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内容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 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说出酸和碱具有通性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本册课本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酸、碱的学习,可以为盐的学习打下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同时探究酸、碱的学习方法,可以为盐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常见的酸、碱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化学学习方法和实验技能 从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的学习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学生对新接触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究欲;渴望自己动手,自我意识强烈。
学习目标 知道常见的酸,掌握硫酸、盐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方法;知道常见的碱,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稀酸和碱溶液的化学通性。 达成评价 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对比,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初步学会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重难点 重点: 酸、碱的化学通性 难点: 浓硫酸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分与应用
先行组织 组织同学寻找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酸和碱和相关故事。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从生活中找一些酸碱的例子。由学生列举一些酸碱的物质或讲述有关酸碱的故事。 聆听并思考 举例 讲述 为学生提供感知,拉近生活;学生参与,提供学习积极性;拉近社会,培养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任务二:知识讲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师讲解常见的酸,对盐酸、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作主要讲解; 教师展开浓硫酸脱水性的实验活动,并介绍浓硫酸的其它性质及稀释方法。 教师讲解稀酸化学性质,并展开稀酸与活泼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实验活动。 教师讲解常见的碱,并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作主要讲解。 教师讲解碱溶液的化学性质,并展开碱与废金属氧化物和盐反应的实验活动。 根据教师的引导,了解盐酸、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实验过程及相关性质。 根据教师的引导,观察现象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实验现象及相关方程式。 学生知道常见的酸,掌握硫酸、盐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方法;知道常见的碱,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稀酸和碱溶液的化学通性。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通过阅读来分析问题。
任务三: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评价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并做总结。 ①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观看思维导图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进行二次记忆。 学生能够知道常见的酸,掌握硫酸、盐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浓硫酸的特性与稀释方法;知道常见的碱,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稀酸和碱溶液的化学通性。
迁移运用(当堂检测): 思考:1.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我们可选用什么试剂?为什么? 2. 从试剂店购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浓硫酸,而平时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样把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呢?成果集成: 作业设计(分层): 1、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火碱 B.烧碱 C.熟石灰 D.小苏打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浓盐酸 D.大理石 3、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 A. 石灰石 B. 烧碱 C. 碳酸钠 D. 熟石灰 4、袋装饼干的包装中,常装有一包干燥剂,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 ) A. 石灰石 B. 生石灰 C. 熟石灰 D. 烧碱 5、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 ,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 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插入滴有Z的水,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瓶液体如 喷泉一样喷入烧瓶,并出现颜色改变,则X、Y、Z可能是( ) A.X是O2,Y是硫酸溶液,Z是石蕊溶液 B.X是CO2,Y是氢氧化钠溶液,Z是酚酞溶液 C.X是CO,Y是氢氧化钙溶液,Z是酚酞溶液 D.X是HCl ,Y是硝酸银溶液,Z是石蕊溶液 6、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已经潮湿,经充分干燥后,该固体的质量(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 ) A.SO2 B.H2 C.CO2 D.NH3 8、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C.氧化铁、铁锈、FeO D.水、干冰、H2O 9、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化学变化的原因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固体 D.浓硝酸 10.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 下列实验步骤; (1)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 (2)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 (3)往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入; (4)后续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NaOH已完全反应。 答案:1、C 2、B 3、B 4、B 5、BD 6、A 7、B 8、B 9、C 10、(3)硝酸钡溶液 不再产生沉淀 (4)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呈中性 【解析】(3)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钠呈碱性,而氢氧化钠也呈碱性,所以在这里若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除去亚硫酸钠,根据所给的试剂可以。反思提升: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常见物质与化学现象,将物质性质、化学原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研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让学生复习掌握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