的记忆根植在脑海里,也是从那时起,袁隆平坚定了信念,“中国人要解决吃饭问题,饭碗得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23岁的袁隆平在安江农校教作物育种之余,开始从事传统水稻品种选育工作。
安江农校老校门旁曾有30多亩水稻良种选育试验田。20世纪60年代初,7月的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选种,一株“穗大粒多”“鹤立鸡群”的稻株引起了他的注意,稻粒数有230余粒,远超普通稻粒。袁隆平兴奋地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又将所有谷粒留作试验的种子,并于第二年播种。在他的计划里,这些种子长出的稻株,有望实现亩产上千斤的突破。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批种子,种出的稻株却不一样:禾苗高矮不同,抽穗的时间也有先有后。袁隆平仔细数了数高矮不齐的水稻,发现两者的分离比例正好是3∶1,符合分离定律。袁隆平认定,原始稻株是天然出现的雄性不育杂交水稻,他想找到更多这样的稻株。
此后两年,每到了水稻开花的季节,袁隆平和其他科研人员都在稻田里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的冷水中泡着,很凉。但袁隆平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他和团队拿着放大镜观察了14万株水稻,最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
1976年,袁隆平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这种杂交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袁隆平的研究并没就此停止。1981年,他提出两系法育种方式。14年后,两系法技术研究成功。1997年,他又在两系法的基础上研究超级杂交稻。2021年5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得到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千克。
2019年,89岁的袁隆平的身体愈发差了,他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但他从没觉得自己应该休息,每次上医院接受检查后都坚持出院。
无法停下去稻田的脚步,不肯休息的袁隆平,反复说起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一人多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这个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就跟我的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至少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
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离开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来,举国哀悼,山河同悲。
(有删改)
5.本文主要记叙了袁隆平的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有何好处 请简要分析。
7.下面句子是如何描写袁隆平工作艰辛的 请简要分析。
在田里,人的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着,很热;腿在田里的冷水中泡着,很凉。但袁隆平每天都要拿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那真的就像是大海捞针。
8.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1)派遣 殉职 chén cuì
(2)①拈轻怕重 ②精益求精 ③漠不关心
2.(1)之所以 是因为
(2)删去顿号。
(3)将“写出”改为“彰显”。(改为其他合理的词语亦可)
3.示例: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高原上,你做了万千生命的守护者,永远守护着数以万计的人们。
4.(1)问题一:科研路上充满艰难,您当初有没有想过放弃 是什么支撑您坚持下来的
问题二:您是很多人的榜样,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2)示例:小语,这次比赛失利,没有关系,我们分析原因,然后找准薄弱点,攻克它就好了。你想想我们的榜样叶聪,他面临那么大的海试困难都坚持下来了,我们要学习他不畏困难、沉着冷静的精神。没事,再接再厉!
练能力
5.①饥饿的记忆让他坚定了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信念。②历尽艰辛,培育出杂交水稻。③研究不止,改良杂交水稻,使亩产不断提高。④每次上医院接受检查后坚持出院,不肯休息。⑤反复说起自己的两个梦。
6.倒叙。开篇由袁隆平逝世写起,点明了袁隆平最念念不忘的是杂交水稻。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回忆;开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7.①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人身体上半截被太阳晒得热与腿在水中泡得凉进行对比,突出了袁隆平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②“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拿着放大镜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情景,突出了他工作的艰辛。③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在成千上万株稻穗里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这一行为比作大海捞针,突出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难度之大,写出了袁隆平工作之艰辛。
8.①赞美袁隆平毕生追求崇高理想,意志坚定,不畏艰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品质。②表达对袁隆平的崇敬与赞美之情,以及对他去世的沉痛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