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大单元情境任务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大单元情境任务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8: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单元情境任务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为此,班级开展了“探索未知·点燃好奇心的火焰”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板块一:埋下好奇心的种子】
1.下面是班长小语为本次学习活动找到的相关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探索,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 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护、需要宽容以待,需要有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它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ì(  )肆     mèi(  )力
呵(  )护    创(  )造
(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或诗人中寻找依据。
(5)请你就语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2.活动中,小语找到了一段有关“思维能力”的表述,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②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③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
④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3.活动中,小语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主题设置了在线留言,征集大家的看法,下面是部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留言,请你结合下列内容谈谈你的结论。
留言一:在我看来,在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时,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靠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留言二:刚开学,生物老师就带着我们走进学校附近的植物园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课。各种植物就像人类的好朋友一样,大家学习生物的热情空前高涨。
留言三:女儿告诉我,有些内容单看课本来“脑补”细节,导致课程枯燥无味。有些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有趣、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学习。
4.活动中,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就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请你结合对《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为这种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5.为了让同学们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小语结合学过的古诗文写了一段发言稿,建议同学们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请你帮他完善。
孔子告诉我们要有得当的学习方法:①    ,不亦说乎 ②    ,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博学而笃志,    。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⑤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⑥三人行,    。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⑦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⑧三军可夺帅也,    。要珍惜稍纵即逝的时光:⑨    ,不舍昼夜。
6.活动最后,因小发明获奖的小豫分享了他的心得:“好奇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小豫的发言引发了你的思考。请就“好奇心与创造的关系”表达你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板块二:探索未知的实践精神】
  人类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老师以“科学点亮好奇心”为专题选取了三则材料,组织探究学习,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不再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
【材料三】
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天文梦想和好奇心渐渐变淡,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B.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2%的中学生和10.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
C.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D.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8.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对“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
9.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
参考答案
1.(1)恣 魅 hē chuàng
(2)C
(3)D 【解析】①“探究”指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用于原因;“探寻”指探求,寻找,用于矿藏或真理。语境为“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故用“探究”。②“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专利”指法律保障创造发明者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创造发明而独自享有的利益。语境为“专属特质”,故用“专利”。③“危言耸听”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语境为霍金说人类很难再延续千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故用“危言耸听”。
(4)示例:①周建平小时候对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产生了好奇心,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长大后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②李白对月亮充满好奇心,于是写出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唯美诗句。
(5)示例:霍金的话警示人类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未来,才能再续辉煌。
2.D
3.示例: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②用实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示例一:
发现水帘洞:孙悟空胆大心细,跳入瀑布泉中探索,发现瀑布后的铁板桥和桥后的水帘洞。
示例二:
拜师菩提:孙悟空认为海外必有神仙,独自渡海至西牛贺洲探索,拜菩提祖师为师。
示例三:
偷取人参果:孙悟空发现人参果遇土而入,十分好奇,后来询问土地才知道原委,用衣服兜住才拿到三个果。
示例四:
收取金箍棒:孙悟空发现定海神针能随心意变化,十分好奇,不断尝试用心意和金箍棒沟通,直至将金箍棒缩至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5.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切问而近思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⑥必有我师焉 ⑦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⑧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逝者如斯夫
6.示例一:好奇心是创造的重要前提。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好奇心,科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作家的构思等,许多源于好奇心。对世界好奇才有利于创造出无限美好的世界。
示例二:好奇心与创造相互促进。好奇心驱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机器人的创造又使人们更加好奇便捷多彩的生活方式。好奇心与创造共同促进生活的进步。
7.D 【解析】A.“完全是因为”说法绝对化,好奇心变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B.只能说明这部分学生失去好奇心,绝大多数学生依旧有好奇心。C.由材料三“以往”“但通常情况下”“另一个场景”可知,科普更强调学生自主理解、消化知识,而不是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
8.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能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
9.①学习中避免“刷题”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倡导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知识。②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孩子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③加强科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播种好奇心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