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6 群体稳态与调节相关图示
1.图1表示某草场上甲、乙两个种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草场的丙种群进行生态研究时绘制出的丙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3.TIF" \* MERGEFORMAT
(1)在图1中,t3时甲和乙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稳定型和增长型,在图2中5~10年间,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
(2)图1中甲、乙种群若起始数量相同,则二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可大致表示如下(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4.TIF" \* MERGEFORMAT
(3)图2中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
(4)图2中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
(5)图2中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6)图2中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
(7)丙种群数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图可绘制如下(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5.TIF" \* MERGEFORMAT
(8)如图曲线表示草场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则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为甲→丙→乙(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6.TIF" \* MERGEFORMAT
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Ⅰ);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Ⅱ)。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乙所示,请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7.TIF" \* MERGEFORMAT
(1)若图甲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 )
(2)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
(3)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 )
(4)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
(5)图乙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图甲中4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
(6)cd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判断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8.TIF" \* MERGEFORMAT
(1)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 )
(2)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甲所在的营养级( √ )
(3)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 )
(4)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 )
(5)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 )
(6)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 )
(7)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 )
(8)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甲所示成分( × )
(9)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 )
4.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的流动量。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9.TIF" \* MERGEFORMAT
(1)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 )
(2)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3)③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 )
(4)鼠的个体数目越多,鹰获得的能量越少( × )
(5)各种生物呼吸作用中产生的热能再次转移到ATP中( × )
(6)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
(7)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鼠”的能量传递效率( × )
5.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的生态系统,但类型不同,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功能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
到正常所需时间的图像。判断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90.TIF" \* MERGEFORMAT
(1)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 )
(2)乙比甲的群落结构简单( × )
(3)向甲中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强甲的抵抗力稳定性( √ )
(4)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 × )
6.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91.TIF" \* MERGEFORMAT
(1)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 )
(2)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 )
(3)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 )
(4)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 )题型6 情景信息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情景信息题重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所以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阅读题干·发现信息 整合信息·发掘规律 迁移内化·解答问题
阅读题干,联系生物学基本原理,领会题干给出的新信息,理解题干创设新情景中的新知识。 结合提出的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剔除干扰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充分发挥联想,将发现的规律和已有旧知识牵线搭桥,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MCT1是 MCT1基因表达的产物。下图表示 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0.TIF" \* MERGEFORMAT
MCT1基因表达水平 死亡率
正常细胞 0 0
癌细胞1 中 40%
癌细胞2 低 30%
癌细胞3 高 60%
癌细胞4 0 0
A.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的原因是MCT1基因没有表达
B.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只有它具有控制合成MCT1的基因
C.MCT1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
D.细胞中的MCT1含量越高,越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思维导表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完善如下表格
阅读题干·发现信息 (1)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需要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的协助。(2)MCT1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3)题干图示表示3-BrPA作用于癌细胞的机理;表格中数据是用相同剂量3-BrPA处理5种细胞所得的实验结果。
整合信息·发掘规律 (1)MCT1是一种单羧酸转运蛋白,图示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属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2)在一定条件下,需要载体协助的物质出入细胞的速率与载体的数量成正比。(3)MCT1基因在5种细胞的表达程度不同,表中死亡率与表达程度成正相关。
迁移内化·解答问题 (1)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中 MCT1基因没有表达,所以抗癌药物3-BrPA无法被MCT1协助进入细胞,所以二者死亡率为0。(2)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它具有的MCT1基因的表达水平高。(3)由图可推断MCT1协助3-BrPA进入细胞,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4)表中数据表明细胞中的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更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
答案 B
解析 正常细胞和癌细胞4死亡率为0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是它们的MCT1基因没有表达,3-BrPA没有起到作用,A正确;癌细胞3死亡率最高是因为它具有MCT1基因的高表达水平,抗癌药物3-BrPA运输至细胞内,杀死细胞,B错;由图可推断MCT1协助3-BrPA进入细胞,可能是载体,3-BrPA主要作用于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C正确;表中数据表明细胞中的MCT1基因表达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更有利于3-BrPA进入细胞,D正确。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1.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答案 D
解析 “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融合的基础是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癌症蛋白”能离开细胞,是一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后,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项正确;癌症蛋白使已经停止生长的血管上皮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说明有新的基因表达,C项正确;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分裂加快,细胞周期变短,D项错误。
2.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为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1.TIF" \* MERGEFORMAT
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
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
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
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
答案 C
解析 巴氏小体是由于X染色体高度螺旋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失活形成的,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黑黄相间,因为X染色体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XA染色体失活,有的则是Xa染色体失活;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中,雌猫均为黑黄相间,雄猫均为黄色。
3.氨基丁酸(GABA)是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有重要作用。当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大量阴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GABA发挥作用后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丁酸在突触前膜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以防止被胞内酶分解
B.氨基丁酸作用的机理是使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增大
C.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氨基丁酸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内液中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氨基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是一种抑制性递质,这是解答本题的出发点。氨基丁酸在突触小体中合成,在突触小泡中储存,然后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故A错误;氨基丁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大量阴离子内流,膜内侧电位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大了静息电位,使突触后膜不易发生电位逆转,最终达到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目的,故B正确;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从而使氨基丁酸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被抑制,故C错误;氨基丁酸的特异性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氨基丁酸和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上,而非细胞内液中,故D错误。
4.肾上腺素是临床上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物,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肾上腺素到突触间隙。肾上腺素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多数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突触小泡中,实现多次重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性休克是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B.上述事实表明肾上腺素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C.肾上腺髓质所分泌肾上腺素主要通过传出神经运输到全身各处
D.肾上腺素的靶细胞只有神经细胞
答案 B
解析 过敏性休克是免疫功能过强,故A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错误;某些神经细胞也能分泌肾上腺素到突触间隙,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为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故C项错误;肾上腺素的靶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如肝细胞,故D项错误。
5.在研究囊泡运输调节机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答案 B
解析 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细胞膜上糖蛋白有识别能力,A正确;观察染色体时需要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丧失了选择透过性,B错误;相互识别才能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准确的囊泡运输,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C正确;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和颗粒物质的胞吞体现了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能形成囊泡,D正确。
6.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2.TIF" \* MERGEFORMAT
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
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
C.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
D.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这种毒蛋白杀死
答案 C
解析 sok mRNA和hok ( http: / / www.21cnjy.com )mRNA能结合,说明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能互补配对,因此二者碱基序列不同;根据题意,hok基因转录的mRNA能与sok mRNA结合,因此该基因能转录;hok基因合成的蛋白质能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而sok mRNA能与该基因转录的mRNA结合阻止该基因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止细胞裂解死亡,因此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不含质粒,则无hok基因,无毒蛋白合成。
7.据报道,由于部分养鸡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天给鸡饲喂大量的抗生素,导致养殖后期就有越来越多的鸡死亡。于是为了缩短养殖周期,还要给鸡大量喂食地塞米松,这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引起动物体重增加、肥胖等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如图显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3.TIF" \* MERGEFORMAT
A.长期给鸡饲喂大量的抗生素,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病菌的耐药性会逐渐增强,需经常变换抗生素
B.c→甲,c→乙是机体的一种负反馈调节,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中激素浓度的相对稳定
C.图中激素b的名称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器官乙的名称是垂体
D.精神紧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某部位,兴奋传至甲,引起a的分泌增加。此反射过程中的传入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答案 C
解析 长期饲喂大量抗生素,经过自然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耐药性强的细菌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因此需要经常变换抗生素,故A正确;图中c→甲、c→乙的过程为负反馈调节,可以维持激素c含量的相对稳定,故B正确;图中激素b的名称为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故C错误;精神紧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某部位,兴奋传递给甲,引起a分泌增加,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故D正确。
8.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5.TIF" \* MERGEFORMAT
A.在乙烯的作用下,生长素的合成减少
B.若没有生长素,植物体内无法合成乙烯
C.生长素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
D.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
答案 B
解析 由生长素能促进ACC合成酶基因转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没有生长素,植物体内也能合成乙烯,且生长素可在转录水平上影响乙烯的生成速率;又由ACC合成酶能催化甲硫氨酸转变为ACC,进而形成乙烯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由于乙烯抑制色氨酸转变为生长素,因而在乙烯的作用下,生长素的合成减少。
9.如图是一个神经—肌肉接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似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Ach(乙酰胆碱)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机体产生的某种抗体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7.TIF" \* MERGEFORMAT
A.①处兴奋时,膜电位分布情况为内正外负
B.⑤向肌细胞质侧凹陷,形成许多皱褶,可以增大突触后膜的面积
C.释放出的Ach很快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避免肌细胞持续兴奋
D.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过敏反应
答案 D
解析 兴奋部位膜电位是内正外负,A正确;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凹陷,增大了突触后膜的面积,有利于接受信息,B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正确;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D错误。
10.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故可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但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 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β 葡聚糖能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
C.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答案 C
解析 DNA复制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A正确。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B正确。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对全部抗原都能处理,故C错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处理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抗原,故D正确。
11.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有(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8.TIF" \* MERGEFORMAT
A.过程Ⅰ称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核酸,只有mRNA
C.与邻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杂交分子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过程Ⅰ是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录,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故A正确;过程Ⅱ是翻译,在翻译过程中,rRNA、mRNA、tRNA三种RNA均发挥作用,故B错误;基因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与T、T与A、G与C、C与G配对,而杂交分子是双链的RNA,其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与U、U与A、G与C、C与G,故C正确;据图可知,杂交分子是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与反义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导致抑癌基因的mRNA不能发生翻译过程,使抑癌基因沉默,故D正确。
12.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胞嘧啶,导致 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 若一个 DNA 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1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19.TIF" \* MERGEFORMAT
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答案 BD
解析 A项,由图示可见,胞嘧啶转化为羟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若发生转变的两个胞嘧啶分子位于DNA片段的一条链上,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子代有50%的DNA分子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有50%的DNA分子不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若发生转变的两个胞嘧啶分子位于DNA片段的两条链上,子代DNA分子都会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B项,因羟化胞嘧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故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在总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下降。C项,这种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D项,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含有DNA,DNA复制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图示的错配。
1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720.TIF" \* MERGEFORMAT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了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答案 C
解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保证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故A正确。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出淋巴细胞,参加特异性免疫,故B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为红细胞,故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浆蛋白质含量有关,故D正确。图示2 细胞代谢相关图示
1.图1是对酶的某种特性的解释模型,图2、3、4、5、6、7是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据图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3.TIF" \* MERGEFORMAT
(1)图1和图7都说明酶作用的专一性,其中b为麦芽糖( × )
(2)图5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 √ )
(3)图2说明酶具有高效性,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 )
(4)图3/图4说明了反应溶液中温度/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最适温度,其中A点的pH为7,B点的温度为35 ℃( × )
(5)图3和图4中温度和pH对酶的影响机理是完全一样的( × )
(6)图3中,温度由30 ℃→37 ℃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 )
(7)图4中,温度从0→B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
(8)图6能说明Cl-是该酶的激活剂,而Cu2+是该酶的抑制剂( √ )
(9)若在图6中的D点时增加酶的浓度,则反应速率不变( × )
2.细胞内糖的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4.TIF" \* MERGEFORMAT
(1)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 )
(2)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 )
(3)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 )
(4)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所以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无[H]积累( √ )
(5)真核细胞中过程①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
(6)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中发生了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①和④,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因为酒精是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 )
(7)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进行图示中①②( × )
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甲、乙、丙、丁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5.TIF" \* MERGEFORMAT
(1)甲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外,还有乳酸( × )
(2)甲浓度下最适于贮藏该器官( × )
(3)乙浓度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 )
(4)丙浓度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最少( × )
(5)丁浓度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物中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
(6)丁浓度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 )
(7)丁浓度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 )
4.如图Ⅰ表示某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Ⅱ表示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该叶肉细胞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6.TIF" \* MERGEFORMAT
(1)图Ⅰ甲中水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水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内膜( × )
(2)图Ⅰ甲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乙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 )
(3)图Ⅰ甲、乙均能发生能量转换,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甲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乙中 ( × )
(4)图Ⅱ中A、B物质的动态变化发生的场所和图Ⅰ甲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相同( √ )
(5)图Ⅱ中物质A为C5化合物,B为C3化合物( × )
(6)图Ⅱ中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 )
(7)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低( × )
(8)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低( √ )
5.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示意图。图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8.TIF" \* MERGEFORMAT
(1)由甲图可知,在温度为30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 √ )
(2)由甲图可知,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只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
(3)若已知乙图是在30 ℃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变为45 ℃,图中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 )
(4)乙图中当缺O2时a点下降;缺Mg时b点右移;如果从c点开始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d点向下方移动( √ )
(5)乙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 )
(6)乙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CO2和温度等,可以通过适当增加CO2浓度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
(7)乙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丙图中的m4( × )
(8)在乙图中a、b、e、f任意一点,丙图中都有m1=n1>0,m2=n2>0( × )
(9)在图甲中的40 ℃和图乙中的b点时,丙图中有m1=n1=m4=n4( √ )
6.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判断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4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0.TIF" \* MERGEFORMAT
(1)图甲中的b点对应图乙中的B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①( √ )
(2)到达图甲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对应图乙中的D点,而此时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 )
(3)图乙中的H点对应图甲中的g点,此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丁中的④( × )
(4)有机物开始合成至合成终止分别对应图甲中的d→h段、图乙中的D→H段,图丙中的B′→I′段 ( × )
(5)图丙中的A′B′段C3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H]和ATP,C3不能还原成C5( √ )
(6)图丙中的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 )
(7)图丙中的C′D′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午该地区天气暂时由晴转阴( √ )
(8)F′G′段C3化合物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闭合程度加大,缺少CO2,CO2固定受阻,而原有C3化合物不断被消耗( √ )
(9)经过这一昼夜之后,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减少( × )
7.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位置X处。请判断: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1.TIF" \* MERGEFORMAT
(1)若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8 mL/h( √ )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30 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位置X处,针筒的容量需向左调节( × )
(3)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氢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钠溶液,在20 ℃、无光条件下,30 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处。则在有光条件下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0.5 mL/h( × )
(4)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制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 )
(5)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强度,则针筒容量仍维持在0.6 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 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说明:在上述条件下,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而是温度( √ )
8.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48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图3为适宜CO2浓度条件下,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影响曲线。请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4.TIF" \* MERGEFORMAT
(1)图1中的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当温度达到55 ℃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 )
(2)图1中,因40 ℃与60 ℃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的吸收量均为0,所以二者的生理代谢状态相同,图2中与图1的F点生理状态相同的点有4 个( × )
(3)图1中在温度为30 ℃时,叶肉细胞内的[H]用于与O2结合形成水和还原三碳化合物( √ )
(4)图2中实验开始3 h内和在6 h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相同( × )
(5)图2中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CO2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在30 h时叶绿体内的ATP的移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 )
(6)图2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增加( √ )
(7)图2中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36 h时,前24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小于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 )
(8)图2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在42 h时。经过连续48 h的培养,与0 h相比48 h时该植物的有机物量是增加( √ )
(9)图3中E点时,2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等于15 ℃条件下产生的氧气量( × )
(10)依据图3分析,若图2所示实验温度为1 ( http: / / www.21cnjy.com )5 ℃,现若将温度调整为25 ℃条件下保持恒温,其他条件不变,则图2中6 h时的光照强度为2 klx( √ )图示5 个体稳态与调节相关图示
1.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请思考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76.TIF" \* MERGEFORMAT
(1)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 )
(2)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 )
(3)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 )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为②③④( × )
(5)④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 )
(6)肝糖原的分解在④中进行( × )
(7)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④→③→②( √ )
(8)③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 )
(9)②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③④内pH的剧烈变化( × )
2.如图表示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77.TIF" \* MERGEFORMAT
(1)图丙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1中物质的释放必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 )
(2)图丙中与1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1中物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
(3)图甲中⑤处受到刺激,则③处的神经元电位变化可能会出现如乙图所示情况,a、c为兴奋部位( × )
(4)兴奋在③处的传导特点是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 )
(5)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6)图甲中切断③、刺激⑤,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 )
(7)若丙图中1释放出的物质可以促进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 × )
(8)兴奋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中穿过了0层生物膜,不需要载体但需要消耗能量(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78.TIF" \* MERGEFORMAT
3.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③、a、b、c分别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
(1)在人体内a分泌过多时,会引起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 )
(2)如果用a饲喂小白鼠一段时间,小白鼠对氧的敏感性将减弱( × )
(3)若图中标号c为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通过加速肝糖原合成,从而来降低血糖浓度( × )
(4)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在神经系统中,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官只有大脑皮层( × )
(5)缺碘时激素①和③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 )
(6)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a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
(7)图中①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控制与①激素结合的受体的基因只能在垂体细胞中表达( √ )
(8)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②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 )
(9)怀孕母亲缺碘时,②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①和③的分泌量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 √ )
4.如图为某种特异性免疫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79.TIF" \* MERGEFORMAT
(1)Ⅱ过程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Ⅲ过程需要细胞②产生的淋巴因子参与,Ⅶ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 )
(2)细胞③是B细胞,它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而来( × )
(3)Ⅴ和Ⅸ过程产生的细胞⑤对抗原无识别作用( √ )
(4)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Ⅶ反应,因为Ⅸ过程可迅速完成( √ )
(5)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上图中免疫的所有过程( × )
5.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0.TIF" \* MERGEFORMAT
(1)若曲线Ⅱ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则曲线Ⅰ可表示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作用( × )
(2)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生长素浓度近地侧为c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可能为d对应的浓度( × )
(3)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可能为b对应的浓度( × )
(4)若植株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对应的浓度,则同一枝条侧芽可能为b对应的浓度( √ )
(5)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 )
6.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81.TIF" \* MERGEFORMAT
(1)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 )
(2)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 )
(3)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4)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 )
(5)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 )
(6)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 )
(7)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 )题型3 表格分析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表格题最突出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常见表格类型有两种:数据表格和材料(过程)表格,前者以数据记录为主体,而后者以材料(处理过程)的记录为主体。解答表格题的思维模板如下:
识表 析表 用表
看清表格名称、行列标题及含义、数据单位,找出关键信息。 (1)分析表中数据、过程或现象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变化规律及相关原因,特别要注意各种差异产生的原因。(2)分析表格中特殊数据,如最大、最小、平均或“0”,而在过程表格中要特别注意关键步骤和过程。 联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对表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对比推理,通过有效的信息转换,归纳出相应的结论,结合相应的概念和原理答题,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CO 2O2温度 0.1% 1.0% 3.0% 10.0% 20.0% 40.0%
3 ℃ 6.2 3.6 1.2 4.4 5.4 5.3
10 ℃ 31.2 53.7 5.9 21.5 33.6 32.6
20 ℃ 46.4 35.2 6.4 38.9 65.5 67.2
30 ℃ 59.8 21.4 8.8 56.6 100 102
40 ℃ 48.2 17.3 7.1 42.4 74.2 73.5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应特别注意的实验环境条件是 ,原因是 。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
(5)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思维导表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识表 (1)表格名称为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2)表中第一列为不同温度,第一行为不同氧含量,表中所统计数据为二氧化碳释放量。
析表 (1)表中每列所统计数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性变化规律为在一定氧含量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每行所统计数据的共性变化规律为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随着氧含量的升高,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2)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每行统计数据的特点是基本保持稳定,表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小值为1.2。
用表 (1)因表中是通过统计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放量来反应呼吸强度,新鲜菠菜叶若在有光的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而消耗二氧化碳,从而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因此要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2)表中温度为10 ℃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所测二氧化碳释放量随氧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有异常,表中氧含量为1.0%时所测二氧化碳释放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其他氧含量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有异常。(3)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由每行统计数据的特点可知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4)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小时所对应的温度为3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氧含量为3.0%,此时是(填“是”或“否”)有利于蔬菜长期贮藏,此时的细胞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5)由表中列和行中数据变化共性规律可知:在一定温度和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 (1)遮光,使叶处于黑暗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 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2)10 ℃、1.0% (3)保持相对稳定 酶的数量限制(或线粒体数量限制) (4)温度为 3 ℃、氧含量为3.0%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5)在一定温度和氧气浓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和氧气含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 (1)实验中为了防止菠菜叶片光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的干扰,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2)在所列数据中,温度为10 ℃、氧含量为1.0%时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在氧气浓度从0.1%→1.0%的变化中,其他温度条件下CO2释放量是减少的,只有在10 ℃时是增大的。也可以从氧气含量为0.1%、3.0%、10.0%、20.0%、40.0%所对应的温度从3 ℃→20 ℃,CO2释放量都是增大的,只有1.0%与10 ℃对应的CO2释放量除外。(3)氧含量从20.0%→40.0%时,CO2释放量基本不变,外因是充足的,影响因素只能从内因分析,如酶的数量、线粒体的数量等。
(4)蔬菜贮藏的最佳条件是分解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物最少的条件,即CO2释放量最少。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条件是温度为 3 ℃、氧含量为3.0%,此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还没有快速启动,二者都很微弱。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5)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温度从3 ℃→30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CO2释放量增多(氧含量为1.0%是从3 ℃→20 ℃);在氧含量从3.0%→20.0%范围内,随着氧含量升高,CO2释放量也增多。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小试牛刀A.TIF" \* MERGEFORMAT
1.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 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表所示:
O2浓度变化量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 只要氧气的吸收量不为0,就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氧呼吸,故氧气浓度在1%~3%内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A错误;O2浓度超过20%时,随氧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增强,C错误;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氧气浓度为5%时,CO2释放量最少,有利于贮藏苹果,故B正确。
2.(过程表格)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
时期处理方法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秋水仙素 -
低温(2 ℃~4 ℃) - - - - -
由上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合成
答案 D
解析 加入过量的胸苷细胞停留在间期,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间期DNA复制终止,进一步说明胸苷不能用于DNA的合成,A正确、D错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细胞分裂需要多种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
3.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①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②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③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④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答案 C
解析 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③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离出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
4.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答案 B
解析 由第三组可知感病为显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第一组可知红种皮是显性。设感病、抗病基因分别用T、t表示,红种皮、白种皮分别用B、b表示。第一组的亲本基因型是:ttBb×TtBb,第二组是:ttBb×Ttbb,第三组是:TtBb×Ttbb。且根据结果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测定夏季某池塘24小时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平均氧浓度与初始氧气浓度比较后发生的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水深(m) 1 2 3 4
白瓶中O2浓度(g/m2) +3 +1.5 0 -1
黑瓶中O2浓度(g/m2) -1.5 -1.5 -1.5 -1.5
A.在水深1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的氧气为3 g/m2
B.在水深2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光合速率等于所有生物的呼吸速率
C.在水深3 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D.在水深4 m处白瓶中藻类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植物呼吸消耗24小时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1.5个单位,在水深1 m处白瓶产生氧气是4.5 g/m2,故A项错误;在水深2 m处白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B项错误;在水深3 m处白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故C项错误;水深4 m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白瓶中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D项正确。
6.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研究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膜通道蛋白的科学家,其之前发现的AQP2水通道蛋白存在于集合管细胞膜上。某科研小组对蛋白AQP2进行了相关实验:选细胞膜中缺乏水通道蛋白AQP2的肾集合管细胞放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相应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放在低渗溶液中测定水通透速率,处理及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Ⅰ 向集合管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
Ⅱ 向集合管细胞注入蛋白AQP2的mRNA
Ⅲ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Ⅳ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抗利尿激素的等渗溶液中
A.Ⅱ组与Ⅰ组对比说明蛋白AQP2能通过主动运输提高水的通透速率
B.Ⅱ、Ⅲ组对比说明HgCl2能降低水通透速率,因为HgCl2阻止了蛋白AQP2的mRNA的翻译
C.注入蛋白AQP2的mRNA的集合管细胞将AQP2通过内质网合成、加工并运至细胞膜
D.抗利尿激素能调节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能与调节细胞膜上蛋白AQP2的数量有关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跨膜运输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水的重吸收的有关知识及对照实验的设计。水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故A项错误;Ⅱ和Ⅲ组对比说明HgCl2能降低水通透速率,原因可能与蛋白质合成或者活性降低有关,故B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故C项错误;Ⅳ抗利尿激素能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能与调节细胞膜上蛋白AQP2的数量有关,故D项正确。
7.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胰岛A细胞 √ √ √ √ √ √
眼晶状细胞(胚胎中) √ √ √ √ √ √
神经细胞 √ √ √ √ √ √
A.甲基因不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
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ATP酶合成的基因
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不同
D.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答案 C
解析 甲基因在胰岛A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表达,所以甲基因不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A正确;控制ATP酶合成的基因应该在所有细胞都表达,所以丁基因可能是控制ATP酶合成的基因,B正确;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D正确。
8.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表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表1.TIF" \* MERGEFORMAT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答案 D
解析 收割蚁同化量中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用于细胞呼吸(即呼吸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A正确;盐沼蝗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其粪便量是其上一营养级生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3.71-1.37)/3.71=63%,所以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B正确;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其活动能力强,用于其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C正确;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各自的消化功能有差异,其粪便量所占的比例不同,D错误。
9.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凸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一组F2代出现两种性状且凸耳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凸耳之比为15∶1,可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设由A/a和B/b)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非凸耳基因型为aabb,A正确;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是只有一种表现型,由F1自交得F2中比值可知,甲是双显性,乙和丙为单显单隐,且都是纯合子,B正确;甲是双显性纯合,乙为单显单隐纯合,所以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正确;乙和丙为单显单隐纯合,因此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为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10.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强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中 绿 20.3(149%) 768(93%) 4.17(96%)
弱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2以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和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
答案 (1)自由扩散 五碳化合物(C5) [H]和ATP (2)增加叶绿素含量 提高平均叶面积 (3)少 多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
解析 (1)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暗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阶段叶片通过气孔吸收CO2,CO2进入细胞后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进而被C5固定形成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为糖类和C5。(2)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弱光下,植物为了适应环境,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叶色为深绿)和提高平均叶面积(是强光下的209%)来吸收更多的光能。(3)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平均叶面积×气孔密度,通过计算可知,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最少,但净光合速率最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最多。在遮阴条件下,植物接受的光照减少,会首先影响其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随之改变。为了适应弱光环境,植物要合成更多的叶绿素来尽量提高光合速率,一段时间后,植物叶面积也会变大,以便通过增加气孔总数来提高光合速率。图示4 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和育种相关图示
1.某已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图一为该DNA复制过程模式图,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图二为复制过程中某DNA分子片段,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5.TIF" \* MERGEFORMAT
(1)该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
(2)该DNA分子碱基配对方式共有45 000种( × )
(3)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 )
(4)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
(5)酶1为DNA聚合酶,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酶2为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 √ )
(6)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
(7)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 √ )
(8)复制完成后所产生的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6.TIF" \* MERGEFORMAT
2.如图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某一过程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
(1)R所示的片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和ATP( × )
(2)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 )
(3)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RNA聚合酶( √ )
(4)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 )
(5)图中可能有5种碱基,对应5种核苷酸( × )
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判断: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7.TIF" \* MERGEFORMAT
(1)A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只有A( × )
(2)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 √ )
(3)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不同( × )
(4)A、B、C也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 √ )
(5)在不同组织细胞中B过程的产物无差异( × )
4.下图1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2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9.TIF" \* MERGEFORMAT
(1)图1中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 )
(2)把含14N的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分子占100%( √ )
(3)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 )
(4)图2中基因1和2存在于人的所有正常体细胞核中,但不一定都会表达( √ )
(5)过程③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tRNA最多有64种( × )
(6)该图只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活动来实现( × )
5.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75.TIF" \* MERGEFORMAT
(1)如果过程②中逐代自交,那么自交代数越多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 √ )
(2)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 × )
(3)育种过程②⑤⑥中需要进行筛选,筛选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基因的频率( × )
(4)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和甲、乙品种基因型不同,但是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 )
(5)图中②和⑦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 √ )
(6)图中④⑦过程中使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相同( × )
(7)获得无子西瓜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利用离体培养无子西瓜组织细胞观察子代是否能够产生无子西瓜来判断( √ )
(8)一般情况下,在③④育种过程中人工诱导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得到正常植株后,再从其中选择( √ )
6.请判断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
(1)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可引起基因重组( × )
(2)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 )
(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 )
(5)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它们与二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 )
(6)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在遗传上的共同点是都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 )题型4 图示图解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该类试题可包含大量的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结构、生理和相互联系;多是通过图形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或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审题图·获信息 理知识·找联系 深思考·定答案
要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中每一个过程,识别各部分名称,挖掘隐含信息,寻找突破口。 理清图解涉及知识点,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同与不同等,找到本质上的联系。 针对设问,反思图像和题干信息,充分运用所学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或概念准确作答。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导致其脱落。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 位于第四果枝,节主茎上 30 min 测定该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性强度
图1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3.tif" \* MERGEFORMAT
注:数字分别为叶片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全株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
图2
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__________组。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_____。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思维导表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审题图·获信息 (1)棉花幼铃为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2)图1和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3)由图1可知,用放射性物质喂饲叶片,然后要测定叶片和幼铃等的放射强度。(4)由图2可知,图中的数据为叶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占总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A、B、C三组处理方式的区别为A未处理、B激素处理整个植株、C只处理幼铃。(5)A、B、C三组中幼铃和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相对大小关系:幼铃为C>A>B;叶片为B>A>C。
理知识·找联系 (1)写出产物是葡萄糖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并标出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4.TIF" \* MERGEFORMAT (2)幼铃主要是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输入。
深思考·定答案 (1)由A组和C组对照可说明该激素能够促进光合产物输入到幼铃中,由B组和C组对照可说明该激素能够抑制光合产物输出叶片。(2)所以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C组,若增设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C>A>B>D。
答案 C 输出减少 C>A>B>D
解析 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致的,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百分比最高,因此幼铃脱落显著减少。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百分比较多,即光合产物输出减少。由图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中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中有机物的输入,则D组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中有机物输出明显减少,且小于B组,则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1.(概念图)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一组概念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6.TIF" \* MERGEFORMAT
答案 C
解析 各概念之间的关联通过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图的形式来体现。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又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得分技巧 概念图是教材课后习题涉及最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图形,也是高考题中的一种新题型。“概念图模型”一般要求在纵横各层面,把概念—连接词—概念连接起来,它从总的概念出发,逐步展开,显示出大概念是如何被分解成若干个小概念的。经过上述的构建内化,层级结构的概念图增强了学生对知识间有机联系的理解;拓宽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理解的广度;提升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取、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
2.(示意图)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合成某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蛋白的过程中,由DNA到蛋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①②③④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7.TIF" \* MERGEFORMAT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催化②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B.假设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a→b
C.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在原核细胞中分离出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这说明原核细胞是边转录边翻译
D.假设②过程表示豌豆的红花基因(R)的转录过程,那么可在豌豆叶肉细胞中分离出与基因R相对应的mRNA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指DNA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复制,其在真核细胞中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过程指转录,催化转录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据图观察可知:从a→b,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上翻译的肽链越长,说明越接近b端的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距离越长,由此推出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a→b。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说明在原核细胞中边转录边翻译,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同地进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叶肉细胞中不表达。
3.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9.TIF" \* MERGEFORMAT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若Ⅱ-5与Ⅱ-6结婚,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18
D.若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 000
答案 C
解析 正常的Ⅰ—1和Ⅰ—2生出患甲病的Ⅱ— ( http: / / www.21cnjy.com )2可推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正常的Ⅰ—3和Ⅰ—4生出患乙病的Ⅱ—9且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推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Ⅱ—5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Y、2/3AaXBY,Ⅱ—6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XBXB、1/6AAXBXb、1/3AaXBXB、1/3AaXBXb,因此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为2/3×1/3×1/4×1/4=1/72,C错误;Ⅱ—7个体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因此再生育一个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2/3×10—4×1/4=1/60 000,D正确。
4.下图是与下丘脑有关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1、2、3均为下丘脑产生的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腺体释放的激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7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72.TIF" \* MERGEFORMAT
A.1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和乙均为抗利尿激素,3为神经递质
B.激素甲既能促进也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某些生理过程
C.机体内激素甲和丙的分泌均存在分级调节
D.炎热环境下,人体可以通过减少甲、增多乙维持稳态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1为促甲状腺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释放激素(TRH),抗利尿激素为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2和乙均为抗利尿激素,3为神经递质,A正确;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加强,产生的TRH和TSH(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TRH和TSH减少,B正确;胰岛A、B细胞分别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的合成和分泌受血糖浓度以及神经调节,没有分级调节,C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因此在炎热环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同时抗利尿激素增多,有利于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减少因排汗而导致水和盐的丧失,D正确。
5.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7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73.TIF" \* MERGEFORMAT
A.图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属于图甲中的B
B.猫头鹰捕食一条蛇,它可能获得超过20%的蛇的能量
C.图甲也可以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
D.蛇由于某种原因灭绝,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答案 C
解析 甲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 ( http: / / www.21cnjy.com )D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而图乙中除草外,均为消费者,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上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当猫头鹰捕食一条蛇时,可将该蛇体内的大部分能量吸收到体内,因此超过20%的蛇的能量被猫头鹰获得,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而且还可能来自无机环境,因此图甲不能代表各成分间的信息传递关系,C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因此当蛇灭绝后,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D正确。
6.下图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7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74.TIF" \* MERGEFORMAT
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
B.T细胞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出现免疫效应
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机体内的B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与分化形成浆细胞
D.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答案 C
解析 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吸收属于胞吞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离子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A正确;从图示看T细胞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出现了免疫效应,B正确;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变成效应T细胞,C不正确;从图示看DC细胞具有识别和呈递抗原的功能,因此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D正确。
7.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81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81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8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81.TIF" \* MERGEFORMAT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长的保证。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答案 (1)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2)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
解析 (1)吲哚乙酸(IAA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形态学上端(A)向形态学下端(B)运输,故琼脂块①和②中应是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琼脂块③和④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脱落酸(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吲哚乙酸(IAA)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用抑制剂处理后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说明抑制了吲哚乙酸(IAA)的主动运输,因不影响细胞呼吸,故很可能是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影响了IAA的主动运输。(2)在成熟茎切段中,吲哚乙酸(IAA)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分析题目信息可知,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中含有催化IAA氧化(降解)的酶。植物细胞内的IAA氧化(降解)酶和光都能降解IAA,可确保种子破土出芽后,植物体内激素含量不会过多,保持正常水平,从而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8.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8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84.TIF" \* MERGEFORMAT
有色滴液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50
萌发的种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 0 4 8 11 13.5 15.5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________,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__。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上升得越高。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放入A瓶中;一份__________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直接放入C瓶中。
第三步: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
答案 (1)二氧化碳 0.4 mm/min(不可漏写单位)
(2)不能说明;因为两者的重量及环境温度等条件不同
(3)③第一步:编号为A、B、C 第二步:煮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后冷却至常温 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 第四步:观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④A瓶中温度无变化,B瓶和C瓶中的温度均升高,但C瓶中的温度升高得更多
解析 (1)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碳,由表中数据可知,前20分钟释放二氧化碳速率最大,即呼吸速率最大,为0.4 mm/min。(2)因为萌发的种子和蚯蚓的重量及环境温度等条件不同,所以不能比较呼吸速率大小。(3)③实验的第一步要对保温瓶进行编号,防止混淆;设计实验时要形成对照,一是煮沸后将种子和微生物都杀死,另一个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仅仅杀死微生物,第三个是不杀死微生物和种子的实验;最后观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④本题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结果、结论是唯一的,A瓶中温度无变化,B和C瓶中温度均有升高,但C瓶中温度升高更多,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题型2 坐标图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坐标图中,多以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温度等易测量的因素为横坐标,以事物的某种性质为纵坐标,以曲线图或直方图表示事物变化及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代谢、生命活动及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1)曲线坐标: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0.TIF" \* MERGEFORMAT
(2)直方坐标: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120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典例剖析120a.TIF" \* MERGEFORMAT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 d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2.TIF" \* MERGEFORMAT
(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产生的ATP和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片中________________增加。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______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______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思维导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完善本题思维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3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3A.TIF" \* MERGEFORMAT
答案 (1)[H] 叶绿体基质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量 输出量 (4)抑制 (5)未遮光的 光合产物(淀粉、蔗糖)含量降低,光合速率(CO2固定速率相对值)增大
解析 (1)光合作用光反应可为碳反应(暗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提供[H]和ATP,并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2)由图1信息知,随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固定CO2能力明显降低;对照组(未摘除棉铃)植株CO2固定速率的相对值应为“去除棉铃百分率为0”时的CO2固定值即“28”。(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增加;由题干信息知叶片光合产物“被运到棉铃中被利用”,故除去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相应产物在叶片中积累。(4)综合图1、图2相关信息可知,由于叶片中光合产物积累将明显降低CO2固定速率,即抑制光合作用。(5)该验证实验中,去除植株上的棉铃,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则未遮光叶片光合作用产物会不断转运至遮光叶片中,从而导致未遮光叶片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下降,进而解除产物积累对光合速率的抑制,因此,通过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倘若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检测结果为光合产物(淀粉、蔗糖)含量降低,CO2固定速率相对值增大,则可支持相关推测。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1.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6.TIF" \* MERGEFORMAT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答案 B
解析 从甲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无O2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无光合作用,CO2释放量为6个单位;当光照强度为b时,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相等,此时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都为3,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A错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且,它自身呼吸作用产生出来的CO2,会直接被叶绿体利用。图甲光照强度为d时,自身产生的CO2不足,还需从周围再吸收2个单位的CO2,B正确。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图乙中,限制a点和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D错误。
2.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曲线如图一所示。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 h。培养20 h后,根据细胞中的DNA相对含量不同,将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二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7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7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7.TIF" \* MERGEFORMAT
A.图一中处于ac段的细胞属于图二中甲组细胞,此时RNA聚合酶活性高
B.图二中乙组细胞处于图一中ce段,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C.图二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答案 C
解析 图一中ac段细胞利用32P-UdR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率较快,说明细胞在进行RNA的合成,细胞中RNA聚合酶活性高,此时细胞处于G1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属于图二中甲组细胞。图一中ce段细胞利用15N-TdR速率较快,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此阶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此时细胞处于S期,细胞中DNA含量为2C~4C,属于图二中乙组细胞。图二丙组细胞中DNA含量为4C,即DNA含量已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后期及末期细胞一分为二之前。由于蚕豆根尖细胞是植物细胞,因而不存在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的现象。由图一可知分裂间期时间大于14 h,而整个细胞周期为20 h,所以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 h。
3.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4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49.TIF" \* MERGEFORMAT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答案 C
解析 图甲代表细胞有丝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A错误;在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并且进行中心体的复制,此时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B错误;图乙中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可以推断含有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相等,与图丙中②相对应,C正确;图丙中②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③中不含染色单体,②→③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错误。
4.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2.TIF" \* MERGEFORMAT
A.0.3 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B.0.1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鲜重与0.5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无显著差异
C.1.0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将不能生长
D.0.5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表现为生长受抑制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表可知,0.3 mg/L ( http: / / www.21cnjy.com )脱落酸处理后,单株平均干重和单株平均鲜重均最大,即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正确;柱状图左侧纵坐标为单株平均干重,右侧为单株平均鲜重,0.1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鲜重与0.5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虽然条柱高度相同,但是读数不同,B错误;1.0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鲜重仍比干重大,表现生长,C错误;0.5 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和用浓度为0的脱落酸处理后相比,干重和鲜重都增多,仍为促进作用,D错误。
5.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3.TIF" \* MERGEFORMAT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
B.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
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答案 C
解析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 ( http: / / www.21cnjy.com )0~500 nm波长的光,A正确;据图可知,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色素吸收光能增强,光合作用增强,C3还原加速,叶绿体中C3的量将减少,C项错误;叶绿素b主要吸收420~470 nm波长的光,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所以此波段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正确。
6.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结果如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5.TIF" \* MERGEFORMAT
(1)赤霉素(GA)和脱落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ABA)均为植物激素。它们是由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有________________的微量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由图1可知,一定浓度的盐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处理和干旱处理后,______________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
(3)由图2可知,野生型拟南芥对AB ( http: / / www.21cnjy.com )A的敏感性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显著影响(或:调节作用) 有机物 (2)突变体 低 (3)低于 GA含量低,ABA含量高 (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解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由图1可知,经盐处理和干旱处理后,突变体拟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突变体由于导入了基因E,故GA含量较低,由此可知,GA含量低更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发育。(3)由图2可知,随着ABA浓度的增加,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迅速降低,说明野生型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低于突变体拟南芥,其原因是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拟南芥中GA含量低,ABA含量高。(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GA含量与拟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关,GA还可通过影响细胞中的ABA信号途径调控植株生长状态,所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7.细叶桉(喜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蛤蒌(常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均为湛江地区常见的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5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59.TIF" \* MERGEFORMAT
(1)图中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________________。
(4)某科研人员研究了细叶桉凋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________________的利用下降。
(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叶桉对当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若在湛江不加限制地大面积种植细叶桉,可能会影响湛江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可在细叶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细叶桉人工林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线粒体、叶绿体 CO2浓度 (3)增多
(4)光合色素含量减少,C3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 CO2(或“C5”) (5)生物多样性(稳态、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丰富度
解析 (1)图中A曲线的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饱和点高于B曲线,A曲线表示阳生植物,B表示阴生植物,所以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A。(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既有细胞呼吸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由于本实验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还原减少,C3将增多。(4)由图乙可知,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光合色素含量减少,C3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CO2的利用下降。(5)若不加限制地大面积种植细叶桉,由于细叶桉对当地多种植物都有影响,因而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细叶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这样可以提高细叶桉人工林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8.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6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61.TIF" \* MERGEFORMAT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有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 c ( http: / / www.21cnjy.com )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 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kg。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________。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长应该大于4.2 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利用光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240
(3)突触后膜 抗原 (4)①绿藻 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
解析 (1)藻类在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中为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2)从图乙可以看出,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 kg,有18 kg来自藻类,6 kg来自小虾,要求消耗藻类的最小值,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故消耗藻类最少为:18÷20%+6÷20%÷20%=240(kg)。(3)藻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应该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兴奋的传递;在免疫学上,由于藻毒素不是机体自身组成物质,应被看作是抗原。(4)①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因此选用绿藻较好。②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植食性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题型7 实验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实验探究型试题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备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
第一步:审准目的、原理和要求 第二步:确定和处理三种变量 第三步:编写步骤,预测结果与结论
(1)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类型是验证类还是探究类。(2)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实验依据。(3)明确实验中的问题要求和实验变量。 确定处理自变量(实验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 (1)编写步骤:①首先分组编号;②其次材料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不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控制无关变量;③观察或测量并记录实验结果。(2)预测结果与结论:表述方式因实验类型不同有所区别。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A.TIF" \* MERGEFORMAT
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肥料浪费。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如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0.TIF" \* MERGEFORMAT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本实验SO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40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2)实验步骤:
①将240株番茄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组并编号;
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将幼苗培养至花蕾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如图)。
(3)实验分析与结论:
①结果表明,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该实验的结果分析科学施肥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表
第一步:审准目的、原理和要求 分析曲线可知硫酸锌溶液浓度不同,果实产量不同,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锌肥的施用量对果实产量的影响。
第二步:确定和处理三种变量 自变量是硫酸锌溶液浓度,因变量是果实产量,无关变量有环境条件、所用的杉木糠、番茄幼苗的长势、实验组中硫酸锌溶液和对照组中蒸馏水的使用量。
第三步:编写步骤,预测结果与结论 (1)确定对照及分组:不施锌肥(喷蒸馏水)的为对照组,由曲线图可看出绘了8个点,即分了8组。(2)实验组喷施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施等量的蒸馏水,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称出每组番茄所结果实的质量。(3)由曲线图可知,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应该是果实产量最高时的浓度范围,即12~16_mg·L-1。(4)由曲线图可知锌肥的施用量超过最佳浓度范围时会有什么后果?使果实产量下降,并造成浪费。
答案 (1)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探究种植番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
(2)①8 ②实验组喷洒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③称量每组番茄所结果实的质量
(3)①12~16 mg·L-1 ②锌肥施用量超过最佳范围(12~16 mg·L-1)时果实产量下降,且造成浪费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本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的是“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的关系”,曲线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硫酸锌溶液浓度下,番茄果实产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实验目的就是“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2)题中曲线图横坐标中不同硫酸锌溶液浓度的数量是分组的依据。曲线图中给出了7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再考虑要设计对照实验,因此要把240株番茄幼苗平均分成8组。在花蕾期,7个实验组喷洒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通过比较成熟后各组番茄果实的质量得出结论。(3)根据曲线图可判断,硫酸锌浓度在12~16 mg·L-1时,番茄产量最高,超过此浓度范围果实产量下降。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1.甲、乙、丙三位同学围绕酶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三位同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
(1)甲同学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取1支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入2 mL H2O2溶液,再加2滴新鲜土豆研磨液,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卫生香猛烈燃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探究pH对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性的影响:①取12支试管并编号为1~12,分别加入一个体积为0.3 cm3的蛋白块,调节各试管的pH分别为1~12;②同时向12支试管内各加入相应pH的等量的胰蛋白酶;③均放入盛有冰水的大烧杯内一段时间;④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①取6支试管并编号为A、A1、B、B1、C、C1。在试管A、B、C中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在试管A1、B1、C1中都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淀粉酶溶液。②将试管A、A1放入60 ℃水中,将试管B、B1放入100 ℃水中,将试管C、C1放入冰水中,维持5 min。③分别将等量且适量的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在相应温度下维持5 min。④取出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正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缺少对照组 应再取1支试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2滴蒸馏水,其余条件都相同 (2)无关变量(或温度)不适宜 应把12支试管放入37 ℃的水浴中保温相同时间 (3)检测结果的试剂不合适 应该是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的碘液
解析 评价三位同学的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案时,首先要从实验步骤的描述中思考实验目的是什么,再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在评价实验方案时,常围绕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以及实验处理的细节几个方面进行。(1)从“实验目的”中找出“自变量”,然后根据自变量设计实验,分组进行探究,是解答本小题的突破口。“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是实验目的,其自变量是有无酶。新鲜土豆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此,应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添加等量的蒸馏水。(2)“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时必须要保证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不能影响酶的活性。本题中将各组试管置于冰水中不合理。(3)对于实验结果的观察,有些可以不借助试剂,如第(2)小题,有些需要借助试剂,如本小题。使用斐林试剂检测时要用水浴加热处理,放入冰水中的一组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仍会有酶促反应进行,因此可改用碘液检测,再根据颜色深浅,判定酶促反应进行的程度。
2.请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
Ⅰ.材料用具: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液,弱酸性缓冲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Ⅱ.方法步骤
(1)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测量并记录长度,用蒸馏水浸洗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分。
(2)取锥形瓶3个,分别编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A、B、C;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3)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 ( http: / / www.21cnjy.com )mL;B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C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分别加盖,并放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
(4)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结果预测:A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变化不明显;B组胚芽鞘__________;C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Ⅱ.(1)生长状况一致 (2)浸洗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平均分成3份 (3)弱酸性缓冲液2 mL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 mL 相同且适宜 (4)测量并记录三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 Ⅲ.切段伸长明显 伸长量与B组大致相当
解析 本题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证生长素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根据题干提供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步骤,可以设置三组实验,一组添加中性缓冲液(空白对照组)、一组添加弱酸性缓冲液(条件对照组)、一组添加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中性缓冲液(实验组),三组实验相互对照可以说明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原理是其酸化了细胞壁而非外界环境中的酸性物质。
3.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I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D。
第二步: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第三步: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每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答案 (1)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 (4)第二步: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相同且适宜 侧芽的生长情况(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5)①A、B、C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②A、B组杨树幼苗的侧芽正常生长,C、D组杨树幼苗的侧芽生长受抑制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目的是探究杨树幼苗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是否与生长素有关。本实验涉及顶芽、生长素两个自变量,所以,对B组杨树幼苗应去顶芽并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而对D组杨树幼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由于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未知,需要进行讨论。
4.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某研究小组以绿茶为材料,探究绿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浓度的影响。
(1)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①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只。
②A组大鼠灌胃适量的绿茶提取物和淀粉,B组大鼠灌胃________。
③断食一定时间后,A、B组灌胃适量的淀粉,分别在0 h、1 h后测定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表格,以记录实验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每组实验至少需3只大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绿茶提取物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低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浓度。小组继续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不能改变胰岛素水平,而能显著抑制淀粉酶活性,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示是加了绿茶提取物后,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曲线,请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未加绿茶提取物时的分解曲线。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1.TIF" \* MERGEFORMAT
答案 (1)①生长状况相似的糖尿病大鼠 ②等量的蒸馏水和淀粉 ③血糖浓度 (2)如表所示
血糖浓度 A组 B组
个体1 个体2 个体3 个体1 个体2 个体3
0 h
1 h
(3)①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或避免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设置重复以减小误差等,笼统地答排除无关变量或提高可信度均不可)
②绿茶提取物怎样降低血糖浓度(降糖机理)
③如图所示(起点相同、终点在实线的前方、整条曲线在实线的下方。)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2.TIF" \* MERGEFORMAT
解析 (1)根据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分组实验时应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只。
实验组(A组)大鼠灌胃适量的绿茶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取物和淀粉,对照组(B组)大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和淀粉。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绿茶提取液,因变量是血糖浓度,断食一定时间后,A、B组灌胃适量的淀粉,分别在0 h、1 h后测定血糖浓度。(2)设计表格以记录实验结果的基本模式是纵向设计自变量,横向设计因变量。(3)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每组实验至少需3只大鼠。实验目的的书写通式: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绿茶提取物不能改变胰岛素水平,而能显著抑制淀粉酶活性,未加绿茶提取物时,淀粉酶活性强,淀粉剩余量提前降到零。
5.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端粒酶的活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密切关系,为确定X、Y两种抑癌药物的作用机理,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并回答问题。实验主要用品:悬浮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溶于Z试剂中的X、Y药物制剂、相关培养和检测用具等(说明:Z试剂对细胞及药物作用不产生影响)。
(1)方法思路:
①将悬浮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均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作为对照,乙、丙组中各分别加入 ________X、Y药物制剂。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如下图1、2。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4.TIF" \* MERGEFORMAT
(3)分析与讨论:
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测人肝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呈________关系。
②实验测得Y药物组中的端粒酶活性与对照组相同,请用柱状图在图2中画出该组的情况。
③依据上述结果可以得出X ( http: / / www.21cnjy.com )、Y药物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方法思路:②Z试剂 等量的
③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率、不同时间的细胞数目
(3)分析与讨论:①正相关
②如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735.TIF" \* MERGEFORMAT
③药物X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使人肝癌细胞凋亡率升高和细胞增殖受抑制;药物Y不通过此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
解析 (1)②实验组用溶于Z试剂中的X、Y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制剂,对照组用Z试剂。实验中还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添加试剂都是等量的。③由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可知,需要测定端粒酶的活性、细胞凋亡率、不同时间段细胞数目。(3)①实验结果显示,端粒酶活性越高,细胞凋亡率越低,所以可推测人肝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呈正相关。②由图1知X药物组和Y药物组的细胞数相近,所以两组的细胞凋亡率相一致,画图时注意颜色和高度。③实验结论:通过分析图1和图2可以得出:药物X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使细胞凋亡率升高和细胞增殖受抑制;药物Y不通过此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专项练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专项练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专项练1.TIF" \* MERGEFORMAT
题型1 概念原理类解题模板练
[解题模板概述] 基本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原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准确、全面地掌握其概念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此类试题解题思维模板如下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120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典例剖析120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典例剖析120a.TIF" \* MERGEFORMAT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物质运输的效率会增强
B.细胞增殖,可能不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
C.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生长发育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思维导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完善本题概念思维关系图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3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3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3A.TIF" \* MERGEFORMAT
答案 A
方法技巧 从多个概念中区分、判断出符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是解答迷惑概念型试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眼”——概念,然后进行知识迁移,即回顾教材中对该概念的准确描述并进行思维拓展,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去印证题干与选项之间是否相符,最后作出判断。准确、规范地记忆基本概念,认真仔细地审出“题眼”,然后将题干与选项进行科学印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三步曲”。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小试牛刀.TIF" \* MERGEFORMAT
1.以下关于蛋白质及其对应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B.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长骨的生长
答案 C
解析 动物激素有蛋白质、多肽类、固醇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衍生物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利用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抗原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长骨的生长。
2.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4.TIF" \* MERGEFORMAT
A.过程a只能在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
B.过程a、b、c都能在水稻细胞的细胞器内完成
C.过程b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
D.过程d只有高等动物和乳酸菌能进行
答案 C
解析 过程a可能是光合作用,也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化能合成作用。在水稻细胞内,过程a代表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过程b是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过程c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过程d在部分植物细胞内也能进行,如马铃薯的块茎和甜菜的块根等。
3.如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5.TIF" \* MERGEFORMAT
A.图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与DNA复制过程中有所不同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④
D.图中④上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表示基因,在真核细胞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而DNA复制过程中没有此配对方式;图中③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蛋白质的过程,此过程离不开tRNA(④)的参与;④表示tRNA,其上存在反密码子,而不是密码子。
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
B.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单倍体植株的细胞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A项,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高度不育。B项,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项,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可判定出植株X是杂合子,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比例逐代提高。D项,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含有40条染色体。
5.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
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
D.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
答案 D
解析 A项,纺锤体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色体移动需要纺锤体参与。B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成分是蛋白质或多肽。C项,DNA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成分是蛋白质。D项,CO2进入内环境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等蛋白质的参与,D正确。
6.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
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
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
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答案 A
解析 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体内血浆渗透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升高,机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A错误;运动过程中细胞呼吸供能速度加快,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B正确;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同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调控,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相应的激素,D正确。
7.以下生命历程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是( )
A.人红细胞成熟
B.造血干细胞分化
C.神经细胞坏死
D.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
答案 C
解析 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都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控制的,如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过程,细胞坏死的原因是外界不利因素造成细胞死亡的过程。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6.TIF" \* MERGEFORMAT
8.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
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
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
答案 D
解析 首先根据题干信息和反应图解,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这是水解反应。依次分析四个选项,判断正误。选项A,酶通过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而不是提供活化能。选项B,这里的酶E是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应该是氨基酸。选项C,思考问题要全面,注意实验中因变量检测的科学性。
9.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数目、结构的变异以及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以发生,A、B、D不符合题意;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C符合题意。
10.关于信息传递,你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复制来实现的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不一定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
C.信息传递不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还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D.人体一个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只能从DNA传到RNA
答案 D
解析 DNA分子复制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A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三种:细胞分泌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细胞膜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动物间隙连接和植物的胞间连丝,B正确;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C正确;人体一个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从DNA传到RNA,再到相应的蛋白质,D错误。
1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倍体的西瓜无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联会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呈现9→18→9的周期性变化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HIV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传递时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答案 B
解析 三倍体的西瓜无子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A错误;果蝇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比正常体细胞中多一条性染色体,即(XXY)三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18条染色体,B正确;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又恢复为原数,C错误;HIV是RNA病毒,其上含有A、U、C、G四种碱基,在逆转录过程中不仅存在A-U的配对,还存在A-T的配对,D错误。
12.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生物幻灯片\\3个月\\生物考前3个月(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63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课件/步步高/步步高考前3个月全套%20ppt+word/【步步高】2016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突破提分练(图示+技法+题型)/638.TIF" \* MERGEFORMAT
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
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
答案 A
解析 ①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胞未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A错误;②过程为杂交,在杂交过程中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B正确;图中二倍体和四倍体是两个物种,它们的杂交后代不育,C正确;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极少数情况下可以产生可育的配子,D正确。
13.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突触前膜对氨基丁酸的主动运输
B.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C.氨基丁酸在组织液中的扩散
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答案 A
解析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A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释放神经递质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所以具有生物膜的融合与转化,B正确;神经递质要释放到突触间隙,会在组织液中扩散,C正确;氨基丁酸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提高,D正确。
14.高等动物成熟个体体内绝大多数处于分化终端的细胞( )
A.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B.具有细胞周期和癌变的可能
C.具有相同的mRNA种类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答案 A
解析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同一生物体内(除生殖细胞外)各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由于表达的基因不一样,所以m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故A正确,C、D错;分化终端的细胞不能再进入细胞周期中,癌变也只是异常分化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生命历程阶段,B错。
15.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能够促进效应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当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
C.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D.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与肌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答案 D
解析 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分化,A错误。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保持体温恒定,B错误。在失重情况下,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受到影响,使根失去向地性,C错误。传出神经元与效应器肌细胞的连接类似于突触结构,由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会被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使肌细胞兴奋或者抑制,D正确。
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丰富了基因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时,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相比是更为有效的措施
答案 C
解析 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能丰富基因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性,A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B正确;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是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就地保护能保护生物生活的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能更好地保护生物,D正确。图示3 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图示
1.下图甲是某植物的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子细胞的形成方式。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7.TIF" \* MERGEFORMAT
(1)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 )
(2)图甲中若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 )
(3)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 )
(4)图甲中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 )
(5)图甲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④( × )
(6)鉴定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看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 )
(7)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④所示时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赤道板和染色体( × )
2.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abc)的数量图以及细胞分裂图像;图三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请据图判断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5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0.TIF" \* MERGEFORMAT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b,Ⅰ至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Ⅰ和Ⅱ( √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1.TIF" \* MERGEFORMAT
(2)图二中丙细胞对应于图一中Ⅲ,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或极体( √ )
(3)产生图二中丙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模式图只能是右图( × )
(4)图一中Ⅱ只能对应图二中乙细胞所示状态,因而图一中Ⅱ所处阶段不可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
(5)图三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 )
(6)图一中Ⅱ、Ⅲ和图二中乙、丙细胞都处于图三中的CD段( √ )
(7)若图三表示有丝分裂,在AC时期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了DNA解旋、DNA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在CD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
3.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2.TIF" \* MERGEFORMAT
(1)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效应T细胞( √ )
(2)甲、乙、丁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 )
(3)乙细胞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 )
(4)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5)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 )
(6)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 √ )
(7)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图戊所示的时期进行( √ )
4.长翅红眼雄果蝇和长翅白眼雌果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配,产下一只性染色体为XXY的残翅白眼雄果蝇。已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A—长翅,a—残翅)和X染色体(B—红眼,b—白眼)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判断下列分析:
(1)可能是母本减Ⅱ出错,随此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Xb、AXb、a( √ )
(2)可能是母本减Ⅰ出错,随此卵细胞一起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Xb、AXb、a ( × )
(3)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雄果蝇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 )
(4)可能是父本减Ⅰ出错,XY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异常精子XY和正常卵细胞结合( × )
5.基因型为DdXBY的小鼠仅因为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dd型配子。等位基因D、d位于3号染色体。判断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
(1)3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 )
(2)3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 )
(3)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 )
(4)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 )
6.如图为人体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63.TIF" \* MERGEFORMAT
(1)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⑤⑥⑦的分化能力减弱( × )
(2)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 )
(3)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在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 )
(4)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 )
(5)进入c过程的细胞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 )
(6)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专项练3.TIF" \* MERGEFORMAT
图示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相关图示
1.下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4.TIF" \* MERGEFORMAT
(1)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 )
(2)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 √ )
(3)图2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c,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关( × )
(4)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 √ )
2.下面图解是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判断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5.TIF" \* MERGEFORMAT
(1)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 )
(2)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 )
(3)B具有多种结构的直接原因仅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 )
(4)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根本原因是e的排列顺序不同( √ )
(5)用双缩脲试剂鉴定B需要沸水浴,结果呈紫色反应( × )
3.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判断如下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6.TIF" \* MERGEFORMAT
(1)若①为某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化合物,则①的初步水解产物为多肽,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 )
(2)若②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②为脂肪( √ )
(3)若③为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分子,则③为磷脂( √ )
(4)若④在低血糖时分解以补充血糖,则④可能是肌糖原和肝糖原( × )
(5)若③为细胞核内的化合物,彻底水解会得到2种五碳糖和5种碱基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 )
(6)若④为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参与其合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 )
4.判断下列有关各单层膜细胞器的描述:
(1)溶酶体具有双层磷脂分子,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 )
(2)小蝌蚪的尾巴最终消失,其中起作用的是溶酶体( √ )
(3)刚宰杀的禽、畜放置一段时间再煮口味会更好,其原因为通过溶酶体和线粒体的共同作用氧化分解释放出更丰富的营养物质的缘故( × )
(4)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植物细胞中不含有溶酶体( × )
(5)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导致酶活性降低( √ )
(6)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结构类似,也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
(7)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体现了内质网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通道的功能 ( √ )
(8)高尔基体膜能够转换为细胞膜的成分( √ )
(9)蓝藻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
(10)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 )
5.判断下列有关核糖体、中心体的描述:
(1)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场所,在其中形成了肽键( √ )
(2)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它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 )
(3)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 )
(4)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甲流病毒的成分相似( √ )
(5)核糖体是各种酶的合成场所( × )
(6)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膜结构,因此都不含有磷元素( × )
(7)某细胞因为有中心体,所以在有丝分裂的末期一定不会出现细胞板( × )
(8)纺锤体、中心体能在高等动物同一个细胞周期的同一时间被发现( √ )
6.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判断下列有关的叙述: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1)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合成( √ )
(2)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 )
(3)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 )
(4)靠近细胞膜的囊泡不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 )
(5)生物膜包括了以上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的膜( × )
(6)本实验若在培养液中加入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作为标记物,也出现表格中的结果( × )
(7)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分泌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合成的,并沿着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途径向外分泌( √ )
7.下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X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7.TIF" \* MERGEFORMAT
(1)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而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时需要消耗ATP( √ )
(2)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 )
(3)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 )
(4)构成细胞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 )
(5)饭后5小时X在血液中的浓度明显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作用于靶器官——肝脏,其受体为图中①,位于细胞膜的内侧( × )
(6)胰蛋白酶的分泌必须通过②结构,且消耗能量( × )
(7)a过程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过程必须顺浓度梯度进行,可表示肌细胞把CO2排出到组织液中( √ )
(8)细胞的癌变是因①的改变而导致的( × )
(9)有些病毒也能突破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 )
(10)如果图示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向是Ⅰ→Ⅱ( √ )
8.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8.TIF" \* MERGEFORMAT
(1)2是各种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譬如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2进入细胞核( × )
(2)4与某种DNA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4较大( × )
(3)3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然后通过2进入细胞核内( √ )
(4)4、5均可在有丝分裂末期重现( √ )
(5)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5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 )
(6)3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 )
(7)5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但1和5的连通又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 )
(8)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图示结构,并且也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高倍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 )
(9)2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它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呈正相关,譬如浆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2的数目要多( √ )
9.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及其去向。其中①~⑥表示细胞结构,甲、乙表示物质。判断下列说法:
INCLUDEPICTURE "G:\\..\\..\\..\\张红\\2014\\幻灯片\\二轮\\考前3个月\\生物通用\\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839.TIF" \* MERGEFORMAT
(1)图中合成的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 √ )
(2)乙的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具膜结构是①②③④( × )
(3)①中含有RNA,密码子位于甲上( √ )
(4)⑥中存在遗传物质,但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 )
(5)研究图示中乙物质合成和分泌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 )
(6)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有①、⑤、⑥( √ )
(7)图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
(8)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中可参与染色体的组成( √ )
(9)蛋白质经核孔进入⑤中和乙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物质共穿过了0层膜,两过程发生所依赖的结构基础都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