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湖心亭看雪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湖心亭看雪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30 13: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
  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班级组织了冰雪研学游活动,今天,让我们步入张岱的冰雪世界,一起赏《湖心亭看雪》。
练基础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B.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C.拥毳衣炉火     毳:鸟兽的细毛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更加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绝山献多生怪柏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更有痴似相公者/行者休于树
D.上下一白/余拏一小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理解型默写。
(1)文章开头交代西湖环境的句子是“  ,  ”。
(2)文章结尾处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的句子是“  ,  ,  ”。
(3)文中含蓄地表达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练能力
这篇游记以回忆的方式,运用淡雅的语言,记述了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请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是月丁未①,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②,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③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有删改)
【注】①丁未:丁未日。②磴(dèng):石阶。③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余住西湖(  )
(2)是月丁未(  )
(3)及既上(  )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7.【乙】文是姚鼐隆冬时节登临泰山后写下的一篇游记。作者登临途中,所经之处“  ”,同时由于大雾弥漫,冰冻湿滑,以致“  ”。(用原文语句填空)
8.【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对自然之景的喜爱。请简要分析两文中的画线句子是如何描写自然之景的。
(二)阅读《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景“奇”在哪里 人“痴”在何处 请分别概括。
12. 课文和链接材料都写赏雪,但所寄托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简要概括。
【链接材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有删改)
【注】①子瞻之壁:赤壁。苏轼,字子瞻,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用米和羹。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D 解析 D项“更”是“还”的意思。
2.C 解析 A.消失/极高的;B.能够/领会;C.都是“……的人”的意思;D.全/一只。
3.(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2)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
4.(1)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2)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3)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练能力
5.(1)我 (2)这 (3)已经
6.(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
7.崖限当道 磴几不可登
8.【甲】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寥寥几笔,勾画出景物浑然一体、朴素淡雅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苍山上的雪光比作蜡烛,生动形象地绘出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
【乙文参考译文】
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即子颍,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像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9.D 解析 A.还/另,另外/改变,改换;B.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对,正确;C.消失/极高的/断绝;D.全。
10.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1.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夜晚独往湖心亭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12.课文通过描写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链接材料通过描写树林雪景,表达了作者的自然之乐。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
四周的树林中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可见。柳絮般的雪花随风飞舞,众多峰峦上都堆积着白玉般的积雪;乌鸦在城角翻飞,无数山谷都铺上白银似的落雪。没有树却飘下花,片片都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讲的“卷起千堆雪”的景象;雪花不是妆扮时散落的香粉,但点点都如米粒融入原宪的羹汤之中。飞动的小冰粒飘入树林,回旋的风摧折了竹子,徘徊其间,凝眸观赏,来引发奇妙的思绪。描画云彩冒雪而出的景致,呼来松下喝酒、饮茶的情景,围着炉火,烤熟山芋,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幅雪景图,以赠给僧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