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寒假拓展强化练 2024--2025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根据语境写词语。
(1)只剩下最后一颗shǒu liú dàn( )了,五位战士毅然以石头为武器继续战斗。石头如báo zi( )般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rì kòu( )头上砸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 )。那壮烈的画面真让人rè xuè fèi téng( )。
(2)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各种装甲车和tǎn kè( )车以相等的jù lí( )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时,会场上bào fā( )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yǐ) 千钧一发(jūn) B.岷山(mǐn) 气势磅礴(páng)
C.山坳(ào) 满腔怒火(nù) D.围歼战(qiān) 崎岖不平(q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士们昂首挺胸地站在城门边。
B.瀑布好像咆哮的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飞泻而下。
C.老师让李明回答这道题,李明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知道。”
D.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做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三、词语积累
4.补全本单元学过的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 )高( )下 ( )首( )胸 千( )一发
全神( )( ) ( )( )动地 ( )壮山河
五位壮士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 ,相继跳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 , !
四、填空题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红军不怕远征难, 。
(2)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第27军军长的原型是彭德清,他和战友们慷慨赴朝的情景,印证了曹植的名句“ ,视死忽如归”。
(3)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民族,先贤们留下了很多表达爱国情怀的豪言壮语。南宋诗人陆游曾深情地告白“ ”,他虽然地位低微,但是不忘忧虑国事。
(4)中国领土主权不容侵犯。看到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中方提出严正交涉的新闻,小颖借用李纲的名句发表评论:“祖宗疆土, , 。”
五、句子训练
6.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字造句)
7.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8.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改为比喻句)
六、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9.把诗句补充完整。
10.这首诗共 句,是围绕“ ”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11.“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第 句至第 句上,其中五岭山和 是“千山”的代表, 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
12.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 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 ”一词中可以看出。
13.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14.你还知道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吗?试着写几句。
七、现代文阅读
可爱的祖国
①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②我国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方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③我国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畜牧业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④我国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⑤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5.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16.中国领土 ,陆地领土面积约 平方千米,我国的西南边境有世界第一高峰—— 。
17.短文在写法上采用了 的结构形式。
18.作者写祖国的可爱分别写了 、 和 三个方面,表达了作者 之情。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叶子鹏 王财忠
①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始终是历久弥新的歌颂主题。自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重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壮阔征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凝魂聚气、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甲 。对祖国的爱亦如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然有之的朴素情感,是不需要任何客观理由的自觉的爱。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中,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是一种无限崇高的公共精神。从古至今,自人类社会诞生国家以来,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她寻求光荣和福祉是天经地义的人之常情。
③“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乙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成千秋伟业、创万古传奇。汉朝张骞怀揣报国之志开辟丝绸之路,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成为抒发爱国情怀的千古绝唱,激励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奋发图强、建设河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方志敏用《可爱的中国》表达了赤胆忠心的革命家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情怀比天高、比海深。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丙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爱国转化为实践,把对祖国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实际行动,爱国的力量方如有源之水,流之不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十几岁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国给予的奋斗力量;科学家黄大年在祖国的事业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爱国赋予的奉献力量。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⑤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雄弱于世界的东方,当代青年躬逢千年未有之盛世,务必坚定爱国的目觉、奋发为国羊的情怀、激发强国的力量,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9.根据选文,请将下面三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
①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的情怀是最为深厚的情怀②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③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
甲: 乙: 丙:
20.结合选文第4自然段,说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理解。
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
21.下列链接材料,作选文哪一段的论据最为恰当?请说说理由。
链接材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陆游生死离别之际唯一牵挂的是“王师”何时北定中原,这就是爱国的自觉。
参考答案:
1. 手榴弹 雹子 日寇 山涧 热血沸腾 坦克 距离 爆发
2.C
A.逶迤(yǐ)—— (yí);
B.岷山(mǐn) ——(mín);
D.围歼战(qiān)——(jiān);
3.C
C.错误,“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不符合原文的语境。
A.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B.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很大,声势雄壮。
D.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动。①形容事业伟大或事情影响极大。②形容声音极大。
4. 居 临 昂 挺 钧 贯 注 惊 天 气 昂首挺胸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居高临下: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千钧一发:一根头发吊着千钧重物。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非常危急。
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般雄壮豪迈。
结合语境,形容五位壮士跳崖的样子,第一空为:昂首挺胸;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可知层层递进,故为: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捐躯赴国难 位卑未敢忘忧国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6.清晨的公园里,只看见早起锻炼的老人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只看见露珠在草叶上晶莹闪烁。
首先要理解“只…… 只……”这组关联词表示一种范围的限定,强调仅仅存在所提及的事物或情况,没有其他。然后根据这个语义来构思造句,所造句子要能清晰地体现出这种限定性的语境。
示例:在那寂静的森林深处,只听见鸟儿清脆的啼叫声,只听见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7.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感叹句改陈述句的方法:1、将句子中的肯定形式改成否定形式,否定形式改成肯定形式。2、加上反问词“难道”“怎么”“怎”等。3、加上疑问词“吗”“呢”等。4、将句子中的感叹号改成问号,保证句子的通顺性。
例句中,句子中的肯定形式“是”改成否定形式“不是”,加上反问词“难道”,加上疑问词“吗”,将句子中的感叹号改成问号,保证句子的通顺性。
句子为: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8.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像一颗愤怒的火球,在敌群中猛然爆炸,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和毁灭性的力量。
先分析原句中 “手榴弹爆炸”这一关键情景,思考能体现其爆炸瞬间的力量感、视觉效果等特点的事物作为喻体。比如可以从自然界的雷电、烟火等,或者从具有强大爆发力的事物如火山喷发等方面去联想。然后确定比喻词,如“像”“宛如”等,把“手榴弹”或“手榴弹爆炸”与喻体连接起来,并且可添加一些修饰语来描绘喻体的状态,使比喻更生动形象,从而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手榴弹爆炸时的场景和威力。
例如: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像一头被激怒的火兽在敌群中疯狂咆哮着炸开。
9.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0. 8/八 红军不怕远征难 11. 3/三 6/六 乌蒙山 金沙江 12. 喜悦 开颜 13.C 14.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9.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识记能力。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据此完成诗句补充即可。
10.考查学生数句子与对中心诗句的理解能力。
朗读这首诗歌可知,诗中有八个标点符号,故这首诗共有8句。这首诗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因此整首诗主要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1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朗读诗歌可知,“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诗的第3句至第6句中。其中第3句和第4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写“万水千山”中的“山”;第5句和第6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写“万水千山”中的“水”。诗中五岭山和乌蒙江是“千山”的代表,金沙江和大渡河是“万水”的代表。据此整理作答。
12.考查学生对诗句所表达的主题的理解能力。
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诗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开颜”一词可以看出。
13.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磺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4.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能力。
结合对毛泽东诗词的积累,选择最熟悉的写一写即可。
示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15.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 16. 广大 960万 珠穆朗玛峰 17.总分总 18. 领土 物产 山河 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15.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答案不唯一。如:
在第①自然段中,“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句话将我们的祖国比作一个巨人。因为巨人通常给人一种高大、雄伟、稳固且极具力量感的印象,而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广大,有着雄厚的实力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就如同巨人般屹立不倒,形象地展现了祖国在世界上的那种宏伟、强大且不可忽视的形象特点,通过这个比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威严。
所以“ ”画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句话。
16.本题考查找关键词。
从第②自然段“我国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这句话可以直接获取中国领土广大的信息,以及陆地领土面积的具体数据。
第④自然段“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边境。”明确说明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是在我国西南边境。
17.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总述部分:在第①自然段“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总起,概括地介绍了祖国的特点是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并且通过比喻句形象地展现出祖国在世界上的雄伟姿态,为下文从领土、物产、山河等方面具体阐述祖国的这些特点做了铺垫。
分述部分:
领土方面:第②自然段“我国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方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具体描述了我国领土广大的特点,通过南北不同季节的对比,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领土范围之广。
物产方面:第③自然段“我国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畜牧业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物产丰富的情况,从农产品、畜牧业、珍稀动物、矿产资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说明,使读者对我国物产丰富这一特点有全面的认识。
山河方面:第④自然段“我国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细致地描绘了我国山河壮丽的景象,列举了众多著名的山川、河流、湖泊和建筑,展现出我国山河景色的壮美。
总结部分:第⑤自然段“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这是对全文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在祖国怀抱中成长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与开头的总起部分相呼应,再次强调了祖国的可爱之处。
所以短文在写法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我国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方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列举领土面积数据以及南北不同季节景观的对比,突出了祖国领土广大的特点,体现了祖国在地域范围上的可爱之处。
在第③自然段“我国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畜牧业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金丝猴。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作者从农产品产量、畜牧业、珍稀动物和矿产资源等多个角度详细地描述了祖国物产丰富的情况,这些丰富的物产展现了祖国的富饶,是祖国可爱的重要体现。
第④自然段“我国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 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作者列举了众多著名的山川、河流、湖泊和建筑,如珠穆朗玛峰、泰山、黄山、长江、黄河、太湖、西湖、万里长城等,通过对这些壮丽山河的描绘,展现了祖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壮美,体现了祖国山河的可爱。
第⑤自然段“我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这种情感是贯穿全文的,前面对于祖国领土、物产、山河的赞美都是为了最后抒发这种强烈的感情做铺垫。
19. ③ ① ② 20.把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让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1.这一则材料最适合作为第2段论据。因为材料用爱国诗人陆游生离死别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体现爱国的自觉这一事例与第二段的论点“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
19.本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根据第②自然段“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中的“自觉”二字可知,与第③句话“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一致,故甲处应填③;
根据第③自然段“无数仁人志士正是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之下而立不世之功,而成千秋伟业”中的“情怀”这一关键词可知,与第①句话中的“爱国是一种情怀”一致,故乙处应填①;
根据第④自然段“爱国的力量是精神的强力之表现,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精神原子弹,是爱国力量最生动形象的表达”中的“力量”这一关键词可知,与第②句话中的“爱国是一种力量”一致,故断丙处应填②。
20.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精神原子弹”是指自从中国军队建军以来,一直都是靠着敢死敢拼,不惧牺牲的精神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中与死神肉搏。在这里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爱国力量”比作“精神原子弹”,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有力地论述了“爱国是一种力量,爱国的力量是最无坚不摧的力量”这一分论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示例:从“原子弹”一词可以看出这是把爱国的力量比作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是十分大的,这里运用比喻论证的写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爱国力量之强大。。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链接材料中“这就是爱国的自觉”以及文章第②段“从古至今,人民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存在与国家的存在视为一体,热爱自己的国家是人性的自觉表现和终生为之忘我奉献的伟大目标”中的“自觉”二字可以判断链接材料作为第②段的论据最合适,因为两者表达的观点是一致的。
示例:这一则材料借陆游的诗句得出“爱国的自觉”这一结论,与第二段“爱国是一种自觉,爱国的自觉是最为深刻的自觉”这一观点相符,故可以作为第二段的论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