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
1.下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
B.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C.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D.说明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2.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模式表现为“融汇”和“辐射”的双重格局。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周边众多邦国的包围之中,如同在花瓣的中心,能够博采周围各个区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为( )
A.多元一体 B.多元并存 C.众星拱月 D.民族统一
3.西周的分封,大体上有褒封和实封两种类型。褒封,主要是对古帝王后裔所属政治势力及各地原有方国的承认或认定;实封,是对同姓宗族成员和部分异姓功臣实行授土领民。可知,分封制()
A.将不同族群整合到西周统一政治序列
B.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C.以血缘亲疏作为封邦建国的主要依据
D.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4.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即卜问谷物收成如何,是否能获得丰收,还有很多是卜问是否“有雨”。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B.农业生产受到重视
C.君权神授思想盛行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5.下图是河北平山三汲村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银首人俑铜灯。铜人一派宽袖深衣的中原打扮,但高额扁脸,浓眉短须,是典型的古代北方狄人的“男子汉”。这件文物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时期( )
A.中山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各国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C.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民族交融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6.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B.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普及
C.军事实力强大做保障 D.秦国科技发达技术先进
7.“每一次制度的变革总是在前一制度暴露的弊端不适应新的历史使命的情况下去突破,同样,封建制随宗法制的瓦解走向崩溃也是如此……正是在这一规律、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踏上依据新标准新规则进行制度建构的新征程。”春秋战国时期“重新建构”的本质是( )
A.从重井田制到重私有制 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D.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8.孟子“养浩然之气”与宇宙天地相交通;墨子认为荣辱、安危等一切系于人的努力;庄子追求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兵家充分发挥高度冷静的理智;韩非子对待人生如战场。上述思想家对人生、生命、生活的认识( )
A.注重伦理和政治秩序的重建 B.极大推动了兼并战争的爆发
C.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 D.都满足了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9.秦代御史中丞是御史大夫的属员。据文献记载:“御史中丞督司隶,司隶督司直,司直督二千石以下至黑绶(司隶、司直均为丞相的属官)。”据此可推知,秦代( )
A.皇帝集权受到威胁 B.御史大夫制约相权
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 D.官僚机构等级森严
10.从嬴政建立统一政权开始,到实施焚书的八年间,秦始皇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七十多位老学者,授以博士之官,并对其礼遇有加。这说明秦始皇( )
A.积极发扬礼乐文化 B.未真正实行坑儒政策
C.重视思想文化建设 D.铲除了六国人才基础
11.汉文帝曾说:“道民之路,在于务本联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汉朝统治者降低田租征收率是为了( )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C.减少国家流民的产生 D.践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12.汉武帝时,除京师附近的七郡外,正式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部以《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来命名,如冀州、青州、扬州等。这反映出( )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异变 B.社会治理重视继承创新
C.君主专制加强倾向明显 D.州部郡国力量有所削弱
13.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
A.推动了商业发展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限制了商业发展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4.下表所示是汉朝时期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根源是( )
项目 成就 与西方比较
数学 (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法法则 最早
造纸术 西汉:劳动人民制造絮纸、麻纤维纸东汉:(105年)蔡伦的改进(植物纤维纸) 最早
地震测量 东汉:(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早1700年
A.国家疆域实现统一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
15.西晋颁布平民的占田、课田令,规定占田限额男子一人可占田70亩,女子30亩;而需要收取租税的土地为男子50亩、女子20亩,这一举措( )
A.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促进了田庄经济的发展 D.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16.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一直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该朝代是( )
A.西汉 B.东晋 C.隋朝 D.北朝
17.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 )
A.推动江南经济发展 B.加剧民族政权分化
C.促使东晋统一北方 D.导致门阀垄断政权
18.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人王肃初到北魏,“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经数年以后,王肃与高祖(北魏孝文帝)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这反映了当时( )
A.少数民族已完成汉化 B.民族交融得到了发展
C.南北文化走向了统一 D.国家统一的趋势增强
19.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
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
20.下表为史籍中关于唐代扬州社会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些材料集中反映了当时扬州( )
内容 出处
江南药少淮南有……扬州喧喧卖药市 《买药歌送杨山人》
(扬州)侨寄衣冠及工商等多侵街造宅,行旅拥弊 《旧唐书》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纵游淮南》
富商巨贾,动逾百数 《广陵妖乱志》
A.萌生新的生产关系 B.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C.商业经济较为繁荣 D.商品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21.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重盟。公元823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如下图。其存在历史价值是( )
A.证实了唐朝对西藏有效管辖 B.见证了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
C.标志着中外交流的良好开端 D.证明了天山南北是中国领土
22.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
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科举考试极不重视才能
C.科举注重经世策论之才 D.门第观念依然比较浓厚
23.唐代隆盛的原因,可于其制度之健全合理中求得答案。按唐制渊源于隋,隋则承北朝余绪兼及南朝梁、陈之典章制度,至唐太宗时斟酌损益,制定完善,使其健全合理。以下不属于唐继承隋并发展的典章制度是( )
A.租庸调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24.《新唐书》记载了唐代某赋税制度:“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该税制( )
A.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C.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税收的名目
2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农业生产技术成熟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6.陵阳公样是唐朝服饰纹样的精粹,它是在波斯联珠纹外层加入卷云纹等本土图案,并吸收西亚元素而形成的,体现了大唐昂扬富丽的时代气象。这反映了唐朝( )
A.灿烂辉煌的盛世景象 B.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C.奢靡享乐的社会风俗 D.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27.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图示表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突出特点是( )
A.极力提高皇权 B.分设刺史以监察地方 C.削夺将帅权力 D.分权以削弱地方权力
28.宋仁宗时期对西夏用兵经费紧张,朝廷遂借开封富户“李氏钱二十余万贯,后与京官名目以偿之”。宋神宗时期司马光进言,称“置乡户衙前以来,民益困乏,不敢营生”,农户多种一桑,多置一牛,蓄二年之粮,藏十匹之帛,邻里就将其视为富室,官府就会前来摊派差役。宋朝政府的行为( )
A.转向了抑制商业的政策 B.破坏了经济生产的环境
C.加剧了冗官冗费的困境 D.激化了新旧势力的党争
29.熙宁八年(1075年),朝廷下诏请有识之士兴建水利,应诏而来的闽侯人李宏在高僧冯智日的协助下,历经8年完成了灌溉工程福建木兰陂的建造。由此可见,李宏( )
A.支持朝廷奉行尊崇佛教的政策 B.开创了南方兴修水利工程先例
C.帮助福建人民告别了洪水袭扰 D.积极响应北宋朝廷变法的号召
30.“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西夏基本模仿北宋制度,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 )
A.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 B.已经被中原文明所完全同化
C.交往交流交融并未中断 D.维持了较为持久的和平局面
31.元代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各级政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尹、知府外,还设达鲁花赤一名。达鲁花赤是蒙语,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代表中央驻扎地方。达鲁花赤的设立( )
A.标志元朝选官体系完备 B.缓和了民族矛盾
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削弱了贵族势力
32.北宋时期,政府改变了以往利用官府机构进行垄断性经营工商业的做法,而是将一些诸如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等逐步放开,甚至有些官署部门直接参与“分民之利”的工商业活动。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成为主流
C.商业的经营环境相对比较宽松 D.遏制了政府部门的经济腐败
33.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
34.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属于宋代科技发展表现的是( )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印刷术取得进步
C.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D.蔡伦改进造纸术
35.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仁宗、代宗时,六部的尚书开始“入阁”,即执行权也归于内阁。世宗将内阁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于六部尚书之前。由此可见(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呈增长趋势
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有效制约了皇权
36.马戛尔尼在访问中国期间记录了中国民间风俗的同时也看到了民众的贫穷,他在回到英国后便说:“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超级战舰,要不是有像康雍乾三位杰出的帝王指挥,那它就不会再有秩序和安全了,说不定中国早就成为印度了。”马戛尔尼意在说明当时的清朝( )
A.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盛世下潜藏着危机
C.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D.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37.《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人多次越界捕貂、抢劫,清政府曾多次致函沙俄,抗议越界行为。沙俄政府应清政府要求将越界的俄国人逮捕治罪,“有割耳鼻者,亦有砍手者,大辟者”。这体现了当时( )
A.中俄领土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B.中俄具有疆域边界观念
C.条约维持了中俄两国的和平 D.传统宗藩体系得以维系
38.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 B.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39.明朝中期以后,杭嘉湖一带流行着“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蚕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等农谚。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盆会、水陆道场、翻经会,当地人认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一些因蚕而起,因蚕而庆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据此可知当地(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C.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D.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40.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王夫之提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二者主张的共同出发点是( )
A.实现分权制衡 B.否定程朱理学 C.加强中央集权 D.批判君主专制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经过一番改革,国力强盛。一方面,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较前代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地方豪强势力以强凌弱、武断乡曲的现象十分常见,郡国吏治日趋腐败怠惰。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王宇星、卜宪群《西汉刺史制度是一大创举》等
材料二 中国国情的特点是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区差别较大,中央政府要对之实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便于加强控制的地方行政体制。元朝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它“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疆域“有难以里数限者”。以今日地理来说,帝国的势力所及,北到北冰洋,南到越南、泰国北部,东南至海而达澎湖,西至东欧和西亚。在这样大的国土内,政治、经济情况当然差别很大,元朝统治者便采用多种形式来实行管理。
——摘编自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设立刺史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地方管理措施。
42.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答案及简析
单选题答案及简析
1.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期良渚古城的相关知识。良渚古城有平民居住区、贵族陵墓区、贵族宫殿等遗址,说明当时已经出现阶级的明显分化,所以答案为 D 项。良渚古城属于父系氏族社会遗址,A 项错误;仅从良渚古城的考古平面示意图无法判断原始国家形态是否完善,B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良渚古城一个遗址,无法体现多元一体特征,C 项错误。
2.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早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材料中提到各地区以中原为中心在融合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分布广泛、多元一体的特点,A 项正确;“多元并存” 没有体现融合发展,以偏概全,B 项错误;“众星拱月” 表述不准确,中华文明是相互影响的,C 项错误;早期文明起源是多民族的,并非民族统一,D 项错误。
3.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下,褒封笼络了旧贵族和原有的地方势力,实封则笼络了王族和功臣,将不同族群整合到西周统一政治序列,A 项正确;分封制最终引发了地方割据,B 项表述绝对,错误;褒封所针对的群体和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C 项错误;西周分封制并不能实现周天子直接控制地方,D 项错误。
4.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商朝时期的农业生产。题干内容与农业密切相关,说明当时农业是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受到重视,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A 项错误;君权神授与材料无关,C 项错误;材料无法判断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D 项错误。
5.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战国时期少数民族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服饰,少数民族器具在造型上也形似汉族器具,表明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族间存在文化交融,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制度,A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战争,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工具,D 项错误。
6.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增强,可以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能够完成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A 项正确;铁农具牛耕技术的普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军事实力强大与建造大型水利工程无必然联系,C 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秦国科技发达技术先进的结论,D 项错误。
7.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的政治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B 项正确;材料旨在说明秦朝制度建构的本质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西周时期通过确立宗法分封制实现了对国家的管辖,并非强调商到西周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 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从周到秦政治变化的本质是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
8.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人生、宇宙万物的看法,这些思想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思想文化的丰富养料,C 项正确;A 项是儒家的作用,以偏概全,错误;B 项是墨家的作用,以偏概全,错误;“都满足” 说法错误,法家满足统治者争霸的需要,D 项错误。
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秦代的政治制度。秦代御史大夫的属员御史中丞的职责是监督司隶、司直等丞相的属官,由此可以推断出秦代以御史大夫制约相权,B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两两对应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及其属官们的监督权限,不能得出皇帝受威胁,A 项错误;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是表面现象,不用推理,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和官僚机构间的等级秩序无关,D 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思想文化建设。秦始皇搜集大量古典文献,并征聘老学者,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以巩固统一,C 项正确;战国时期,礼乐文化已崩溃,A 项错误;材料未说明这些老学者是否为儒士,无法得出坑儒政策的实施情况,B 项错误;秦始皇的这些举措达不到铲除六国人才基础的效果,D 项错误。
11.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汉朝的农业政策。根据材料可知,汉朝统治者降低田租征收率是为了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民本思想的体现,B 项正确;降低田租征收率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针对流民的措施,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抑商经济政策,D 项错误。
12.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武帝划分十三州部时参考了《尚书》和《周礼》的内容,说明社会治理重视继承创新,B 项正确;刺史属于监察区,没有改变郡县制的格局,A 项错误;刺史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强化中央集权,C 项错误;东汉以后刺史开始侵夺行政权,州部逐渐上升为行政区,州部力量不断增强,D 项错误。
13.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东汉的田庄经济。东汉田庄在政治上具有明显的宗法色彩及独立的防卫体系,且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 项正确;田庄内部基本自给自足,与商业的发展关系不大,A、C 项错误;东汉田庄威胁了中央集权,并非加强了中央集权,D 项错误。
14.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汉代科技成就的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是汉代取得众多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C 项正确;国家疆域实现统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不是汉代取得众多科技成就的根源,A、B、D 项错误。
15.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西晋的土地制度。给适龄的人分配土地,使得原本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提高了生产积极性,B 项正确;由于西晋统治者的腐朽统治,土地政策未能很好的落实,西晋由此也迅速走向灭亡,因此未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A 项错误;田庄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土地私有制,是大量的兼并土地,所以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占田、课田令不能促进田庄经济的发展,C 项错误;占田、课田令给农民分配土地,有利于自耕农的经济发展,D 项错误。
1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东晋的政治状况。材料反映的是东晋的现象,当时流传的 “王与马,共天下” 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B 项正确;西汉时期,皇权相对集中,并未形成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的局面,A 项错误;隋朝时期,皇权相对集中,C 项错误;北朝时期,存在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之间的权力斗争,并未形成题目中描述的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的局面,D 项错误。
17.答案:A
简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流动影响。魏晋时期,北方社会环境动荡,北民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A 项正确;战争加剧了民族政权的分化,B 项错误;东晋没有完成对北方的统一,C 项错误;东晋皇权的衰落,士族专权使得门阀垄断政权,D 项错误。
1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材料的内容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发展,B 项正确;A 项少数民族已完成汉化,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错误;南北文化各有具自己的特色,没有走向统一,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政治的统一趋势无关,D 项错误。
19.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开通大运河克服了自然地理限制,解决了各种难题,体现了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C 项正确;隋朝开通大运河主要以北方地区的人力物力为支撑,而非主要依赖江南地区,A 项错误;开通大运河需要人力、物力、工具、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仅仅靠运输工具的改进、计算能力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B、D 项错误。
20.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唐代扬州的商业经济。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代扬州商业经济的繁荣,C 项正确;唐朝正处于封建社会大发展时期,没有条件萌生新的生产关系,A 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扬州一个地方,看不出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品构成的变化,D 项错误。
21.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与吐蕃的会盟。唐朝与吐蕃会盟,刻石立碑,结束了战争维护和平,促进了汉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见证汉藏民族的团结友好,B 项正确;唐朝没有对吐蕃进行管辖,A 项错误;唐朝与吐蕃是民族交往,C 项错误;天山南北是西域地区,D 项错误。
22.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代的门第观念。材料 “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希望得到荐举” 体现的是当时门第观念依然较为浓厚,也说明当时科举制并非是唯一的选官方式,D 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高级官员多是进士科出身的结论,A 项错误;科举考试重视才学,B 项错误;唐朝时期的科举制主要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但是考查的内容并非是经世策论,C 项错误。
23.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典章制度。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不属于唐朝典章制度,D 项符合题意;租庸调制是唐朝的赋税制度,A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官制,B 项错误;科举制是唐朝的选官制度,C 项错误。
24.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唐代的两税法。从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可见该税制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财产为主,反映了国家不再抑制土地兼并,放松对农民人身控制,C 项正确;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以资产为宗,A 项错误;两税法下,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B 项错误;两税法简化了征税名目,D 选项与史实相悖,错误。
25.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经济。材料 “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 体现的是受战乱影响,北方小农经济发展停滞,C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逐渐松动的说法错误,A 项错误;如果农业生产技术成熟,那么应该有新的农具和农艺的创新与发展,并在相关著作中有所记载。然而,材料中说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在《齐民要术》中几乎没有介绍,这说明当时并没有突出的、值得记载的新进展,不能体现农业生产技术成熟,B 项错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唐中叶后,D 项错误。
2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政策。材料 “它是在波斯联珠纹外层加入卷云纹等本土图案,并吸收西亚元素而形成的” 体现的是唐朝服饰吸收了西亚风格,说明的是当时唐朝推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B 项正确;材料与灿烂辉煌的盛世景象及奢靡享乐的社会风俗的说法无关,A、C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关系,非民族政策,D 项错误。
27.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地方行政制度。北宋地方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D 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分散地方权力,“极力提高皇权” 是中央机构的调整,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设刺史,而且西汉武帝时期就已经设刺史制度,B 项错误;据图片信息没有涉及 “削夺将帅权力”,C 项错误。
28.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政策。材料由两段史料组成,宋仁宗时期表现为对城市工商业者的伤害,司马光所言表现为对农村富户的伤害,两者结合体现了朝廷政策对经济生产的破坏,B 项正确;朝廷强借富户钱财的确会抑制商业,向富农摊牌差役不属于对商业的抑制,A 项错误;向富农摊派差役与冗官无关,C 项错误;宋仁宗时期的官僚同司马光并无党争,D 项错误。
29.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八年(1075 年)处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兴修水利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材料中 “应诏而来” 等信息可知,李宏积极响应北宋王安石变法号召,主持兴修了灌溉工程福建木兰陂,D 项正确。李宏接受高僧冯智日的协助并不能说明当时廷奉行尊崇佛教的政策,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已经兴修了水利灌溉工程芍陂,B 项错误;“告别了洪水袭扰” 的表述过于绝对,C 项错误。
30.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辽、西夏、金时期的民族交融。契丹、西夏以及金朝在各自政权内部实行了适应其民族特色的管理制度,同时借鉴或采用了部分中原汉族的政治制度,表明这些政权之间存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体现了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未中断,C 项正确;由于材料中描述的是不同民族政权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并未提及在大一统条件下的融合过程,A 项错误;尽管存在文化交流的现象,但说这些少数民族 “已经被中原文明所完全同化” 则过于绝对,忽略了他们保留自身文化和制度的事实,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治制度及文化层面的互动,并未直接说明这些政权间是否维持了较为持久的和平局面,D 项错误。
31.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在地方行政体系中设置达鲁花赤,这一机构凌驾于地方行政长官之上,代表中央驻扎地方,意在加强中央集权,C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达鲁花赤的设立,不能反映元朝选官体系 “完备”,A 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设立达鲁花赤缓和了民族矛盾的历史结论,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担任达鲁花赤的是否为贵族,不能反映贵族势力削弱,D 项错误。
32.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商业政策。北宋时期,将一些市场逐渐放开,这体现了当时的商业经营环境相对比较宽松,C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A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体现私营工商业有所发展,看不出成为主流,B 项错误;商业发展和政府的腐败没有必然联系,D 项错误。
33.答案:C
简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在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和普及,文人在 “格物致知” 思想的指导下也更加注重对生活及内心世界的观察和体验,C 项符合题意;专制集权的加强和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导致画家对生活体验的变化和艺术风格的变迁,A、B 项不符合题意;两宋时期的统治阶级并没有对绘画风格的直接倡导,D 项不符合题意。
34.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科技成就。宋代的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使印刷术取得进步,B 项符合题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项错误;唐代雕版印刷术就已经出现,C 项错误;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D 项错误。
35.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内阁的权力呈增长趋势,B 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参与决策,A 项错误;票拟后,仍需要皇帝决断,无法取代皇帝批红,C 项错误;内阁制约皇权与史实不符,明朝的内阁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内阁权力来自君主所授,D 项错误。
36.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清朝的社会状况。马戛尔尼说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超级战舰,说明他认为康乾盛世只是封建盛世,更是危机四伏的盛世,B 项正确;当时清朝还是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A 项错误;“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异常尖锐” 表述过于片面,D 项错误。
37.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清朝的疆域边界观念。清政府对俄国人越界表示抗议,说明中俄具有疆域边界观念,B 项正确;《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领土矛盾依然存在,A 项错误;《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仍然有冲突,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传统宗藩体系,D 项错误。
38.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清朝的海外贸易政策。题干 “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 反映了嘉庆时期对出海航行船只所带粮食的限制,这是限制海外贸易的表现,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D 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出洋贸易商人及船夫等所携带的用于食用的米粮数,与大宗商品贸易无关,A 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证明对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B 项错误;清政府的这一规定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是对海外贸易的限制,C 项错误。
39.答案:B
简析:本题考查明朝中期杭嘉湖一带的经济状况。当地百姓四时土俗、年中行事几乎都与桑蚕事业有关,说明桑蚕业与当地民生休戚相关。结合所学,可以推断当地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桑蚕业甚至已由家庭副业逐渐成为主业,传统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多种经营逐渐兴盛,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动,A 项错误;传统经济结构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的,C 项错误;新的生产关系主要指的是雇佣关系下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些信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 项错误。
40.答案:D
简析:本题考查顾炎武和王夫之思想的共同出发点。顾炎武提出不能以独治,王夫之提出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他们都对君主专制提出了批判,D 项正确;A 是近代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不符合题意,A 项错误;顾炎武和王夫之在材料里没有否定程朱理学,B 项错误;思想主张体现不出来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C 项错误。
材料题答案及简析
41.
答案:
(1) 背景: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推恩令的实施削弱了诸侯势力,扩大了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 (或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不断扩大);豪强势力强大,地方吏治腐败现象频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细化监察职责;主要监察地方势力,位低权重。
(2) 措施:实行行省制;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设置澎湖巡检司。
简析:
(1) 本题是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汉朝(中国)。
背景:根据材料一 “经过一番改革,国力强盛” 得出,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根据材料一 “一方面,朝廷直接控制的区域较前代大大增加” 和所学知识可知,推恩令的实施削弱了诸侯势力,扩大了中央直接控制的区域;根据材料一 “另一方面,地方豪强势力以强凌弱、武断乡曲的现象十分常见,郡国吏治日趋腐败怠惰” 可知,豪强势力强大,地方吏治腐败现象频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特点:根据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和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 得出,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根据材料一 “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 得出,细化监察职责;根据材料一 “代表朝廷,故 “位卑而权重” 得出,主要监察地方势力,位低权重。
(2) 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地方管理措施。根据材料二 “中国国情的特点是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区差别较大,中央政府要对之实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便于加强控制的地方行政体制” 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行省制,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42.
答案:
(1) 表现: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金融业较为发达;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城市功能多样化。
(2) 特点:经济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处于交通交汇处;得益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市镇的行政功能增强,政治地位提高;主要聚集在大型城市周边。
简析:
(1) 本题考查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根据材料 “北宋首都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 可知,繁荣的商业街突破空间限制;
根据材料 “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发达,正是北宋金融事业发达的标志” 可知,金融事业较发达;
根据材料 “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很大的交易市场” 可知,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
根据材料 “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可知,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
从城市功能看,城市功能多样化。
(2)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 “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 可知,逐步形成镇级聚落;
根据材料 “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 可知,商业市镇主要依托经济功能;
根据材料 “它们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 可知,这些市镇处于交通要冲,得益于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 “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 可知,城市行政功能增强;
根据材料 “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 可知,这些市镇聚集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