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B
2. A
3. A
4. D
5.
(1)①“贵班”改为“我班”;②“下周一下午 3点 30 分”改为“下周一下午 3:30”。
(2)活动项目二:分享交友故事;活动项目三:举办交友诗词朗诵会。
(3)李明,我觉得你最近的做法不太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那些行为习惯不
好的同学走得近,可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且真正的友谊不是靠花钱来维系的,君子之
交淡如水,我们应该结交那些能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朋友。你还是多和积极向上的同学
在一起吧,也别再乱向家长要钱了。
6.
(1)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日生残夜;断肠人在天涯
(2)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夜征人尽望乡
7. 写了三角梅在栽种后的前三年毫无生机、停滞不长的状态。作用:与后文三角梅突然爆
发的生命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三角梅顽强的生命力,为下文对生命的思考做铺垫,引
发读者对生命奥秘的探究兴趣。
8. 因为老伴看到三角梅经过多年的沉寂后终于开花,感到惊喜和欣慰。这开花的三角梅给
平淡的生活带来了美丽和希望,让她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也体现出她对
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期待。
9.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三角梅的花朵比作火红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
梅花朵的艳丽和灵动;“磨动着,奋争着,仿佛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赋予三角梅花朵
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现了三角梅蓬勃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 ①母亲终年辛勤劳作,操持家务,把家里收拾得清爽干净,爱护花草;②母亲热情好
客,即使生活贫困也要设法招待客人;③母亲坚强勇敢,在变乱时期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
法,支撑家庭;④母亲为了让“我”升学,辛苦筹钱,默默付出。
11. 四个动词为“筹”“含”“送”“说”。“筹”表现了母亲为筹集保证金的艰难和努
力,体现了母亲对“我”升学的支持;“含”字写出母亲送“我”出门时内心的不舍和对
“我”的期望;“送”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目送“我”离开时的牵挂;“说”简
单的话语中饱含着母亲对“我”的深情和鼓励。
12.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母亲一生辛苦操劳却未享过福,表达了作者
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心痛之情,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母亲奉献精神的敬意和对亲情的思考。
13. ①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的手终年鲜红微肿,白天洗衣,晚上缝补,终年忙碌却把
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②母亲是一个善良、热情好客的人,无论生活多困难,都会热情招
待客人;③母亲是一个坚强、有主见的人,在变乱时期能坚强面对,想出办法支撑家庭,
她的坚强性格也影响了“我”;④母亲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为了家庭和孩子默默付出,
辛苦一生。
14. C
15. ①点明时令,暮春时节,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营造了一种飘零、哀伤的氛围;②“杨
花”漂泊不定,暗喻友人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的飘零身世;③“子规”啼声哀婉,象征着
友人被贬的哀伤之情,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6.
①同“悦”,愉快
②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学过的知识
④跟从,学习
⑤坚定
17.
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②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18. A
19. 学习方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启示我们学习知识后要时常复习,才能有收获,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修养方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导我们在不被别人理解
时,要保持宽容和大度,修养身心,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
20.
地点 篇目 主要内容
故乡 《五猖会》 回忆儿时在百草园的快乐生
活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经
历,展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
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封
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
缚。
南京 《琐记》 回忆在南京求学时接触到的
新思想、新事物,以及对旧
制度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
求。
日本 《藤野先生》 讲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藤野先
生正直、严谨、没有民族偏
见的品质对作者产生了深远
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忧国忧民
的思想。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 讲述了作者的成长经历,也
提》,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透露出鲁迅求学和职业的两
次选择。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